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2015年超50位银行高管离职 银行大佬们去哪儿了

  • 发布时间:2015-12-21 08:46:24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波

  今年的银行高管离职打破了银行“圈内”循环的惯例,越来越多的人跳往“圈外”。其中,互联网金融、地方交易所、民营银行等新兴金融业态均成为银行高管离职后的热门去处。

  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历史性的高管离职潮,这也是中国银行业20年来首次出现的主动离职潮。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末,今年至少已有50位银行高管离职。其中,4月和10月堪称“离职月”,4月有10位高管离职,10月份5位高管离职。

  与此前换届期间银行高管变动相比,今年的银行高管离职打破了银行“圈内”循环的惯例,越来越多的人跳往“圈外”。其中,互联网金融、地方交易所、民营银行等新兴金融业态均成为银行高管离职后的热门去处。

  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金融自由化推进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持续增大,银行业的黄金时代渐行渐远。转型在即、风险加大、薪酬缩减带来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心生离意。

  而另一方面,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浪潮正推动着互联网金融新势力的快速崛起。在监管政策和各路资本的推动下,这个新兴行业所展现出的巨大前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黄金时代渐行渐远

  与以往银行高管换届离职潮不同的是,这轮高管离职更多的是主动选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银行“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已然渐行渐远。

  2004年国有银行业开启股改,让银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规模的快速扩张,行业净利润普遍增速30%、40%,即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2011年,银行净利润增速仍保持在20%以上。

  然而,从2012年开始,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不良”反弹的趋势逐渐显现。进入2014年以后,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到个位数,2015年四大行利润增长更是开启了“零时代”。以16家上市银行今年三季度业绩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五大行中,工农中建净利润增速已经进入“零时代”,中行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甚至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股份制银行方面,除平安银行保持13%的增长外,其他股份行增速均下降至个位数,在2%~8%之间。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925亿元,同比增长2.21%,商业银行总资产在今年9月份还首次出现环比下降。银行向规模拿效益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

  净利润下降的同时,经济下行也加大了不良贷款的风险。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银行现在不敢太大规模的放贷,主要考虑风险因素,而贷款规模上不去,盈利压力也随之增加。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86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4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银行不良率已经连续27个月上升。

  在银行经营压力渐大的同时,央企的高管限薪令压顶也成为推动高管出走的另一原因。

  从今年初开始,股份制银行薪酬下降的消息不断出现,尽管没有一家股份制银行出来正面回应,不过薪水下降已经在基层有所印证。薪酬下降与正在风险上升的责任越来越不匹配的情况下,银行高管离职另谋出路也是情理之中。

  大佬们都去哪儿了?

  那么,离开银行业的大佬们都去了哪里?

  根据各家银行披露的信息,在离职高管中,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和华夏银行副行长王耀庭分别被中纪委带走和立案调查,此外,有15名高管因年龄、个人、政策等因素离职,其余皆因工作变动。

  也有部分银行高管在“圈内”变动,例如,11月19日,浦发银行副行长冀光恒离职,调任至上海农商行担任董事长。10月25日,工行副行长郑万春离职出任民生银行行长,接替毛晓峰。

  但与以往银行高层变动不同,今年这一轮高管离职潮中,更多的人投向了“圈外”。34位因工作变动的银行高管中,转向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有7位,占比达到了20.6%。

  正在日益崛起的新兴金融业态自然成为离职高管的热门去处:一类是实力雄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蚂蚁金服、陆金所;二类是知名企业涉足金融板块的新公司,如乐视金融、万达金融;三类是民营银行、地方交易所等新兴机构。

  以陆金所为例,今年1月,平安银行原副行长陈伟宣布出任陆金所常务副总经理。此后,浦发银行总行上海审批中心原副总经理杨峻出任陆金所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执行官,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原副行长也加盟陆金所出任副总经理。

  另外,民营银行的落地也一度成为吸引银行高管的主要领地。网商银行行长为杭州银行原行长俞胜法、微众银行两任行长曹彤和李南青,一位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一位曾任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总监。

  而2015年的一个新趋势则是那些宣布“跨界”涉足金融业务的知名企业,财力、品牌皆雄厚的他们挖角了不少银行大佬。

  例如,今年年初,万达集团成立了万达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其高管团队就包括建设银行原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贵亚、渤海银行原行长赵世刚等人。

  8月份,华夏银行原副行长黄金老宣布出任任苏宁副总裁、苏宁金融常务副总裁。随后不久,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后担任研究工作的王永利被乐视挖走,出任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金融CEO。

  互联网金融挖角银行高管,“高薪”诱惑是其“必杀技”,甚至有千万年薪的传言,不过并未被当事人证实。

  跳往互联网金融的银行高管此前的薪酬也并不低,例如,陈伟在平安银行2014年税前薪酬为377.25万元,黄金老在华夏银行2014年税前薪酬为212万元。由于银行薪酬结构的特殊性,真实薪酬或更高。

  “实际上吸引这些银行高管到互联网金融平台,相比高薪,‘创业’的吸引力更大。”一位互联网金融平台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比起银行工作的“按部就班”,这些银行高管也有意愿走出体制,挑战更市场化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

  不过,银行大佬们试水新领域难免出现“水土不服”。

  今年9月份,在微众银行业务陆续推出之际,行长曹彤宣布离职,转而出任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主攻资产证券化平台。随后,微众银行副行长郑新林也相继离职,拟筹备新的民营银行。

  一位刚刚转型的银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银行体制内做到总监、副行长或以上级别要下决心换领域从头开始并不容易。一方面专业能力要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另一方面更大的挑战是要适应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和思维方式。

  【银行大佬“创业记”】

  2015年12月,距离柳博卸下银行高管的身份已经14个月。

  曾任平安银行总行零售总监,深圳发展银行零售银行负责人等职的柳博是国内知名个人信贷专家。就在一年多前,他正式告别从业二十年的银行业,投身到互联网金融的创业大潮中。

  短短一年多时间,柳博所创办的“数据化信贷工厂”——大数金融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刚刚完成的B轮融资近5亿元由PAG(太盟投资集团)领投,第一轮投资方红杉资本跟投,大数金融的最新估值已达20亿元。

  因为最近寻求与大数金融合作的银行越来越多,柳博已经连续三个周末往返于深圳、北京。1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家中餐厅里,久未露面的他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首次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与过去银行高管普遍在传统金融体系内流转不同,近两年,在中国银行业转型和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与柳博一样的“老银行”们开始走到体系之外。

  这批人深度参与了中国银行业起步、发展的黄金时代,见证了中国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壮大的全过程。他们的转型不仅是个人的职业选择,更代表了“传统金融互联网化”这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除了柳博之外,包括前中信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曹彤,前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前杭州银行行长俞胜法,前渤海银行行长赵世刚等一批银行高管都在近一年多里告别了银行业,转投互联网金融领域,开始“创业”。

  从职业银行家到CEO

  在转型的银行人中,像柳博一样自己创办公司的人并不多。

  他所创立的大数金融是一家专注于小微客户的无担保贷款,为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提供包括获客、风险管理、催收等服务,保证银行在基本没有销售和运营成本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资金收益。

  在该模式下,一方面可以让众多通过传统银行贷款业务无法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和消费者获得正规金融机构价格合理的资金,另一方面则为银行、信托、P2P平台等各类机构获得高收益、高质量的信贷资产。

  事实上,单从大数金融的业务模式来看并不新奇,与目前市面上那些标新立异、概念炫目的互联网金融项目相比,它甚至简单到有些乏味。但试图用数据化的风控模式生产中大额度无担保贷款的定位,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也并不多见。

  截止今年10月末,大数金融放款近20亿元,平均贷款额度20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市面上无担保信用贷款做的最好的平安信保、宜信等机构,他们的平均贷款额度大约在5、6万的水平。

  无担保信用贷款主要依赖数据化风控的方式,但该模式对于对小金额比较奏效,贷款金额越高对于风控的挑战就越大,这也是商业银行难以大规模铺设这块高收益业务的重要原因。

  提高数据化风控的水平、解决商业银行的业务痛点,这正是柳博瞄准的市场机会。不过,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创业的原因是,他看到了中国银行业转型的大趋势,以及变革的方向。

  他把自己的公司定义为生产信贷产品的“工厂”:金融机构下单、大数金融生产,信贷资产在金融机构的表内、大数金融的表外,在国外成熟的信贷商业模式中,前者称之为批发、后者称之为零售。

  在他看来,这个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在于行业演化,中国与美国银行业的演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竞争加剧导致专业化分工;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在资本充足率要求下对资本回报的追求,带动零售银行标准化信贷产品的需求。

  “对比中国,未来银行不再需要大而全,而是专注于自己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其余则需要与其他专业公司合作。例如,在信贷业务上,银行不仅要考虑信贷风险,更要考虑高层面的战略风险,要能做到根据市场变化,快速上量或收缩,灵活的调整业务规模。”柳博称。

  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接受。目前与大数金融合作的机构包括北京银行、华兴银行等八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

  目前来看,大数金融这套运用实证的评分技术,标准化信贷工厂作业流程的效果不错。截至10月底,20亿的贷款中,逾期15天以上业务笔数占总体业务的0.8%,远低于同类型银行无担保信用贷款的不良率。

  以柳博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银行家们,他们看到中国金融体系的痛点,也明白应该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过去只是受限于体制内,一些想法难以落地。而当下,这个正在崛起的新金融时代正好给及了他们发挥的空间。

  前中信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曹彤应该是目前为止出走体制内级别最高的银行高管之一,在微众银行短暂停留后,他牵头组建了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厦门国金公司)、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在上述公司的揭牌活动当天的晚宴上,曹彤谈及创业初衷,“眼下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与微众银行一样,都是产品销售平台,是典型的B2C。那么这就涉及到那么多的产品从哪里来?如何产生?我看到的是这个市场机会。”

  他短期内的目标是为资产证券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长远来看,曹彤希望能够完善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套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评级标准、信息披露标准、交易流程标准、增信标准。

  新金融时代的机遇

  柳博和曹彤的选择并非孤例。进入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银行高管选择走到体制之外,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在银行业转型、新金融崛起的背后,更大的时代背景在于中国经济的转型。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提到,这个时代的中国经济是一个消费驱动和技术驱动的新经济,新经济需要新金融,就是以新技术来做的大众金融、普惠金融和消费者金融。

  “新的经济、新的金融也会产生新的生态。在新金融时代,我们把它叫新金融2.0的时代,我们认为互联网和金融将会深度融合,这是一个跨界融合和开放共赢的生态。”陈龙表示。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央行研究局出版的《新金融时代》一书的序言中也提到了同样的趋势预判。

  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兴起,最初的动力主要来自互联网公司开展金融业务,产生了所谓的鲶鱼效应。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逐步深入,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融合明显加快。

  “金融机构可以加大运用互联网模式和平台进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力度,互联网公司也可以尝试通过设立、并购重组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实体金融机构,加快进入金融领域的步伐。”潘功胜称。

  作为中国银行业最为资深的一批从业人员,这些职业银行家们熟知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势和短板,也了解机会所在。而多年积累的专业素养、资源人脉、眼界格局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创业”的资本。

  2014年10月,还处于筹建期的大数金融便获得了红杉资本1亿元的投资,这也是红杉资本迄今为止在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最大的一笔天使轮投资。稳固的高管团队、成熟的业务模式成为了吸引风投的关键。

  一位看过大数金融项目的投资经理告诉笔者,创业公司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是创始团队的稳定性,十个失败的项目里至少有一半都是因为合伙人内讧而散伙。

  相比之下,大数金融的团队要稳固许多。其中联合创始人&资深副总裁陈志坚、王海龙、徐约可,以及副总裁佟晶、王亚锋、朱建华都是从业十多年的银行老将,并且跟随柳博从深发展、平安银行、南粤银行一路打拼至今。

  而在今年9月末,厦门国金公司的揭牌仪式上,包括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华夏银行行长樊大志、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大公国际董事长关键中等一批金融业高管,以及数十家银行的分支行代表齐齐到场为其创业“站台”。

  不过,对于那些在体制内工作数十年的“老银行”们而言,要在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业务类别、和办事风格中切换并不容易,这其间的压力和难度也着实不小。

  一位转型互联网金融的银行大佬告诉记者,在体制内工作了二十几年,最难转变的思维方式。从严格遵循流程、规矩和等级的银行业到强调自由、平等、个性的互联网行业,真正能够快速适应的人并不多。

  该人士告诉记者,重新选择新的职业轨道,主要还是希望可以打出一片新天地,做一些更创新、更有意义的事。大家都期待离开体制内会有一个更宽松、更自由的环境,但事实上同样会有各种制约与挑战。

  所以,尽管这波离职转型潮才刚刚涌现,但因为转投到新领域难以适应,或者理念不合而黯然离场的银行家也不在少数。

  人均放贷500万的秘诀

  相比直接跳转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银行家们,柳博的跨度相对小一些,他并没有离开银行业太远。

  因为谙熟银行业务和运营流程,他抓住了别人不易看到的机会,切入了一个极窄的细分市场。简单化产品设计、多渠道批量销售管理、流程化作业和标准化运营管理,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规则却经柳博的手变成了大数金融的“护城河”。

  一个颇为有意思的数据是,大数金融的客户经理平均每人每月发放出去的贷款有500万,如果按照平均单笔贷款20万来算,每个客户经理每月至少可以发放25笔贷款。

  但凡从事信贷业务的人应该都知道,只要非纯线上的贷款模式,从前期获客、申请,到审核、风控,再到放贷是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即便是现在大大提高了效率,但1-3天也是一个最起码的标准。

  其实,秘诀就藏于执行的细节之中。而善于运用细节、提升效率恰恰是柳博所擅长的。

  学习半导体的他在30岁时转行学起了金融,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读完金融MBA后,他进入了美国最大的按揭贷款公司之一AMERIQUEST,负责总部运营中心的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

  当时流行于美国制造业的Six Sigma模式(六西格玛: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却帮他在金融业务的流程优化中找到了灵感。该模式以近乎“零缺陷”的要求带动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突破。

  这套具有高度关注顾客需求、强调依赖统计数据、重视改善业务流程、倡导无界限合作、追求质量持续改进等特点的管理哲学对柳博影响至深。回国后,他也将这套理念带进了中国银行业。

  作为新桥入驻深发展银行后以“年薪制”引进的首位中层干部,柳博获得了极大的创新空间。在他看来,创新并非都是“从0到1”,如果能对已有的产品加以优化,并实现本土化落地,那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

  在此理念之下,他在深发展时期做出了中国个人贷款行业的多项创新业务和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零售贷款产品双周供、气球贷、点按揭、信用速贷、灵活定存等。事实上这些产品追根溯源都可以在国外找到雏形。

  通过优化流程和改造细节建立自己独特的业务形态和核心竞争力,这种思路一直伴随柳博,从深发展创新个贷业务、到开发平安银行“新一贷”,再到创办大数金融。

  作为一家定位B2B( Broker-2-Bank )资产生产的平台,大数金融前期通过贷款中介获客,根据申请者提交的信息进行数据化风控,最后合作银行进行面签、放款。其本质就是对于银行既有模式的改进和效率的升级。

  不过身处正在快速变化的新金融时代,柳博也深知仅仅依靠优化传统的金融模式并不足以支撑这家公司的成长,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更深刻地改造业务模式、拓宽产品线才是他真正的命题。

  【互联网金融浪潮中的“招行帮”】

  近年来,转型互联网金融的银行大佬日渐增多,在公开场合发表互联网金融观点的银行人士更是不计其数。但如果要说哪家银行对互联网金融输送的人才最多、贡献最大,一时恐怕还难分高下。

  如果要从绝对数量来看,人数多、网点广的几大行自然占得上风。工、农、中、建、交行从一线的信贷部门,到中后台的风控、IT、财务部门都成为了各个互联网金融公司挖角的重点。

  另外,一些创新意识活跃、体制较为灵活的股份行也培养了不少互联网金融中坚力量。例如,招行、中信、平安、兴业、民生等近两年也出走了大批中高层加盟互联网金融公司。

  不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盘点名单时发现,互联网金融领域潜藏着一只尤为突出的“队伍”,他们都曾经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招行工作,历经招行“一卡通”、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重要产品的问世,是招行最早凭借技术打下天下的那批元老。

  意想不到的名单

  前段时间,因为人事变动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的微众银行里就有不少招行人。

  微众银行首任行长曹彤1994年从人民银行北京分行到了招行,直到2004年底离开,他历任招行北分计划资金部副经理、营业部经理,北分行长助理、副行长,总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招行深圳管理部副主任。

  无独有偶,他的继任者——微众银行新行长李南青也出自招行。1994年进入招行工作的李南青,历任发展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党委办公室主任、纪委委员,杭州分行副行长、纪委书记等职,直到2005年离开招行。

  除了上述两位,微众银行副行长梁瑶兰于1998年进入招行,并担任个人银行部总经理,参与招行一卡通的创立和运营。2002年,招行开辟零售业务之初,梁瑶兰被委以重任出任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招行也可以说是为中国零售银行业务,尤其是信用卡业务培养最多高管的银行之一。

  除了后来加入原平安银行(深商行)信用卡事业部担任副总经理的梁瑶兰之外,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原总经理陈劲、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原总经理戴兵,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原总经理、现任兴业零售银行总部副总裁严学旺都出自招行。

  上述几位均是招行信用卡的开创元老,也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信用卡业务的高管。后来,这一批招行零售银行业务的骨干中有不少率先转型,投身进了互联网金融行业。

  例如,2014年6月,加盟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的陈劲。他于1994年5月至2001年3月间在招行工作,离开前任招行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参与了招行上市及网络银行分拆上市工作。

  另一位于今年1月加盟陆金所任常务副总经理的陈伟,从1993年2月起便在招行工作,历任招行执行董事、总行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等职。离开招行后,她曾任深发展副行长、整合后的平安银行副行长。

  最近一位离开招行的老将是招行零售网络银行部原总经理胡滔,她也是于上世纪90年代初加入招行,一直到2014年12月才离开老东家加盟蚂蚁金服任副总裁,并出任芝麻信用总经理一职。

  除了上述几位银行大佬之外,还有一些鲜为外人所知的“招行系”大佬活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

  例如,在证券业中最早、也是最系统谈及互联网金融思想的国泰君安原董事长万建华。他曾于1993年至2001年任招商银行总行副行长、常务副行长等职。其间,他还兼任长城证券董事长、招商证券董事长、香港江南财务公司总经理等职。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初,万建华就出版了专著《金融e时代》一书,提出得账户者得天下。这本书深刻洞见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多个金融业态的发展趋势和演进方向,并且对平台经济、账户体系、虚拟货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的金融驱动力做了生动的介绍。2015年8月6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正式成立,万建华成为协会首任会长。

  此外,在基金业中,目前看来转型互联网金融最彻底、最成功的汇添富基金,其副总经理、汇添富互联网金融业务创始人陈灿辉同样出自招行。这段最早的银行从业经历鲜为人知,他曾与胡滔同为招行IT部门的同事。

  最后,招行大本营就自不必多说了,从早期的一卡通,到电子银行,再到后来的手机银行、网络银行,招行一直都是银行业中锐意创新的代表。早在2010年招行就曾推出过一个品牌“i理财”,这是国内最早的网络直销银行。

  招行式创新基因

  不管是在基金业、证券业、银行业,还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民营银行、个人征信、互联网保险等新兴金融业态,在最早拥抱新事物、最深领会新模式的那一批人中都可以看到“招行帮”的身影。

  从时间上来看,上述几位大佬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招行,尤其集中在1992~1994年间,那正是招行举全行之力筹备一账通、一卡通的三年。

  1995年初,招行独创储蓄“存款凭证卡”(俗称“一账通”),一举取代传统存折,存款凭证卡的卡号视同账号,必须与个人密码同时使用,较好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储户携带多本存折不方便且缺乏安全保密性的难题。

  随后,在“一账通”基础上,招行又推出“一卡通”,率先实现“一卡通”ATM全国联网、实现全国POS消费联网。这一战对后来确立招商银行在个人储蓄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偏安深圳一隅的招行凭借技术创新成功“逆袭”,这家当时网点寥寥的小银行依靠网络走向了全国,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尽领风骚。以互联网打天下的招行,其互联网基因也植入了这一批开创者身上。

  谈及目前活跃互联网金融圈的这些大佬们,首先不得不提及招行首任行长王世桢,“一卡通”的问世正是招行这位首任行长的手笔,为招行从地方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从造船师到银行家,王世桢认为成功转型的秘诀就是善于学习。2008年他接受《晶报》采访时称,招行创办之初,银行小,从资本上,从实力上不可能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因此只能打破各种框框,向西方和香港金融界及国内先进学习。

  某招行系出身的互联网金融大佬向本报记者回忆这位老行长时说,当时王行长在向招商局求资源时一直强调两件事:唯有培训和技术两样投入不能省钱。所以后来招行有自己的培训学校,在IT方面的投入也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说“一卡通”通过科技改变了招行,那么到1999年前后中国互联网第一次浪潮掀起之时,互联网也打响了招行的另外一张名片,网络银行再将招行推向一个高度。

  所幸的是,王世桢的继任者、招行原行长马蔚华同样也是一位力主创新、大力拥抱互联网的银行家。在他执掌招商的14年间,招行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方面的业务一直处于同业领先。

  上述活跃在互联网金融圈的“招行帮”大佬们,大多数都是在招行“一卡通”推出前夕进入,历经招行的互联网革命、网络银行之战,这些经历对这些大佬们影响不言而喻。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