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资产配置加速 专家建议遵循黄金标准
- 发布时间:2016-01-11 20:5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田燕
随着人民币近半年来的持续贬值,以及股灾系列的不断上演,中国的中产阶级开始更多地寻求资产“出海”。
分析认为,尽管当前中国高净值人士的海外资产配置占比仅为5%,但随着过去中国市场长期看好的房地产、债市等“篮子”不再坚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项目的逐步放开,全球资产配置将成为一项新课题。
中国投资过于集中
来自《宜信财富2016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的调查显示,中国投资者的非金融资产占比高达近50%,高于北美投资者15个百分点;而金融资产又集中在股票、银行理财、信托等领域,其中23%配置在银行理财和信托——人们认知上相对高收益、低风险的固收产品。
即使是中国的高净值收入人群, 也只有很小一部分人配置海外资产。白皮书显示,净资产在600万至3000万元之间的投资人,只有4%拥有海外投资,;净资产超过3000万元的用户, 只有10%的人拥海外投资。
白皮书主笔人、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金融教授Randolph B. Cohen介绍称,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往往将资产的35%投资于低风险债权类产品,其中20%是市政债券,15%是国债;65%投资于股票,其中45%通过公募基金或者ETF投资美国股市,20%投资海外新兴市场。
资产配置,简单来说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宜信CEO唐宁认为,中国的市场曾经历过几个极其坚固的“篮子”,比如房地产和债市,使得投资者对于分散放鸡蛋的篮子并没有那么在意。
此外,较低的海外资产配置,也有中国长期外汇管制的结果。目前中国家庭每人每年只有5万美元的兑换额度,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较困难。
不过,随着国务院会议2015年10月研究启动QDII2境外投资试点,未来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将大大拓宽,将为中国全球资产配置提供便利。
Randolph B. Cohen建议,资产配置应遵循“黄金标准”:1是要全球化配置,过去美国的经验显示,在全球进行投资的回报率,往往比局限在美国或者欧洲的某个国家的效果更好;2是投资组合应多元化,不要仅仅局限于股票或者是债券,或者股债结合起来的单一形式,而是寻找更多的投资渠道;3是配置另类投资,如私募股权、对冲基金、投资性房地产等等。
资产组合“并不荒”
过去一段时间被频繁提及的“资产荒”,也被视为中国资产需求“出海”的原因之一。但在唐宁看来,所谓“资产荒”,只是过去被大家熟悉喜爱的资产越来越少,中国资产阶级都是“重仓”逻辑,如过去长期被看好的房地产、城投债、信托等等,其优质资产确实越来越少。
“但过去未被充分了解的资产完全没有荒。”他举例称,面向医疗、健康的VC/PE、私募股权,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各种投资机会等等,方兴未艾。
他表示,“资产荒”只是过去一些优质资产相对少了,但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仍有很多好的资产类别和产品可供投资。随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资金成本越来越高,未来仅通过固定收益类投资(如P2P)再去获得百分之十几的高收益已经不太可能,但这样的资产类别依旧是资产组合中的重要部分。
此外,长期投资也是提高回报率的有效方式。白皮书显示,中国股市近10年来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然而,依然有多数投资者在股市上遭受损失。原因是:十年间如果错过了最好的十个交易日,收益只剩下6.1%;如果错过了最好的50、60天,从50天开始收益就变成负数。“因此我们需要坚持长期化投资原则。”唐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