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外汇 > 外汇资讯 > 正文

字号:  

央行:偏差校正基本完成 人民币贬值冲击波近尾声

  • 发布时间:2015-08-14 09:03:42  来源:环球网  作者:万敏  责任编辑:张少雷

央行:偏差校正基本完成 人民币贬值冲击波或近尾声

  

央行:偏差校正基本完成 人民币贬值冲击波或近尾声

  在8月11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之后,中间价和即期汇率连续大幅下挫,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8月13日,央行举行“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媒体吹风会”,针对市场人士和媒体关心的诸多问题作出了解答。那么,在已大跌逾3%之后,人民币汇率将走向何方?央行为何突然宣布“完善汇率中间价报价”?我国又是否存在资本大量流出的压力?记者结合央行媒体吹风会内容以及业内人士的观点,为您一一解读。

  昨日(8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度贬值704个基点报6.4010,基本接近上一交易日即期收盘价。而这也显示出央行推进中间价市场化定价的决心。

  同时,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吹风会上,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8月11日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已经基本完成。

  人民币兑美元昨日开盘报6.3880,较前一日张涛⒈10个基点,但随后一路走贬,吹风会开始前最低至6.4470,较前一日收盘价贬值0.9%。央行上述表态之后,人民币即期价格一路走稳,收盘报6.3980。

  相关专家及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预计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幅度将在3%~5%左右,而汇率定价市场化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央行:3%贬值压力已释放

  自8月11日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已超3%,而央行昨日的表态则明确这三天的调整或将告一段落。

  张晓慧表示,2005年汇改以来,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既与国内因素有关,也与国际因素有关的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继续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测算,2014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0.28%和9.54%。”张晓慧表示,从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相对平稳的角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有一定的贬值要求。8月11日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前面所提的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阶段,使人民币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中金所高级宏观经济研究员赵庆明告诉记者,3%是央行给市场的信心。“实际上,从今年人民币汇率的高点6.19到现在的低点6.44,已经出现了4%左右的波动。但这不会是这一波调整的最低点。”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央行官员表态意味着央行认为调整已经到位,当前的中间价基本能够反映外汇供求关系。预计8月14日的中间价会与市场汇率比较接近。

  大幅贬值或告一段落

  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在吹风会表示,人民币汇率是否接近均衡,要看国际收支、中国经济增长等基本面,还要看一揽子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同时,他否认了“人民币要贬值10%以刺激出口”的传言。

  张晓慧则表示,从长期看,人民币仍是强势货币,当经济中其他因素和困难积累起来的偏差得到校正后,从我国的经常项目状况和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这一现实出发,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

  上述大行人士认为,未来中间价的定价会更市场化,央行的干预会更少,中间价与市场价价差会更少。人民币即期价格围绕中间价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至于2%的波幅有没有必要再次扩大也是可以讨论的。目前,2%的波幅并没有完全用足,还没有扩大波幅的必要性,需要看央行的态度。”

  赵庆明表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改革方向。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都需要汇率市场化,这是一个必然的目标。过去一段时间,中间价与即期交易价格之间存在背离,在定价机制上确实需要改革。预计,今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底线价格将在6.5~6.55区间。太低将面临比较大的资本流出压力,而6.5将是市场重要的心理关口;未来可能会短暂刺破6.5,但不会真正的突破这一关口。

  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预计,截至今年8月末、10月末、明年1月末及7月末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45、6.42、6.50与6.55。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