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洗牌 平台品牌亟待打造
- 发布时间:2015-08-13 16:2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毕晓娟
2015年年中,金融圈可谓大事不断,一边是股市的跌宕“大戏”,一边是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意见”,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短短半个月内,互联网金融这个一直“野蛮生长”的行业迅速要走上“正轨”。政府的态度如此180度改变,一连串严厉的监管政策袭来,各方面专家都不断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就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洗牌已经开始,不合规的小微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野蛮生长 乱象频出
自从网络兴起,社会模式急速发展。金融生态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不断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互联网金融,以P2P为核心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相对于此类公司的发展,政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上相对滞后,也就形成了互联网公司不断打擦边球的行为存在。可以说,互联网公司一直在监管层支持和呵护的态势下发展。然而这样的“天时”并没有让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平台健康的发展。在巨大利益的冲击下,整个行业乱象丛生,不断爆出各种负面新闻,直接让许多客户对于P2P这个概念都避而远之。行业已经到了不能不管也不得不管的地步。
监管严格 行业洗牌
所以,在最近,监管层连续下达了两道“尚方宝剑”,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严厉的规范。在央行主导下,7月18日、31日分别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了平台资金银行存管、第三方支付通道和小额支付属性、5000元限额支付、开户需复杂验证手续等狠招。下面,银监会、证监会还将分别就网贷、众筹出台细则,这将彻底改变互联网金融原有模式。据有关消息表明,将要出台的P2P监管细则中,要求注册实缴资本5000万元,这也将成为P2P银行存管的第一道门槛。而如今3000家P2P中,绝大多数的注册资本都在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只有数十家达标。业内专家认为将有大量机构被淘汰,水皮保守估计也要筛去七八成。
行业规范 防过度创新
监管层整肃行业并不是为了挤压行业,而是在规范的格局下出现更多真正有实力,有品牌价值的机构。只有修剪了那些“杂枝”,互联网金融这课“大树”的主干才能汲取更多的养分,成长的更加快速。面临这样的局面,互联网金融急需自己的品牌榜样。其实行业已经有一些领头羊了,比如陆金所。
互联网金融的品牌要树立,一是要安全,二是要便捷,三是收益还要可以,但这些都要通过创新才能做到。但互联网金融的问题,恰恰在一些平台过度创新上,所以监管层要出面发文规范。如果你细心的话,你可以发现,越是小平台越会有各种各样的“创新”,当然这些创新有些确实是创新,但有些可能却是“旁门左道”。
在金融领域创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经验和人才。你看人家陆金所,今年他们获得了上海金融创新奖,它的创新之所以能够得到政府认可,是因为人家出生金融背景,懂金融,做的是真正创新,能够真正促进行业发展的。比如说,现在很多P2P平台都说自己的产品可以在二级市场转让,这其实就是跟陆金所学的,所以真正的创新才有价值,才能被政府和监管认可。其实这几份文件出台后,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更冷静下,像陆金所一样踏踏实实做点事情,不用整天想着颠覆谁。
能力越大 责任越大
作为知名财经评论员,水皮认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以后监管会越来越严,现在第一步是央行标准文件出来,第二步监管细则出台,第三步就是清查平台。显然有一些人将要“坐不住”。不过这种阵痛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无疑是极大利好,否则P2P资金池问题将更加严重,挤兑、坏账的风险巨大。股灾的损失历历在目,防微杜渐才是最好的治理方式。否则等到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如股市一样爆发,下一个“救市”将更加千难万难。而对于所有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来说,也应该在这一刻反思,除了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市场、行业的健康发展。毕竟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应该担负起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引导更多的同仁共去创造真正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