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的困惑
- 发布时间:2014-11-02 08:37:3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明江
经历过去一年股债双熊的煎熬,今年保险公司投资做得扬眉吐气,上半年靠债券大反弹赚了一把,夏天开始又靠股票大幅提升业绩,再加上近两年投资限制放宽后,增持了不少高收益的非标准化证券,如信托,可谓三驾马车齐发力。估计今年全年的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超过5%,为近几年的峰值。
但是,拿一句流行的话说:那么问题来了,明年怎么办?
保险公司的投资大头永远是债券。债券涨了,到期收益率是实实在在的下降,明年初开始的投资立马碰到严峻问题。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影响最大的是万能险的销售。这种产品对保险公司一般贡献的利润率不高,但对提升销量是立竿见影的。而影响销量的直接因素就是利率。如果匹配的债券或存款利率太低,宣告利率就上不去,客户就认为没有吸引力,最多出于保障目的会少量购买,但不会出于投资目的拿年终奖去大量购入。
国内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没有自由化,所以利率上升周期里定期存款利率差于市场上的债券、协议存款,由此保险公司可以设计出高收益的产品吸引客户。但是在利率下降周期,同样因为存款利率不自由,所以跌得也比市场上的债券利率慢。眼下已经有这个苗头,五年期国债利率低于4%,已经比定存折合年化的收益率低50个BP以上。
如果保险公司老老实实用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去匹配负债,再扣除必要的费用,那卖出的万能险之类产品肯定在投资上就没有吸引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不买市场化程度高的、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而是买债权、信托等非标准化债务。不过这条路除了信用风险、流动风险较高等问题,肯定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债券利率的下跌必然在半年里就传导到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最终导致非标准化募集的企业债务也降低成本。
方法之二是提高股票投资比例。利率下行周期里股票走牛是教科书上说的规律。但首先规律不一定一直有效,其次利率下行往往意味着经济不景气,所以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报表可能明年并不很好看。这种情况下要加大股票投资力度,作为机构投资者,颇要费点口舌去说服领导,甚至要冒点职业风险。
笔者长期从事保险投资,感受到两个令人无奈的规律:第一是销售好做的时候,固定收益类投资难做,反之亦然。其中的道理前面提到过,源于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差异;第二是投资研报容易吹捧上市公司时,股票投资风险大,反之业绩难看说不出口时,反而是炒股票的好时机。一个好的险资投资人员,就得有办法也有勇气去克服这两个无奈的规律。
其实还有第三个办法,就是趁股票火热的时候,多给炒股的人放高利贷。这个道理有点像房市太热不敢入场时,我们可以搞房产中介、物业管理去把握稳赚不赔的利润。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现在如火如荼,预计他们融给客户的利息一时半会不会主动下调,而基于两融的资产支持产品,正是固收类投资的最后一杯羹。还有投资于分级理财产品的优先端,虽然风险略大,但毕竟这类产品的抵押物是流通股,下跌时有强制平仓条款,信用上还是可以依赖的,至少不会比房地产类融资信托更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