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监管发声警示房贷“场外杠杆” 银行难辨资金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3-04 07:4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燕

  近期,各地房价连续上涨仍被疯抢的消息不断传出,人们在感叹楼市疯狂的同时,也不禁发出疑问:这些钱究竟从哪儿来?

  除了政策等因素外,大家开始关注到银行之外的贷款市场,比如首付贷、赎楼贷等贷款产品。《每日经济新闻》近日曾报道过,过去一段时间,民间提供首付贷的金融公司,明显感觉到了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监管机构显然也注意到了相关问题。新华社日前援引人行深圳中心支行的表态称,商业银行应加强贷款人资质审查,对于利用首付贷的贷款申请,应拒绝受理。

  有银行信贷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个人在民间的借款情况,如果没有在征信体系里面的借款,银行也会比较难判断。

  借款人杠杆被放大

  当前,除了银行体系的房贷高速增长以外,银行体系以外的“场外市场”房贷相关的也在快速增长。银行以外给购房者提供的相关贷款产品也不少,赎楼贷、首付贷等都是针对这类人群。而最近市场热议的则是首付贷。首付贷这种类型的产品并不是新鲜事物,主要是针对一些在银行贷款,但是不够首付款不够的人群,是属于无抵押贷款。

  随着楼市的火热,首付贷市场也热起来。广州地区一位P2P人士就表示,去年9月份开始,该公司的首付贷产品“房e贷”的成交量开始增加,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份更是增长明显。而此前每月大概在几百亿左右。世联行的相关产品“家圆云贷”2015年也增长明显,贷款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5.05%、51.90%。

  首付贷等产品的流行,放大了借款人的杠杆。以一套100万元的房子为例,按照银行按揭最低首付2成计算,首付也需要付20万。但是如果用了首付贷,自己可能只需要攒够10万就能买下一套100万的房子。这样的操作,将原来的杠杆放大了一倍,也让原本暂时还无法买房的人有了买房资格。

  不过,一位互联网金融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首付贷这个产品其实已经存在很久,此前并没有大规模发展。过去几个月虽然增长较快,但是总体规模仍然非常小,很难对楼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专家:民间借款银行难辨别

  虽然首付贷的规模相比整个房贷市场来说规模并不大,但是其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礼德财富执行副总裁李渊认为,首付贷降低了首付标准,这会让银行失去对借款人的风险辨识能力,降低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当房价降下来的时候,买家有可能违约,从而引发金融风险。

  事实上,已经有观点将首付贷等场外加杠杆的模式与去年股市行情火爆时的P2P股票配资做对比,认为其尽管从绝对规模来说无法与场内资金(房贷)相比,但其杠杆本身就有叠加效应,同时又游离在监管政策和正规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之外,容易成为金融风险的导火索和放大器。

  人行深圳中心支行的表态称,商业银行应加强贷款人资质审查,对于利用首付贷的贷款申请,应拒绝受理。此外,对P2P及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应作出明确规定,禁止相关机构发放用途为购房首付款的贷款。

  记者注意到,这也是首次有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的首付贷等表态,有观点认为,或许将会有相关措施出台。

  不过,前述互联网金融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个人在民间的借款,银行其实是不容易看出来的,而且房贷基本上是集中审批,并不容易看出来。

  深圳地区一位国有大行信贷经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个人在民间的借款情况,如果没有在征信体系里面的借款,银行也会比较难判断。银行重点还是会考察个人的征信记录、收入、流水等数据,而这之外的则可能需要信贷经理的经验来判断。中介和信贷经理出于自身业绩的考虑,可能并不会有很大动力去细查这方面的问题。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