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保险 > 保险要闻 > 正文

字号:  

弘康人寿副总裁张科:颠覆来自内因而不是外力

  • 发布时间:2015-06-11 04:40: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郭伟莹

  张科表示,互联网就是让大家很真实,因为信息越来越透明,透明就是真实

  “术业无专攻”的他自称只是运气不错,现任弘康人寿副总裁、总精算师的张科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第二次见到本文的主人公之前,也就是在进行此次专访之前,《证券日报》记者也很难想象——毕竟精算是保险业最核心、最神秘、也是最复杂的技术,保险专业的人想拿到精算师资格尚且不易,何况是没有基础的人,更无须谈成为总精算师。

  这位理工男看上去完全温和“无公害”,一张嘴却总能说出利剑一般的精辟观点,直指保险行业弊病。他对保险行业有不少“毁人三观”的独特观察。比如,为什么“期缴业务价值高”不一定是真理?又为什么说“寿险公司七到八年才能盈利”的说法站不住脚?他能用极通俗的话给你解释清楚。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记者走进了弘康人寿位于北京IFC大楼的总部办公区,了解了张科这位IT人士转战保险圈儿的有趣经历,听到了弘康另类发展之路背后的故事,更颠覆了自己的“保险三观”……

  “IT男”转投保险业

  是“被精算师‘骗’了”

  《证券日报》记者第一次见张科是在今年4月份弘康人寿5款互联网产品的发布会上,那个看上去不擅言谈的“西装革履先生”站到台上,就“未来保险,会是怎样”这一主题侃侃而言,语速极快,能说会道之技远超想象。这种“反差”,是张科给记者的第一次“意外”。

  很快,记者在此次专访时又得到第二个“意外”讯息。

  就在此次专访张科之前,《证券日报》记者再度确认其履历,麦肯锡上海分公司金融保险业务管理咨询顾问、华夏保险总精算师、阳光保险战略规划总监等。不过,张科表示,这些并不是全部,他并非出身保险。位至保险公司总精算师的张科乃“半路出家”。

  张科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做程序员,当时服务的公司也没什么名气。不过当时同一个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如今在互联网界已鼎鼎有名,有的甚至已经“退休”,当全职老师去了。

  谈到进入保险圈儿的缘由,张科调侃称是“被精算师‘骗’了”。

  “当时觉得精算师这个职业好,就进入平安保险考精算师,后来去麦肯锡做管理咨询。”张科开玩笑说,“要不是被精算师‘骗’了,现在也许就不用工作了。”

  “……只是开玩笑,其实精算师是很好的职业。但我们要看到这背后趋势的力量和互联网的威力,互联网是一个创造神奇的地方。”

  谈到进入弘康人寿的过程,张科称,“实际上在来之前我已经有一些想法了,比如代理人体系对于中小公司,已经彻底不抱希望了。”考虑到中小公司更具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更方便操作实施一些新想法和新东西,张科就果断进入了弘康筹备组,在公司成立后任职副总经理和总精算师职务。

  相对于此前多个公司所任的职务,张科称,目前在年轻的弘康人寿里,他更加自如。

  谈“颠覆”

  来自内因,而不是外力

  成立于2012年7月的弘康人寿,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共实现规模保费32.5亿元,在全国近70家寿险公司中排名第43位;原保险保费收入23.4亿元,排名第42位。

  这在竞争激烈的寿险市场上,显然是个还不错的成绩。但当被问及2014年的业绩最关注哪一项指标时,张科并没有说保费,而是说“肯定还是盈利数据,对我们来讲,数据不大,但是很有意义。”

  翻翻弘康人寿成立以来的年报,2012年成立,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2013年即实现盈利94万元,2014年持续盈利,净利额增长至792万元。

  张科所指的盈利的“意义”,在于对传统寿险的一种“颠覆”。

  与同业的精算师交流后产生了这样的对比。对方设计的每款产品都是盈利的,用其标准来测算,弘康人寿的每个产品几乎都是亏损的,但有趣的是,“每款产品都盈利”的对方公司经营10年仍在亏损,“每款产品都不盈利”的弘康人寿却连续两年盈利。

  弘康人寿这样的业绩的确会让传统寿险业很难想象,因为这是一个“七到八年才能步入盈利期”的行业。不过在张科眼中,这很正常,因为“寿险公司七到八年才能盈利”的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

  “追根溯源,这个说法的出处,可能是所谓的国外经验,但更深入分析,欧洲、美国、日本等地,过去几十年几乎没有成立新的寿险公司。“国外的”“几十年前”的经验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吗?而从国内看,30年的保险发展似乎也没有充足的样本数据来证明上述说法;有不少公司经营十多年了依旧没有盈利,而部分新公司不到7年就盈利了。”

  与此类似,张科认为,寿险行业还有很多站不住脚的“规律”,比如“期缴业务盈利更高”。

  张科说,任何一个结论都有适用的环境和条件,“期缴业务盈利更高”是不是能够成立,与所处是利差益还是利差损时代有很大关系。他分析,这一说法大约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而当时所有的保单都是利差损,盈利无从谈起,期缴业务不能说盈利高,只能说是亏损少。而在今天利差益的时代,期缴意味着“钱是慢慢进来的”,一定比趸缴好么?

  他认为,保险传统精算模型如今面临严重考验,原因不能说是时代变了,而是旧的模式太低效,没有创造客户价值。“国内的代理人体系,是打着保险的名义、用两位数的佣金、卖理财(产品),效率太低了,交易成本太高了。就像很多实体店不行了,不是因为互联网平台太厉害,而是因为他们效率太低了,他们不是被别人冲击,而是自己被自己冲击掉了。”

  他一直坚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高效,无从颠覆。”

  如何改变?身为精算师的张科认为,精算师应该在这次变革中发挥作用,精算师也首先需要改变:“精算师作为一个职业,应该好好想想社会责任,合理平衡公司利益、渠道利益和大众利益了。”

  面对挖角

  轻松处之

  弘康人寿近两年的独树一帜尤其体现在电商渠道;2014年,弘康人寿的电商业务保费收入8.9亿元,位居全国寿险公司第11位,第三方合作伙伴覆盖天猫、京东、搜狐等综合电商平台,目前客户超20万人,高峰期日均出单量超过4000单。

  张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弘康人寿在筹建时就确定了不做代理人业务的发展方向。弘康人寿是坚决不做代理人的少数几家寿险公司之一,也被业内称为国内最像“互联网寿险”的公司,成为诸多寿险公司发展互联网业务的标杆公司。

  尽管有如此高的业务量,但弘康人寿电商部员工不足10个人,这样的业绩,也让这一“小而精”的部门成为同业发展互联网业务甚至部分互联网平台合作伙伴的挖角对象。张科称,对这种情况的态度是轻松处之,“被挖角后再补上呗”,公司给电商部招人,更看重一个人是否有想法,要看他的创新能力。

  这种轻松的氛围,从弘康人寿的整个员工队伍上也有所体现。

  就在《证券日报》记者等待张科的时间内,一个个年轻的帅哥美女员工穿梭于办公区,脸上充满朝气。前台的小姑娘看到公司某员工后,开始反馈一款新产品的购买体验,直言哪个环节不便捷,哪个地方不舒服,提出自己的意见。张科称,这种情况在公司很平常,推出来一个东西都是要内部员工先体验,前台员工也不例外。

  公司高管的身份,并没有妨碍张科随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采访之前他并没有询问采访提纲,也没有刻意准备,对待记者的某个困惑他能脱口而出自己的另类理解,信手捏来,采访环节中的某一句话让他突然想起一个没有交待的工作,马上拿起电话来跟相关人士沟通,并没有太多的教条上形式上的顾忌。他说,“互联网就是让大家很真实,因为信息越来越透明,透明就是真实。”

  但,轻松却不轻易。张科坦言,市场永远是很残酷的,任何一家公司的经营都不容易。对于问到公司未来的规划目标,他坦言“我们还是先闷头做吧。”

  弘康人寿“简单造就非凡”的公司文化决定了他们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之路,坚持保障和理财分离的产品设计理念,“这在业内没有参考对象,我们参考的是未来,是趋势。”张科称。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