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一带一路” 保险机构打开多元发展空间
- 发布时间:2015-11-26 07:21:5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郭伟莹
——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灿
日前,国家发改委方面传来最新消息,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衔接工作已基本完成,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八方面的一批重大项目已取得早期收获。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上企业项目面临的风险问题也引起业界关注。就此,《证券日报》记者对话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灿求解保险方面问题。
记者:此前,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十三五”时期保险业发展与改革研讨会上表示,下一步保险业要在服务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支撑点上体现行业优势。据您了解,保险业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
刘英:保险行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制度、规模和潜力上。具体到“一带一路”建设而言,保险行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可以解决走出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和规避汇率风险;而且,保险资金投资期限长,可以通过一些金融创新手段,直接参与到“一带一路”的长期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再者,“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包括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在内的多种投资风险,“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要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这一方面,需要保险业率先走出去为企业预防风险,另一方面很多大项目需要保险支持,以规避风险和做好保障。
陈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保险市场与国内迥异,这给予保险经纪人更大的空间:作为企业风险顾问,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风险和解决风险,量身定制合规、合理、合适的保险方案;通过国别保险监管政策分析、实地风险查勘,可以为项目提供全面风险解决方案;可以调动全球再保资源,为相关项目提供直保和再保等承保能力的输出,还可以安排工程保险、大宗商品和大型成套设备的货物运输保险,陆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拖航及运营保险等,为中国能源企业“一带一路”实践提供差异化、多样化服务。
记者:“一带一路”规划建设项目融资难也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今年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规模3000亿元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主要向保险机构募集并以股权、债权方式开展直接投资,“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是其中一个投向。这一形式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目前还有哪些其他融资服务形式?
刘英:这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防范,同时,这也是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和商业可持续原则设立的,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不仅有利于保险业创新增效,改革商业保险资金运用方式,还可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加入,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企业走出去之前,作为金融机构确实要走在和企业一样、甚至比企业更加靠前的位置,为项目做前期的风险防范准备,保证项目安全平稳落地。针对“一带一路”的大项目,保险公司帮助提前做一些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安排和保险安排的话,有助于这些项目进展得更顺利。我认为,险资服务“一带一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险资需要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相互密切合作,比如成立配合丝路基金投资的保险基金。保险资金将来可以考虑参与到丝路基金里面来,不一定要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比如像夹层基金的方式。
陈灿:保险市场创新不断,除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外,股权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组合类资产管理产品等不断涌现。正如刘英老师所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保险公司最应该走在“走出去”企业的前面。以昆仑保险经纪为例,我们参与了国内很多能源类大型项目的风险查勘、风险评估、风险转移等工作,熟悉此类项目的经营风险特点及盈利模式,可以为有需求的投资主体或投资基金提供完善的融资咨询服务或资产负债匹配分析服务等。
保险投资基金多以支持大中型企业项目为主,而对于众多走出去的中型企业而言,保险经纪人会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产品组合,为企业的具体项目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目前,昆仑保险经纪正在深入开展信用保险的研究和实践,希望能够为诸多“走出去”的能源企业,在信用保险方面提供高质量的保险经纪服务;同时将逐步提高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人员、工程、财产、责任、投融资并购等方面提供一揽子风险管理和保险解决方案的能力,全力支持中国能源企业走向海外,护航“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