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的中式金融学
- 发布时间:2014-12-17 09:58: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刘波
最近股票市场热闹,人进人出有点2005年的架势了,看到有经济学家惊呼说中国股市和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能力已经没什么关系,全看金融、政策的走势而动,看到个帖子说,如果按照新闻联播上领导人市场的企业类型、重点支持的行业进行投资,收益可以上几十倍上百倍,似乎还真有点这架势。以前有人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现在看,这里面已经包含了金融部分,盖因对中国金融业影响最大的的确就是政府的各种管制和放开政策,部委下个通知就是几万亿几千亿的资金进入某个行业,影响大了去了。
相比股市,艺术品市场是个小玩意,虽然政策关注要少很多,但和中国式金融市场也是息息相关。按理说股市繁荣,对艺术市场有影响,比如有的人不买画而去买股票了,可也有好处,就是股票发了财的,总还要消费点什么吧,艺术品比股票好的是,投资价值之外还有装饰、摆谱的作用,买几张名家名作挂在家里,也算是投资装逼两不误吧。
自从有了金融市场,也就有了专靠金融市场发家致富的金融投资业富豪,诸如对冲基金经理、投资人之类,市场好的时候是个快速造富的机器,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全球性的投资资本在各地掳食,造就了一批新富,大概可以和中东、俄罗斯的资源富豪比肩,也对艺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喜欢刺激性、知名度高的作品,而且喜欢从拍卖市场或者知名画廊直接购买——因为慢慢寻找、交流和发现对于他们来说太浪费时间而且没有必要,并且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把艺术品看作投资,买了放几年就卖掉。
其实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2005年前后也有类似的情况,那时候从投资市场发家的一批人开始进入市场,比如刘益谦等人。同时,还有一批资源富豪崛起,常说的煤老板之类可作为代表,他们买古代书画、写诗油画、近现代书画之类,都是买大名头的作品。
当然,其他的实业领域的、明星娱乐业的老板等也有介入,但是现在看还是投资市场的人进入的影响最大,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买卖作品,还把股票市场的一些关联金融操作方法带入到艺术市场中来,这对后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说,中国在艺术市场的金融化实践方面是最为激进的,后来出现的各种投资基金、权益份额交易和文交所等,都要比国外的规模大、数量多,都在尝试用金融方式来对待艺术品和艺术市场。
中式金融学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国画市场庞大,是因为关联着中国式样的礼品市场以及“灰色投资市场”。这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比如美协主席、书协主席的职位和作品价格的直接挂钩等,都是在中国独特的半管制半市场的经济格局和特殊的文化环境下才有的。不过就此而言,拍卖行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冲击这种格局,因为在公开市场上的交易让大家看到了之前的不同风格以及价格评估系统,这实际上已经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市场格局和价值认定标准。比如大家常说的山东国画市场,他们的趣味和买卖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