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财经 > 外汇 > 外汇资讯 > 正文

字号:  

张茉楠:人民币国际化何以真正实现

  • 发布时间:2015-01-28 07:2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毅

  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达成一致,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建立覆盖欧洲离岸市场的重要举措。

  只有健全的流出和流入机制才能使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得以实现。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既需要通过建立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等方式帮助人民币“走出去”,也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民币回流渠道使人民币得以循环流动。当下,RQFII就是离岸人民币回流境内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也为进一步推进境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拓宽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满足境外投资者对境内证券市场的投资需求打开了机会之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当年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累计批准额度达到2800亿美元。

  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路径看,这些年一直以亚洲为主,港澳台地区、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主要亚洲市场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合计占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量的75%以上,但随着人民币更远“出海”和“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欧的人民币清算安排进程大大加速。

  亚洲和欧洲在市场、资源、技术上各有优势,应利用相互毗邻的地缘关系,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强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全面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亚欧可持续性、创新性、均衡性和开放性发展,促进亚欧经济一体化进程。以中欧合作为例,中欧经济总量相加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中欧贸易额过去10年翻了两番,去年达到5591亿美元。2013年,中欧共同制定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涉及100多个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根据业已达成的 《中欧合作2020年规划》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部分:一是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二是到2020年中欧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前景更加广阔。为此应通过亚欧峰会等平台机制,加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欧全方位互联互通。

  继亚洲之后,中国积极拓展人民币在欧洲的跨境使用。2014年以来,中国已经与英国、德国、卢森堡、法国分别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与英国、德国和法国还分别获得800亿元RQFII额度,如果加上与瑞士央行刚刚签订的协议,由此欧洲已经形成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五足鼎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格局。

  一个覆盖欧洲的人民币货币互换网络正在形成。在全球经济、全球贸易出现区域化联盟之后,金融和货币领域也出现以“货币互换网络”为代表的区域化联盟新趋势。近年来,全球掀起了货币互换的热潮,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各国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签署更加频繁,这种以货币互换网络为基础的金融结构正成为一种新趋势。

  201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新西兰央行、蒙古国央行、阿根廷央行、瑞士央行、斯里兰卡央行、韩国央行、俄罗斯央行以及泰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共计8500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8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累计金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当前,中国与欧洲、亚洲各国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核准RQFII,协定货币互换协议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角度,中国将更加积极地构建人民币互换基金池,这样可以有效地防范全球外部风险。在人民币“一对多”的互换、清算系统中,筹建互换资金池,可以极大地扩大这个系统,从而推进清算功能的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仿照国际清算银行,按照年度实行双边差额互换以及余额结算,既包括一个经常账目系统,也包括逐步建立一个资本账目系统,在直接的双边结算融资中,鼓励围绕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心,实行间接的双边互换,摆脱“美元陷阱”,获取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导权。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