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财经 > 基金 > 私募动态 > 正文

字号:  

保壳及运营成本骤增 部分私募萌生退意

  • 发布时间:2016-02-25 07:4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燕

  一纸新规激起私募圈千层浪,在骤然增加的成本面前,一些中小私募萌生退意,而怀有投资抱负的新晋私募则在进退间陷入纠结。

  “保壳”成本骤增

  “一站式服务方案,对接律所和所有相关机构,团购价格!标准合同最快一周备案,首单产品200万起成立”,日前一家大型券商的私募“保壳”方案如是描述。

  “我们目前收费是单产品3万,在市场上算比较高的,这是我们成本的维持平衡点。但有些券商在不计成本地争抢客户,据我所知,有的低至4000元,包括法律意见书、会计都在帮私募弄,都是为了后续能够获得这些私募的资源。”北京某大型券商一位营业部人员对记者表示。

  但即便如此,对于想要继续走合格私募基金管理人之路的新晋成员,需要应对的开支不小。短期来看,按照市场报价,法律意见书多为3万元~8万元之间。而券商基本需要打包托管和外包服务。某小型证券公司推出低价配套式服务,加上后来的法律意见书和基金业协会会费,总成本也在4万元左右。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除开原先就需要的场地租赁费,人员工资等,按照新规,首先人员配备就要多出不少专门岗位。法律意见书以外长期的律师费也基本少不了,比如要做重大事项变更都需出具意见书,还有每年的会员费等。再细致一点,季度,月度,年度财务报告都要律师意见。”上海一家完成备案但还没发新产品的私募表示很头疼。

  基金业协会统计显示,已登记但未开展实质业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1.7万家,占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量的69%。其中不乏一些“空壳”私募。上述北京大型券商营业部人员就透露,“我们联系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旗下在协会备案了私募公司,但公司总经理根本不知道自己下面还注册了一家私募公司,后来猜测是代办注册的公司附赠的,因为去年备案很方便。”

  有私募准备

  退回信托渠道

  而对于一心想走投资之路的私募而言,新规的出台也在让他们不得不兼顾投资以外的许多琐碎之事,有些私募甚至考虑转道投顾。

  “新规后增加了无形的成本,但钱只是小的一方面,更多是附加的责任大了。私募以后不能只做投资,还要兼顾募集资金合规性、合格投资者、回访确认等各个方面,都是很大的工作量。万一哪个环节没有做到位,将面临审查。花费资金和精力,对于纯粹专注于做投资的人来说,会比较累。”华南一家小型私募表示。

  对于很多证券和公募从业人员来说,“奔私”已经成为一个更加慎重的问题。“深圳前两天就有一个‘公奔私’的私募来问我们,可不可以在我们这发产品,他来做投资顾问,而不是备案私募公司。”当地一家机构渠道部门人士表示,“相信以后一些私募会回流信托、券商渠道,做投资顾问。以后发产品不如找信托发,费用高一些也无所谓,至少省心一些。”

  不过,更多专注投资的私募表示会积极适应变化先达到合规条件,“资产不高的情况下,借用通道看成本会低一些。但是做投顾最多拿个固定投顾费和超额业绩报酬,而自己做管理人可计提管理费,等业务做大了收益可观。投资能力好,不会甘愿仅仅给别人当投顾。业绩好了,宣传和销售实力上去了,规模自然起来了。”上海一家完成备案但还没发新产品的私募表示。

  也有私募表示考虑等到合适的时机再申请牌照。“现在代客理财刚起步,如果管理资产的规模不多,还覆盖不了成本,不如先走通道。以后有能力对接到更多资金,备案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也不必急于一时。”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已经有一些公司设置门槛,外部投顾仅限于已备案的私募管理人。“投顾身份将来也可能要出规范,也许条件会略低于对管理人的要求。所以,该付出的成本估计早晚都逃不了。”该人士表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