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字号:  

牛市发基金也亏钱? 新生基金挣扎在生存线上

  • 发布时间:2015-06-15 09:29: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燕

  成立初期就赶上牛市,似乎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喜事,但实际情况表明并非如此。和2006年至2008年之间成立的8家基金公司一样,2014年之后成立的7家基金公司也“出生”在牛市,这些牛市中的“新生儿”也都没有“牛”起来。

  牛市已经持续半年,不少基金公司借势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新基金公司依旧在生存线上挣扎,牛市,似乎离它们还很遥远。

  发育相对迟缓

  借牛市东风,今年新发基金数量猛增,前五个月319只新发基金的数量接近去年全年的发行数量,鹏华、易方达等基金公司发行数量甚至超过了15只。然而,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依旧有一些基金公司“按兵不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今年以来有19家基金公司尚无新基金发行,而天治和泰信已连续2年未发行新基金。不过,中国基金报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中加、浙商资管、永赢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已经向证监会上报新产品,其中,鑫元、天治和泰信均有3只以上新基金待发。余下的圆信永丰、上银、诺德、金元顺安、华宸未来、红土创新、富安达和东海等基金公司仍未见“动静”。

  在这些基金公司中,新基金公司占据了大半。一家未发行新基金的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牛市下基金发行数量暴增无疑是对渠道的一种压力,任何渠道都会存在排队的情况,而小基金公司没有任何优势。”

  其实,随着公募准入门槛放开,基金牌照红利渐失,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这个市场,尽管牛市氛围之下奔私现象越发严重,但公募基金业丝毫未停止扩张的步伐。

  截至今年6月,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02家,其中,成立于2014年之后的有7家。成立初期就赶上牛市,似乎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喜事,但这些公司的实际情况表明并非如此。

  沪上一家新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坦言,由于牛市的关系,董事会对基金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了修改,原先的3年盈利时限更是大大缩短。“虽然借助牛市有可能迅速做出业绩,但是,竞争也更加激烈。”

  数据显示,这7家基金公司中仅有北信瑞丰规模稍大,但也只达到61.29亿元。算上2013年至今成立的24家基金公司,能够达到行业公认的200亿元盈利线的也只有前海开源、中融、兴业和国寿安保4家公司。

  因此,上述沪上基金公司人士苦恼地表示:“即使是牛市,发基金也是要亏钱的。”

  借特色谋发展

  就全行业而言,2007年牛市过后是公募的低谷期,长达7年的熊市让基金公司不得不依靠固收产品来维持规模。

  地处陆家嘴的一家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副总说,在这7年中,基金行业失去了不少投资者的信任,而且,由于人才短缺,新基金公司往往很难立马取得成绩。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8年之间成立的基金公司共有8家。这8家基金公司也是“出生”在牛市,也一样没能真正“牛”起来,最新规模均未能进入行业前列,其中规模最大的中邮基金也仅以659.89亿元排在第29位。

  同样的牛市,同样的境遇,对这些“新生儿”来说,诞生于牛市似乎并非幸事。

  不过,上述副总也表示,对基金公司来说,牛市所带来的不单单是规模上的效应。

  事实上,不少新基金公司开始另辟蹊径,非公募业务就是最大的寄托,因为通过专户或者子公司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盈利。

  德邦基金公司总经理易强就曾道出了很多次新基金公司的思路:“相比一些大型基金公司,次新公司在专户新业务方面可能更容易起步。未来,在传统产品无法与老牌基金公司抗衡的情况下,专户将成为次新基金公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除了个别基金公司,已成立子公司的基金公司已经大致覆盖了整个行业,在公募领域发展并不迅猛的平安大华、金元顺安等公司在子公司的发展方面甚至可以与不少老牌基金公司相比。

  百舸争流,对于后来者而言,如何站稳脚跟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显然,公募已达成共识,“特色”是最佳突围之道。例如,若不是新三板的突起,红土创新和九泰基金也会与一般新基金公司一样,但正是借助了此类特色,两者在专户发展上势头惊人。

  “做出‘特色’一定是未来公募基金发展的主流。”上述副总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