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大中小银行分类标准五年一评
- 发布时间:2016-03-14 03:37:0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胡爱善
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难,却对中小银行发展难的问题关注不足。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在金融体系中,中小银行也是中小企业,也存在种种不平等竞争和社会歧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闫冰竹建议,从国家战略层面,应当把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放在缓解经济下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思考。
闫冰竹表示,首先要重视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生存发展问题;其次,要改变“以出身定终身”的分类模式。闫冰竹建议,每隔5年左右定期评估大、中、小型银行分类标准,以考察分类标准是否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调整,并据此对商业银行重新分类。
中小银行须加快转型
对于中小银行自身发展转型,闫冰竹称,首先要把完善顶层设计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向“轻资本、快周转、高效率”的银行加快转型;同时要充分挖掘大数据信息,向智能银行、智慧银行加快转型。
闫冰竹表示,中小银行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出股权多元化、员工持股计划等改革举措。此外,在同质化的竞争压力下,中小银行的唯一出路是加快业务模式创新,加快推广“投行+商行”的联动业务模式,为各类客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业务发展提供集成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闫冰竹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包括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各自的经营模式都需要从以存款定贷款转变为以资产定负债;要实施更为精细化的资本回报率管理;要建立起全业务、全流程、全部门、全员化的风险管理文化。
如何服务供给侧改革?
中小银行应该如何才能有效服务供给侧改革呢?在闫冰竹看来,中小银行需要遵循“创”、“补”、“实”、“严”四字法则。
闫冰竹解释,“创”,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化中小银行信用审批流程、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二是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业务模式创新;三是坚决退出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
“补”,一是积极推广“银税互动”、“银税保互动”、“双基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活动流向“农区、牧区、社区”;二是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抵质押贷款模式,推动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三是积极推动银政合作,设立银政企产业投资基金。
“实”,一是引领信贷资源逐步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退出,为生物医药、云计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腾挪金融空间;二是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发展模式创新;三是要加大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担保、基金等机构的合作力度。
“严”,是以金融安全可靠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强化风险前瞻性管理,全方位加大风险防控督导和不良化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