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保险 > 保险要闻 > 正文

字号:  

天安人寿因5项违规受罚 拒做现金奶牛是乌托邦?

  • 发布时间:2015-08-11 09:02:20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艾琳 赵萍  责任编辑:郭伟莹

天安人寿因两年5项违规受罚 拒绝做现金奶牛是乌托邦梦想?

天安人寿因两年5项违规受罚 拒绝做现金奶牛是乌托邦梦想?

  保监会对天安人寿的处罚,集中在财务和资金运用上,包括虚假报送具备股票和不动产投资相关专业人员名单、虚假发票套取现金;违规投资高风险信托产品、投资的两项集合信托计划没有信用增级效力或者增信措施,另外,天安人寿投资的三项信托产品投资金额或者账面余额,均高于相关产品发行规模的20%。

  从梦想带领天安人寿走出“规模效益难两全”的怪圈,到最终股东、员工两头不讨好,郭自光与股东拉锯了三年;经历了“成功学童话中的百曲回肠”,却没有得到童话中完美的结局。

  8月10日,保监会公布一则对天安人寿的处罚信息,列明查出的该公司近两年5项违规行为:报送虚假备案材料、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违规投资高风险信托产品、投资信托产品的增信措施不符合监管规定、超比例投资。

  针对以上违规,保监会决定处罚天安人寿共计50万元,并对时任天安人寿总经理郭自光警告并罚款共计10万元,时任天安人寿董事长韩德和时任天安人寿资产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高建国分别警告并罚款1万元。

  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到郭自光本人,郭表示不愿评论。

  今年5月,郭自光离开天安人寿,选择创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郭自光人士处了解到,郭的离职并不意外,但来自股东方的决定却很突然。

  从去年底真正启动郭自光一手推行的改革计划至今,已有不少部门员工骨干和中层干部离职,但郭自光依旧没有放弃跟股东方的斡旋和搏弈,直到5月的某天下午,紧急视频会议上,郭宣布因个人原因请辞,天安干部团队颇为突兀。

  而天安人寿,原为恒康人寿,2000年即在上海成立,真正到2011年由原新华保险总裁孙兵带领包括郭自光等在内的原新华高管班底一齐加盟后,才开始新的发展期。

  但天安人寿始终面临与其他中小寿险公司同样的市场困境,仅有的5000余个人营销队伍,能够带来的高内含价值业务积累缓慢;创规模仍主要靠高成本却内含价值不高的银保趸交;团险与政府资源则难以与大型寿险公司匹敌。2014年的100亿收入中,原保险保费收入不足3成,投资业务收入超7成,且大都为一年期,综合退保率超过20%,且居高不下,公司亏损最高时曾达7个亿。

  两年前,郭自光及其管理层团队向股东递交过一份改革方案,初衷有两个,一是“去大企业病”,尤其是后来从国资大企业保险公司跳槽加入天安的团队,一直不适应中小公司的市场竞争压力,效率低下;二是不愿再做股东的“现金奶牛”,寿险公司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围绕不同人群的“生老病死”提供风险保障,而不是依靠高现价产品做股东的融资工具,要求将年业务规模固定在100亿上下,争取改善业务结构和效益,争取五年盈利。

  当时提出的设想是:除法律和监管规定必须要保留的部门外,其他部门打散,合并成人才库,由员工自主发起项目(BU,Business Unit),项目发起人选择有资源或竞争力的人才加盟,甚至有针对该项目的财务、精算等人员进行辅助,项目完毕时可以解散,收益由项目组和公司进行分成,项目参与者可以重回人才库,重新选择其他BU体加入。(详细参见:《天安人寿郭自光的BU经:削减中间成本 消化三大渠道》一文,《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12月20日刊)

  郭自光去年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定的目标是:2015年,一方面通过BU,将削减下的成本转化为产品优势;另一方面,保持现有100亿元的年保费收入规模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期缴比例要达到15%-17%。

  但现实情况是,2015上半年,天安人寿原保费收入29亿元,规模保费收入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前者增长26%,后者下滑38%。

  彼时郭接受本报专访时也坦言,这份BU改革计划股东一直持摇头态度,股东仍对他有现金规模的要求,所以他希望用一两个项目的迅速成功,来获得股东的认可。“先从两三个BU试水,需要给股东和员工观察、理解,到最后认同的过程及时间。”去年底专访时郭自光对本报记者说。

  但现实并没有如预期般顺利。

  一位天安人寿管理层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上半年有资源、有能力的员工都被抽调成立多个BU小组,但尚未带来保费收入,这些被抽调的人原有岗位空缺无人填补。改革初衷是打破部门原有格局,取消渠道意识,但现在原有部门不仅没取消,反而在做加法,新增了BU团队,不少骨干相继离职。

  6月,保监会通过崔勇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任职资格。崔勇原为华夏人寿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对经营风险的整体把控,是公司首席风险官,在华夏已经任职近10年。

  天安人寿与华夏人寿,二者股东之间关系甚笃,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家公司的高管“流动”也并非第一次,2012年华夏人寿原总经理韩德便曾转任天安人寿董事长。

  那么,换帅后的天安人寿会成为另一个华夏人寿吗?华夏人寿今年上半年原保费收入24亿元,但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收入778亿元,规模保费同比增加88%。

  “不管”投资却因投资而罚

  保监会对天安人寿的处罚,集中在财务和资金运用上,包括虚假报送具备股票和不动产投资相关专业人员名单、虚假发票套取现金;违规投资高风险信托产品、投资的两项集合信托计划没有信用增级效力或者增信措施,另外,天安人寿投资的三项信托产品投资金额或者账面余额,均高于相关产品发行规模的20%。

  郭自光本人对保监会的辩解是:将其认定为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有误。

  一位天安人寿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天安人寿的财务和资金运用基本由股东方决策,由股东派驻的副总裁负责,原总经理郭自光并没有对此两项的实际控制权。

  “郭自光到天安人寿的筹码是他有一支优秀的团队,但他的团队主要在业务和运营上有施展空间,财务和投资几乎不管。”该人士说。

  郭自光加入天安人寿前,曾在新华保险任资金运用部、财务管理部、资源管理等多部门负责人。

  而上述人士认为,郭自光的改革初衷较为理想化,但与股东博弈中变成了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也许这次彻底打破部门格局的改革计划,其中一个“副产品”是能部分消解股东对财务和保险资金运用的牢牢控制;从而让寿险公司少一些规模压力,多做保障类长期业务。但这一分析未能得到郭自光本人证实。

  但保监会的处罚通知提到,公司总裁全面主持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对股票、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备案过程中有关专业人员信息存在虚假记载的问题,郭自光本人知情并签发了向保监会报送的备案报告;对于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问题,郭在明知经济事项不真实的情况下,仍然批准了该项财务报销,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对于违规投资高风险信托产品的行为,郭自光批准了投资计划。因此,郭自光对前述违法行为承担直接责任,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应予处罚。

  处罚书显示,郭个人因天安人寿编制和提交虚假资料,被警告并罚款9万元;因天安人寿违规运用保险资金,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共计10万元。

  天安人寿目前对外披露的5大股东分别为: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佳伟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陕西华秦土地复垦整理工程有限公司、杭州腾然实业有限公司、大连桥都实业有限公司,各自出资9亿元,股权占比各20%。

  近期数名员工陆续离职

  天安人寿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了改革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从根本上,股东就不认可郭提出的寿险经营模式,股东规模需求的愿望仍较强烈,而在财务和投资上的控制几乎“寸步不让”。

  这基本已经从负债端和资产端都给公司定了战略方向,即负债端吸引更多现金流,而资产端的决策则由股东方统筹。如此一来,此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彻底改革”方案,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股东的新旧过渡支持和试错容忍空间。

  而另一方面,改革方案本身也有待完善。在没有取得股东方批准的情况下,从局部变革,成功率很低。

  从员工层面上讲,彻底打破原有业务渠道概念,几乎要求全员创业的改革计划,让员工的恐慌多于激情。更让员工不知所措的是,员工的激励机制一直未能得以明确,BU项目的筛选标准也不明确。“在我们看来,几乎就是BU委员会说了算。”一位员工说,而BU委员会的总负责即郭自光。

  “改革没有触及根本,我们原来想的改革是以创新的技术引领,符合现代企业灵活的组织,发展生产力,获得效益保费的规模化,这是改革的基本方向,可是后来变为一场关起门来的改革。通过利益的再分配,把权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是不可能改革成功的。”一位因此离职的天安人寿骨干对本报记者说,“举一个最重要的关乎改革成败的例子,改革的薪酬结构究竟是岗位工资、职务工资还是效益工资?这些没有明确,且财务部门并未参与改革。”

  另一位天安人寿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本来这项计划是让公司不养闲人,提高人均产能,并让有能力的人收入更多。但目前很多人已经主动离职。创新业务部、运营部门和电商部门的骨干几乎走完了。”

  另有内部人士称,郭自光创业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原天安人寿IT部门共计13人追随他一同到了新创业公司。

  据内部人士统计,近期有包括IT部原负责人杜鹏飞,创新业务部原负责人王晓梅,银代部原负责人王晨,四川分公司原总经理崔志江等陆续离职。

  会否成为另一个“华夏”?

  2013年起,天安人寿与华夏人寿的发展已不在同一“量级”。尤其是规模保费收入上,天安人寿刚刚上百亿,而华夏人寿已通过银保渠道的扩张,迅速跻身寿险行业规模保费第四名。

  如果仅对比原保险保费收入,天安人寿与华夏人寿的差距并不大,2014年华夏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1.7亿元,行业排名第34位;天安人寿则为28亿元,行业排名第36位。

  但在规模上,华夏人寿则远超天安人寿。今年1-6月数据显示,华夏人寿上半年规模保费802亿元,天安仅53亿元。今年年初,华夏人寿以26亿元参与西水股份的定增,其作为“现金奶牛”的资金运用效果已经凸显。

  分渠道来看,银邮渠道占比已举足轻重。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2014年华夏人寿银邮渠道规模保费超过66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90%以上;其中新单规模保费收入超过650亿元,同比增长100%,几乎均为趸交。

  凭借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华夏人寿业绩也出现大逆转,由2013年亏损15.87亿元到2014年盈利11.55亿元;天安人寿则仍未走出亏损泥潭,2014年虽然已大幅减亏,但亏损额仍达2.6亿元。

  然而,华夏人寿的资本金消耗也非常高,华夏人寿8年时间注册资本增长30多倍。今年3月,其刚刚增资30亿元,注册资本金增加至153亿元。这是继去年上半年增加注册资本金至123亿元后,再次提升资本金。当时华夏人寿表示,连续增资显示了公司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7月9日,保监会又批复准许该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

  资料显示,华夏人寿于2006年12月30日批准设立,发起设立时注册资本仅4亿元。目前,华夏人寿是注册资本最大的非上市寿险公司。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