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字号:  

公募基金人士热议五大行业“痛点”

  • 发布时间:2016-03-31 07: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明江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基金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5年末,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已突破8.3万亿元,境内共有公募基金管理人106家,排队待批的公司还有30余家。然而,公募行业也存在人才流失、产品同质化、行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国际化进程乏力、行业风险集聚、公司创新总体乏力等问题,基金公司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3月30日,2016(第11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暨资产管理高层论坛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相关部门领导、境内外资产管理掌门人、专家学者约300余人出席,与会者围绕“开启全球化新征程”这一核心主题,纵论新常态下资产管理的双向开放,畅谈全球资产管理业的新格局、新发展。

  公募应对人才流失:

  股权激励+事业部制

  随着基金业门槛的下降和股权激励效应,基金公司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正在不断流失。为了留住核心人才,公募基金纷纷展开制度创新,推行股权激励或事业部制,为未来的资管混业竞争招兵买马。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表示,基金公司注册资本可能就一两亿元,但资产管理规模有的上千亿,所以它是杠杆率非常高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怎么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效果,这是基金公司发展的关键点。

  “为了留住人才,前海开源基金一是做股权激励,二是搞事业部制。”杨德龙称,“我认为,事业部要想做成功,有两个最关键的条件:一是要有一个高的分成比例,前海开源基金分成比例在业内比较高,根据不同的基金类型给事业部分成在30%到50%;二是一定要及时兑现,只有及时兑现,这些机制才能发挥效果。”

  九泰基金总经理卢伟忠表示,对基金公司来说,投资业绩是最根本的。在人才激励方面,九泰基金的投研事业部实行的是合伙人制,有创新工场的工作室,也有事业部制。他说:“我们要以合伙人的身份,让核心投资人员与客户、公司有高度一致的目标和比较长期的业绩指标考核。这是我们在公司机制上做的尝试,包括中后台的股权激励和前台的合伙人制。”

  国际化进程乏力

  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居民的财富配置的全球化,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和为全球配置资产成为公募基金新的业务增长点,然而,国内公募在境外一般仅在香港设立子公司,跨境规模业务有限,公募基金如何开拓全球化业务也成为论坛的焦点。

  博时基金总经理江向阳表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为公募业带来全球化业务机会:一方面,国内投资者境外配置资产的“走出去”需求已经启动,并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境外机构对中国境内证券投资需求增长潜力巨大,公募基金既要立足当下,占据市场先机,也要着眼长远,建设全方位的跨境投资业务平台。

  富国基金(博客,微博)董事长薛爱东称,我们已经或正在步入全球化时代,国内基金业应拥有全球视野、全球思维、全球布局。

  “在全球化时代的环境下,富国基金提出了建设以主动管理为核心,公募与私募、境内与境外、线上与线下、常规与创新业务均衡发展的综合化、国际化、集团化的现代集团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战略。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前景,这个路还很远。”薛爱东称。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金融行业经历十多年发展,公募基金规模呈现迅速扩大之势。截至2015年末,我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8.3万亿,与2014年同期的4.4万亿相比,规模增长接近一倍。今年前两个月,公募基金规模为7.7万亿,其中,货币基金占比达58%。

  随着基金投资范围的拓展、基金发行注册制的实施,各公司将在产品研发上展开激烈角逐,基金发行数量大增,当前,建立宽泛的产品线不再困难,但难在建立产品线的竞争力。

  江向阳表示,与美国共同基金业相比,我国公募基金产品结构明显呈现“倒三角”的形态:美国权益类基金和固定收益类基金的规模比为6∶4,而我国为3∶7。细分类型来看,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由2007年的91%,萎缩至2015年年底的35%,而货币基金的规模占比则暴增至55%;我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规模占比仅为0.67%,而美国海外股票投资则高达13.24%;股混型基金和QDII占比过低,在行业利润率增长乏力的同时,也直接阻碍着中国基金行业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

  从市场上更为关注的权益类基金来看,基民在投资基金方面也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合理。在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互联网金融产品部副总经理李骏看来,基金行业一直有一个现象,就是基金的收益率与投资人拿到最终的投资收益率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其实就是投资人在权益基金的买入时点上,基本上是买在上涨过程中和上涨的高点,恰恰在下跌过程中的底部是投资人在大量卖出。

  此外,江向阳还认为,公募产品结构不合理、权益类产品总体业绩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基金公司的产品布局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警惕公募行业风险

  基金行业经过18年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市场波动,尤其是2015年股灾大幅度波动,基金行业经受了考验,目前初步形成了比较好的监管框架,形成了包括证监会监管、行业自律、媒体监督、客户监督等完整的监督体系。

  在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看来,当前的风险管理正在三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是风险的种类增加了,除了总公司的风险,现在汇率风险也很大;二是风险的传导复杂了,去年的股市、汇市、期市联合震动,现在银行、证券、期货加上基金,风险的传导也在加快;三是风险处置的难度加大,去年的股灾发生以后,不是任何一个主体,任何一个公司,甚至是行业能够简单处置的。

  李文称,“我们的风险管理理念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真的到位了?有没有把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关系平衡好?有没有在董事会、股东层面把风险管理作为战略去考虑?风险管理的机制有没有与时俱进?有没有随着行业和市场的变化修正?有没有在新的产品推出之前真正做到有效的评估和论证?”

  薛爱东表示,防控金融风险是基金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现阶段,基金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公募基金子公司经营不规范的风险,以及私募基金野蛮增长的风险。如果风险失控,会引发资管行业系统性的风险。公募基金母公司的风险也在聚集,主要是权益投资的流动性风险、固定投资的信用风险和投研人员的操作风险。

  薛爱东称:“基金业要防控金融风险,一是要严守行业三条底线,要自觉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二是要审慎投资和运作,要防范经营风险和合规风险;三是要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管理要制度化,制度要流程化,流程要IT化;四是要完善公司治理,要建立决策科学、监督有效、运行稳健的公司治理机制。”

  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基金全球化进程提速和资管行业竞争全面化的双重背景下,基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截至2015年底,中国境内共有公募基金公司106家,已递交材料、排队待批的公司仍有30余家。

  随着新的竞争者竞相涌入,券商、保险和互联网背景的各类资管机构群雄逐鹿,基金行业已经进入综合资管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布局扩张能力全面比拼的剧烈分化发展阶段。各家公募也使出浑身解数,展现自身的竞争力:有的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资管行业全业务链经营,力争领先的竞争优势;有的公司则坚持专业化的发展路线,专注于发展某一业务领域,从而形成比较竞争优势;有的公司大力推行股权激励和事业部制改革,通过灵活的管理机制吸引人才,激发团队创造力,成为后起之秀。

  财通基金总经理刘未认为,整个行业未来可能有两类公司发展得好,一类是业务全面的公司,另一类是立足于自身禀赋和资源、有特色的公司。

  江向阳也表示:“公募都在寻求适合自己公司实际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放下过去熟悉的传统思维和发展路径,以归零的心态、创业的激情,去主动拥抱行业变革,积极应对混业竞争挑战,大力推进转型创新,实现行业持续发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