中国对外援助累计四千亿 将向“一带一路”倾斜
- 发布时间:2014-12-09 12:18:36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王斌
中国网财经12月9日讯 近日商务部发布《对外援助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在对外援助管理方面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的部门规章,对我国对外援助事业发展具有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和长远影响。商务部部长助理张向晨在商务部召开的《对外援助管理办法》解读媒体吹风会上表示,通过出台《办法》,系统总结中国对外援助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推动援外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长远来看对我援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累计外援4000亿元 牺牲700多人
张向晨总结中国外援成果时表示,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受援国内政的原则,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具一格的援外模式。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建设了2700多个成套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很多在当地都是标志性的建筑,成为中国和受援国家友好合作的一座座丰碑。中国还派遣了60多万援助人员,培训了近1200万受援国各类人才和专业人员。在60多年的时间里有700多名中国的援外人员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中国援助扶危济困、授人以渔,促进受援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也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外援项目将推广“本土化”模式 拒绝“豆腐渣”工程
据悉,中国将对对外援助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原则是“创新管理、优化队伍、规范竞争、落实责任”,张向晨说:“过去援外管理政府管理具体事项比较多,管理得比较细。我们将把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宏观政策研究、法规制度建设、项目立项和评估这些工作上来,特别是要强化援外国别政策管理和中长期规划。”
张向晨表示,传统上援外项目都是由中方实施,随着情况的变化,有些受援国具备了实施一些项目的能力,所以现在正在逐步地推广和受援方合作,由受援方来实施一些项目,也就是“本土化”的模式。另外,对于援外成套项目方面,现在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一些做法创新引入了“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的实施管理模式,现在正在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
此外,新办法完善了竞争性的援外招标制度。通过修订评标原则,引导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张向晨强调,援外工作事关国家形象,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也绝不允许出现“豆腐渣”工程。《办法》中明确将成套项目建成后的长效质量保障和配套技术的服务纳入管理范围。对于实施主体在合理的年限内要承担相应的质量保证责任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对于不履行质量保证的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实施主体将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外援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向“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倾斜
过去60年中国对外援助4000多亿元,有数据显示近三年援助就达800多亿,对此,张向晨表示,中国对外援助的规模毫无疑问会进一步提高,和以往相比我们也会大幅度地提高。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周边受援国呼应中方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的援助要求,我们都会认真进行研究,根据我们的实际能力和对方的需求来扩大我们的援助规模。
中国商务部援外司副司长俞子荣指出:根据国家整体战略需要和受援国需要,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重点受援国的援助力度,新增援助资金主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国家倾斜。 将围绕“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来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的战略项目,推进我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既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的互联互通,也包括能源、运输线路、电信、网络这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目前已经在老挝、缅甸、尼泊尔等周边一些重点国家支持实施一批公路、铁路、港口以及航空运输等项目,同时支持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俞子荣表示,中国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和周边国家重点推进民生项目,如扶贫减灾、职业教育、农业发展等能使受援国民众直接受益的领域,并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力开发合作。(中国网财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