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基金 > 基金要闻 > 正文

字号:  

“沪港通”来了 基金业跑步入场

  • 发布时间:2014-11-17 07:25:38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明江

  千呼万唤,一朝成行。11月17日,在各界的热切关注中,“沪港通”如约而至。

  “沪港通”的顺利起航,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篇章。由此,中国A股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对于中国的基金行业,同样也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无论从产品、布局还是投资理念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沪港通”时代,中国基金业再次面临巨大的机遇与冲击。对此,业内普遍的声音是:我们来了,我们准备好了。

   机构抢发“沪港通”基金

  “沪港通”大幕徐徐拉开,相关的港股通基金也已经如箭在弦。按照最快的速度预计,首批“沪港通”基金产品将在本周内即可获批面世,南方、华夏等基金公司有望拔得头筹。

  “我们的南方恒指ETF是业内首只上报、首只获受理的‘沪港通’基金。”南方基金相关人士介绍,作为创新领先的基金公司,南方基金一得知“沪港通”的相关消息后,就积极开始筹划和准备,第一时间上报了申请。根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证监会已于9月28日接收南方“沪港通”恒生ETF的申请材料,并于10月9日受理该基金。南方基金总裁杨小松表示,南方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将积极参与“沪港通”业务。而“沪港通”业务的正式开通将对公募基金带来诸多积极正面的效应。从产品层面看,“沪港通”业务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境外产品的渠道,将以往QDII的窄车道,拓宽为多产品的宽车道。其次从业务一体化角度考虑,“沪港通”业务将被正式运用到以后基金的产品设计中,加深实现A+H的一体化。

  作为国内首批上报和受理的“沪港通”基金,南方、华夏恒指ETF的投资者还有望规避“沪港通”对于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门槛,大幅降低投资者享受“沪港通”投资机会的门槛。同时,普通投资者如直接买入“沪港通”个股,还将受港股交易单位限制,整手金额从3000多港元到15万港元不等,而恒指ETF的推出,或将以更低的每手金额,降低投资者参与“沪港通”的门槛。

  南方、华夏作为“沪港通”的急先锋打出了头炮,而众多基金公司不甘落后,都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划,而各自的新产品也在密集酝酿推出。

  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家基金公司表现踊跃,积极着手研究相关产品。前海开源表示,十分重视“沪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和对市场的长期影响。目前正在研究和积极准备当中。产品将重点投资两市有估值优势和相对较稀缺的行业和个股。上投摩根也透露,随着“沪港通”业务的开通,上投摩根也会适时推出相关产品。因此在产品发展策略上,除了之前主要集中在新兴市场的现有产品外,上投摩根未来会加快包括海外成熟市场、固定收益总报酬、高配息、行业及主题类,以及海外上市中国股票的投资机会在内的多元市场全球化产品布局,并与公司A股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和更加全球化的专业投资通道。大成基金也表示,“沪港通”以及后续可能推进的“深港通”、两地基金互认等,代表的是一个两地互联互通的趋势。因此,大成也积极研究、准备基于两地互联互通机会的基金产品,鉴于大成目前主要以投资A股为主,“沪港通”概念的产品首先以被动工具型的产品为主。

  而此前的10月27日,对于华润元大基金经理杨伟而言是具有多重含义的一天。这一天,由他担纲的富时中国A50基金开始发行;但也在这一天,“沪港通”并没有按照此前外界所传的开通,而是一片静悄悄,甚至有传言称“沪港通”被“无限期搁置”。

  “实际上,就是因为之前说是这一天开通,我们特地选择在这一天发行这只产品。”杨伟坦言,虽然计划并未按照预期发展,但他当时并未因此灰心和失落,而根据他的判断,“沪港通”的开通也只是时间问题。他认为,从国家的战略层面来看,人民币国家化、A股国际化都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股争取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体系,中国推出的RQFII制度等,都是在逐步走向国际化道路。因而可见A股的国际化已经是大的趋势,不可能因为当中的个别事件而受到影响。

  基金看好大蓝筹

  事实上,在“沪港通”开通之前,受到利好消息的影响,“沪港通”相关受益板块就已经在刺激下已出现了一定的涨幅,体现出资金对低估值蓝筹的追逐,以银行、券商等为首的蓝筹板块受到主力资金的关注,有望带来低估值蓝筹投资机会。接受采访的各家基金公司均认为,在“沪港通”正式推出后,在目前国内经济企稳,包括“沪港通”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改革红利、依法治国后的制度红利不断释放和外资持续流入的背景下,A股市场大盘蓝筹股有望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博时基金投资经理李岳峰分析说,中期来看,投资仍将围绕股票基本面展开,“港股通”将推动港股优质股票的估值水平提升。A股的估值水平较高,特别是中小盘和创业板的估值比同类海外上市中国企业高,因此“沪港通”总体上将正面推动AH股中的H股估值水平的提升,也将产生传导和扩散效应,带动一些优质的中型和小型股票的估值水平提升,特别是港股和美股中概股独有的稀缺品种,比如互联网、博彩、彩票等。从目前能把握的信息看,“沪港通”最大的影响是蓝筹龙头股票,尤其是国际竞争力也较为优势的股票估值提升的希望最大。但港股市场走势仍以该公司的国内基本面为主,需更多关注个股基本面,尤其是中小盘个股,需要过自下而上的深度个股研究,重点跟踪长期增长的相关企业,利用持续研究积累的对中国概念股的深刻认知,挖掘市场中的投资机会;偏好投资增长前景良好、出现价值洼地、具备安全边际的企业,回避景气度下滑或在投资时限内难以反转的周期类行业。

  浦银安盛表示,中期来看境外投资者的引入将促使蓝筹股进行价值重估,蓝筹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而短期的“沪港通”赚钱效应可能超市场预期。若“沪港通”点燃指数和蓝筹股的投资热情后,有望扩散到风格类似的场内其他投资者,包括QFII、保险、私募、社保基金等,可能在行情启动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带来的羊群效应可能远超静态上的影响。尤其是“沪港通”启动后,若每日130亿额度在短时间内顷刻用完,将激发市场短期乐观情绪。当产生赚钱效应后,可能引发场内资金的“抢筹行为”,若连续几天额度迅速用完,影响将进一步升级。

  光大保德信分析认为,“沪港通”有望为A股带来正面影响。首先,“沪港通”为海外投资者进入A股提供便利,而海外投资者确实有兴趣投资于一些估值相对较低,相对稀缺的股票。其次,“沪港通”受益品种——估值较低的优质大盘蓝筹股,最近表现一般,没有跑赢市场,这种正面影响在开通初期或比较有限。但光大保德信预计,“沪港通”只是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第一步,但远不是终点。2015年6月,一些重要指数公司如MSCI,将再次讨论是否将A股纳入国际指数,一旦A股进入这些指数,大型国际公募基金将不得不关注A股。而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如果人民币在2020年底前实现自由兑换,那么A股在国际性指数的权重会从初期的“小微”逐渐增加到“显著”。因而在“沪港通”后,海外资本有望持续涌入A股市场,预计一年后A股市场国际投资者的持股市值将从目前的3500亿人民币上升到超过9000亿人民币。

  “沪港通”下的投资新策略

  “沪港通”引发的市场变化,基金公司也闻风而动,开始了新的动作。前海开源明确表示,“沪港通”将对A股市场带来长期的、显著的积极影响,因而他们的投资策略已做出相应调整。

  对于博时基金,则认为这是“捡漏”布局的好时机。博时基金表示,“沪港通”的实质是扩大股票市场和投资者的边界,直接利好的板块其实难以判断。但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经验看,一国或地区股票市场的核心资产或战略资产,如金融、先进制造和消费等支柱型产业,将受到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或认可,或将会被外资战略性建仓。这将利好内地与港股的金融和其他有竞争力的蓝筹板块,尤其是大折让的蓝筹股。因此,从这些行业中精选一些公司治理优良,业务有增长空间,以及估值偏低、分红率较高的标的,可以考虑作为长期配置。

  在板块方面,博时基金认为考虑到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沪港通”有望提振增长、分红稳定的内地A股估值,受益板块主要是消费(医药、家电、汽车)、金融(券商、保险、银行)等。A股的特色或稀缺方面,消费中的中医药和酒类公司在全球市场有非常强的独特性;另外,在全球市场占比较高、海外知名度也较高的家电、通信设备以及消费电子产业链等有竞争力的国内企业,也会受到更多境外投资者的关注。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副总经理侯明甫分析,在“沪港通”的背景下A股和港股的市场总体偏好是不同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市值偏好不同,相较目前A股和港股,A股小盘股表现更好;其次是风格偏好不同,港股更喜欢价值;最后是分红偏好不同,港股更喜欢高分红。对于进入A股淘金的外资投资偏好,根据其投资风格判断,必然是首选大盘股和行业龙头。中长期看,“沪港通”将带来境外投资者的进入,有助A股大盘蓝筹进行价值重估,蓝筹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而短期“沪港通”也具有一定赚钱效应。短期最受益的行业之一是券商。目前有约90家券商获首批“沪港通”业务资格。随着市场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以及海外业务扩张的机会对于券商都是直接利好。其次有利于A股独特性的板块,如有中国特色、独特定价权的A股稀缺性标的将更受欢迎。在这条主线上,看好中药、旅游、品牌消费品、国企改革、上海迪斯尼等A股特色的板块。另一方面,港股通的推进使得相关港股受益,首先是香港地区的券商及交易所,“沪港通”实施带来的潜在市场成交量、以及经纪业务的提升将利好香港地区部分中小券商及交易所。

  QDII基金备战“沪港通”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沪港通”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业内人士表示,“沪港通”的推出将提振港股市场的整体信心,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上涨空间进一步打开。应对“沪港通”所带来的机遇,投资于港股的QDII基金表示,A/H溢价股、港股中的稀缺标的是可能的重点布局机会。另外,伴随着港股“蛋糕”的做大,日后港股QDII的规模有望上升。

  继4月份证监会宣布开展“沪港通”以来,这股热潮已席卷港股,尤其是7月份港股的强劲上涨,以香港为重要投资市场的QDII基金斩获颇丰。而近期,随着两地监管层宣布于11月17日正式开启“沪港通”,港股走牛的预期愈发浓烈。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基金经理张溪冈指出,“沪港通”将为港股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资金,提高市场交易量,总体来说有利于港股市场表现的。“沪港通”对于主要投资范围是港股的QDII来说,是明显利好。

  港股向好,使得以香港为重要投资市场的不少QDII基金斩获颇丰。截至11月7日,过去6个月内,华夏恒生ETF、汇添富恒生指数、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嘉实恒生中国企业、华安香港及易方达亚洲精选等QDII净值增长均在10%至16%的区间。其中,富国中国中小盘的业绩增长幅度更是达19.21 %。

  QDII基金业绩飘红,众基金公司最近也着手围绕“沪港通”进行布局。南方基金上报的南方恒生指数ETF新产品申请已于日前获证监会正式受理,获批后或将成为境内首只“沪港通”基金。该基金不仅可以规避“沪港通”对于个人投资者资金门槛要求的限制,且因不需要境外托管行及在香港开户,费率上或比现有港股QDII基金更有优势。华夏基金则表示,公司设计了“沪港通”恒生指数ETF,产品申请日前已上报至证监会。富国基金也透露,目前正在筹备新产品,以迎接日后相融合的沪港市场。

  同时,为应对“沪港通”的正式开启,近期QDII基金也在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张溪冈称,该基金除了继续关注信息技术、环保节能、新型消费等发展空间较大的新兴行业之外,接下来会积极寻找有可能受惠于“沪港通”的行业个股来进行投资。A/H溢价股、港股中的稀缺标的是可能的重点布局机会。此外,富国中国中小盘基金经理张峰指出,医药、节能环保、消费及券商股是该基金日后的关注重点。

  虽然“沪港通”政策利好的落地,有望开启QDII业绩的新里程。不过,好买基金研究员何波告诉上证报记者,随着境内投资者可直接通过“沪港通”渠道投资港股,恐造成港股类QDII基金规模缩水。

  “沪港通是全新的证券市场双向开放制度设计,是投资者进行跨境投资最为可靠的机制。日后,境内投资者可直接买港股,这使得港股QDII的生存空间遭受压力。未来基金公司或多发行主投欧美股市的QDII。”何波称。

  然而也有业内专家表示,港股与A股存在着诸多不同。与A股市场散户占比较高不同,香港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很多大型蓝筹H股的定价权都掌握在这些机构手里,散户投资H股个股时,不具备上市公司信息优势与个股研究分析优势。其次,“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该领域的行业港股的行业龙头股的估值较内地高,相较于A股较便宜的很多小盘股分布相对集中,目前“沪港通”可投资的领域金融、能源与电信科技占比较高,且这些行业龙头股估值较内地A股更高,相比A股较便宜的小盘股很多又不在“沪港通”的H股投资范围内。因此,这对投资者的风险评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QDII或能更好地均衡收益与风险。

  汇添富恒生分级基金经理赖中立还称,“沪港通”先期只对机构投资者和50万以上的大额投资者开通,而占内地股市95%以上中小投资者还无法参与到“沪港通”交易中来,这一部分同样有投资港股需求的投资者依然需要借道QDII基金。

  “目前,QDII的规模与投资A股的公募基金相比,体量非常小,仅为1%左右。而当投资者对港股市场逐渐熟悉后,便会加大对相关产品的关注。去年年中,富国中国中小盘的规模为1亿多港币,而截至目前已接近10亿港币。‘沪港通’正式落地后,我们对该基金明年的规模增长有信心。伴随着港股‘蛋糕’的做大,对于整个港股QDII市场而言,其规模上升速度有望更快。”张峰补充道。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