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增速超预期社融规模回升 流动性适度宽松或持续
- 发布时间:2015-12-12 07:22:56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张明江
M2增速超预期社融规模回升 流动性适度宽松或将持续
在经历了季节性回调之后,昨日央行公布的11月金融数据呈现明显回升。
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2万亿元,比上月多增4878亿元;M2同比增速13.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2个和1.4个百分点,增速达到了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超市场预期。
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依然呈现流动性宽松格局。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设定利率走廊上限等工具操作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
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
央行最新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15年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2万亿元,比上月多4878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873亿元,同比多增330亿元。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一是银行信贷支持增加,较上月增加3299亿元,其中受近期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拉动,银行对居民户中长期贷款新增1280亿元;二是在债市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增企业债券融资3358亿元,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按照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口径,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89亿元,同比少增2347亿元。
从结构来看,11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增长环比回落,新增中长期贷款仅为1317亿元,而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新增中长期贷款为3278亿元。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基建投资受制于资金来源,企业中长贷动力不佳,而主要23城市地产销量增速较10月显著下降,居民中长贷持续性需观察。从发电耗煤增速等指标看11月工业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仍在低位徘徊,实体信贷需求依然不佳。
“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至3278亿,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从历史上看,居民中长期贷款与房屋销售面积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是11月的30大中城市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却仅仅是维持高位,并未进一步回升。我们猜测可能是30大中城市之外的房屋销售可能好转。”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称。
对于目前企业中长期融资偏弱的情况,邓海清则认为,可能与前期长期融资较多有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三季度企业中长期融资规模较高,而并未反映在投资上,再结合近期活化率显著增高,我们猜测,目前企业可能并不缺中长期资金,而正在使用存量资金。
货币宽松格局未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13.7%的M2增速确实有些超预期,也成为自2014年7月以来M2最高的同比增速。M1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15.7%。
姜超认为,11月M2之所以上升至13.7%,源于当月人民币存款尤其是企业存款大增带动M2,M1也大幅升至15.7%,前期降准等工具推高货币乘数,带动广义货币增速。
数据显示,11月末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长1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4个和0.3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3万亿元其中,仅非金融企业存款就增加了1.04万亿元。
温彬表示,主要受银行增加对实体经济领域贷款投放影响,预计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当月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此外,M1同比增长15.7%,连续第二个月增速超过M2,表明企业层面资金宽松。
在邓海清看来,“M1同比-M2同比”、“(M1-M0)同比”表征的资金活化率连续5个月大幅回升,创2011年以来最高值,表明资金开始由定期转向活期、由现金转向活期,而活期存款是经济活动中资金的主要存在形式,这意味着经济活动活跃度开始提高。从历史上看,“M1同比-M2同比”、“(M1-M0)同比”常常是GDP同比的领先指标,四季度GDP可能企稳回升。
邓海清认为,尽管M2的约束性很弱,但是至少表明目前“宽货币”力度已经很大,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很小。“宽货币”向“宽财政”转换迫在眉睫,财政货币政策“攻防转换”刻不容缓。
“货币宽松格局未变。11月社融信贷增速较上月回暖,但整体仍低迷。实体需求疲弱,人民币进入SDR后贬值压力未消,资金流出压力加大,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设定利率走廊上限等工具来稳定流动性预期。”姜超称。
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温彬分析,鉴于9月份以来M1和M2增速持续回升,继续维持年底前不降准的判断,央行仍可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