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8只短期理财基金转型
- 发布时间:2014-11-03 08:1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明江
对于短期理财基金来说,今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年头。
上周二,国泰6个月短期理财基金发布召开持有人大会商讨转型事宜的公告,又一只短期理财基金启动“变身”程序。《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基金)记者发现,不算正在进行中的国泰6个月短期理财基金,目前已有7只短期理财基金以修改运作周期、暂停运作、清盘、转型为其他类型基金等形式完成“变身”。最新公布的基金三季报也显示,短期理财基金在三季度遭遇持有人用脚投票,有9只基金遭遇逾六成的份额净赎回。
曾经风光无限的短期理财基金为何突然如此集中的“没落”?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其衰落源于产品定位与产品特征错位,与货币基金相比,短期理财基金流动性较弱,却又不能提供比货币基金更高的收益。随着货币基金和分级债基收益的升高,短期理财基金正在失去优势。
转型休眠清盘 短期理财基金生存难
上周二(10月28日),国泰基金发布了《关于以通讯方式召开国泰6个月短期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公告》。公告显示,此次会议商讨的是国泰6个月短期理财基金的转型事宜,该基金拟更名为国泰创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由短期理财基金变为债券型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第一只谋划转型的短期理财基金。早在去年11月份,就有短期理财债券型基金开始转型,当时,华安月月鑫转型成为月安鑫,运作周期由原来的“双月滚动”变为了“单月滚动”。
今年以来,转型的短期理财基金更是涌现,而且除了变更运作周期,更是出现了直接转型为其他类型基金、进入“休眠”暂停运作、直接清盘等方式。具体看来:
今年1月份鹏华基金宣布鹏华理财21天债券基金召开持有人大会,更名为鹏华月月发短期理财债券基金。
5月份,万家14天理财基金直接转型为万家日日薪货币市场基金。
8月份,汇添富28天理财成为了国内首只主动清盘的公募基金,也开创业内短期理财基金清盘的先例。
9月23日,嘉实基金发布公告称,嘉实3个月理财债基第一期运作期到期后暂停下一运作期、不接受申购。
10月22日,博时基也金发布公告称,将暂停博时月月盈短期理财债基下一期运作,不接受集中申购。
10月27日,大成基金宣布大成理财21天债券发起式基金转型为大成月月盈短期理财债基。
综上,目前已有7只短期理财基金完成转型,若国泰6个月短期理财转型提议或通过,则它将成为业内第8只转型的短期理财基金。
9只三季度净赎回逾六成 4只规模不足1000万元
短期理财基金频频转型的背后,是短期理财基金业绩欠佳,持续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
WIND资讯数据显示,短期理财基金年内的平均收益率为3.46%,而货币基金年内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4.39%。
与此同时,有三季报数据可查的104只短期理财基金中,有66只在三季度遭遇份额净赎回,占比为63.46%。其中份额缩水逾1000万份的就有53只。份额缩水最多的大成月月盈B,遭遇20.06亿份的净赎回,份额从二季度末的21.52亿份降至三季度末的1.47亿份,净赎回率达到93.19%。
从净赎回率上看,三季度有9只基金遭遇了逾六成的净赎回。其中,融通七天理财B和交银理财60天B更是被赎回一空,净赎回比例接近100%。此外,南方理财60天B、光大添盛理财A、汇添富理财14天B和天弘季加利理财A的净赎回比例均超过70%。
持有人的净赎回也让越来越多短期理财基金成为“迷你”基金。统计显示,可比104只短期理财基金中,截至三季度末资管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有42只,其中更有29只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更有甚者,交银理财60天B等4只基金的规模尚不足1000万元。
“短期理财基金规模不大但运作成本颇高,逐渐沦为鸡肋产品,这促使基金公司对这类产品积极转型。”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
不可否认的是,短期理财基金曾风光一时。2012年5月,最先成立的两只短期理财基金华安月月鑫和汇添富理财30天,在短短7天的时间里,募集资金规模分别高达182亿、244亿,而在这之前,基金发行历史上募集规模超过150亿的基金产品不到10只。随后不足8个月的时间里,截至2012年底共有31只短理财基金发行并成立,合计募集规模高达2297亿。
产品定位与特征错位 收益优势有限吸引力不再
其实,短期理财基金是2012年5月才开始出现的,至今面市也才仅满2年,为何如此“年轻”就开始“衰落”,而且是以如此扎堆的方式?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亦千认为,短期理财基金产品运作方式和估值模式等产品特征与货币市场基金接近,但产品定位与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雷同。与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比较,在付出收益不确定性和收益波动性这两个代价之后,短期理财基金并未取得富有竞争力的收益率,严重挫伤了初始由银行间超短期理财产品转入的超短期理财基金投资者的投资积极型。短期理财基金的衰落源于产品定位与产品特征错位,整体上产品形象模糊,目标客户未能清晰刻画,既未能把握住现金管理市场,也未能赢得储蓄替代者的青睐,顾此失彼。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白岩认为,2012年短期理财产品推出时,由于当时股价长时间大幅下跌,投资者普遍对基金产品失去了信心,纷纷转投短期理财产品。但随着股市企稳,短期理财产品相对比货币基金的劣势更显突出,去年“宝宝”类产品上市后,能实现T+0交易,货币基金的流动性优势更加明显。去年整个资金面偏紧,利率水平也相对较高,这使得货币型基金和理财型基金的收益都水涨船高,在收益普遍高涨的情况下,货币型基金的收益已经足够让投资者满足,虽然理财型基金有部分收益优势,但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流动性较好的货币型基金。今年,资金面偏松,利率水平大幅下降,理财型基金比货币型基金的收益优势更加有限,丧失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同时,白岩也预计的短期理财基金的收益率仍将维持目前状态,并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