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票据监管再升级 回归本质助实体

  • 发布时间:2016-05-09 05:44:5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钱箐旎  责任编辑:胡爱善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天津银行相继爆出票据案件,且涉案金额均较大,引发社会关注。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强化票据业务内控管理,坚持贸易真实性要求,严禁资金空转,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

  当前银行票据业务出现了哪些问题?规范发展的意义又在哪里?

  票据融资功能被过度强化

  票据的本质是为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提供集信用、融资、汇兑、结算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工具。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与信贷相比,票据可流转性更强,并可质押融资,价格更低、也更灵敏更市场化;与债券相比,其“发行”更简便快捷,签发主体无需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在我国,票据一般是指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又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一定的融资功能,但本质上是一种延期支付的结算工具,适用的场景是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贸易背景。按上述要求,申请开票单位与交易对象应签订商品交易合同,并提供增值税发票。

  然而,近年来,基于商业汇票的各类票据市场业务快速增长,在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等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违背票据本质的做法。

  “例如,承兑汇票被完全异化为单一的融资工具,不能保证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利用票据无因性原则,进行恶意公司催告等。”董希淼指出,更有甚者,部分企业为骗开承兑汇票,不惜伪造购销合同,提供虚假发票,以此来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票据中介公司,专门为承兑汇票造假提供全链条服务。

  董希淼表示,部分银行迫于业绩压力,审查把关不严,甚至少数银行员工主动参与其中。同时,部分银行票据业务内控流于形式,票据保管等环节存在漏洞。这些都使得票据市场风险大量积聚。

  监管加码促规范发展

  “前一阵一些银行曝出的票据案,就是简化操作上出了问题。”鲁政委告诉记者,“过去票据的转贴等都需要逐张检验,在每一张后面背书,但因为涉及金额较大,工作量较为繁琐,同时基于同业之间相互的信任,就简化了过去的操作,但也因此带来了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票据融资规模的增大,以及一些票据问题的暴露,此时规范票据业务十分必要。

  从监管方面看,5月6日,央行联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严格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严格规范同业账户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票据业务风险,促进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此前,2015年12月底,银监会也下发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明确风险点的同时也严格了监管要求。

  “规范票据业务监管有利于减少风险的发生,更加有效地支持实体企业的融资需求。”鲁政委表示。

  董希淼认为,加强监管规范的积极意义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规范票据业务运营,减少大案要案发生,降低票据业务风险;二是引导票据业务回归本质,减少资金空转,在规范的基础上保持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促使票据市场更好地服务有真实贸易背景和结算需求的企业,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能力。

  此外,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爆发的商业银行票据案中,风险暴风眼就是“同业户”。加强对同业账户的管理,有利于规范银行间票据市场,进而促进整个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