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服务财政业务记:服务财政 助力财政改革
- 发布时间:2015-11-24 15:44:44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胡爱善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国家各级财政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需要。上市以来,建设银行更是将配合国家做好财政改革,服务各级财政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升到重要战略业务,无论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还是财政非税收入收缴改革,亦或是公务卡制度改革,以及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国库集中收付电子化改革,建设银行都是积极参与,及时响应。全行上下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财政业务无小事”!
金融创新,助推财政改革
建设银行多年来紧跟财政改革步伐,依托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等综合化金融创新,持续提升对财政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研发专属的信息系统,为财政改革保驾护航。如先后为财政部专门研发的重要客户服务系统、财政支付网上银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中央非税电子化等创新举措将国家财政改革推向一次又一次飞跃。
为财政客户量身定制的重要客户服务系统使财政资金支付告别了纯手工操作,实现了通过系统划拨资金、自动清算资金、生成报表,从有纸化走向半无纸化,减少了大量的人工传递,有效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2011年中央财政授权支付网上银行的开通,使服务渠道从单一柜面扩展到网上银行,为走向电子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建设银行作为首批参与试点并通过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验收的银行,率先研发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自助柜面系统,将财政、人民银行、预算单位三方凭证电子化布放、业务数据标准化、支付渠道标准化、支付渠道多样化,取消纸质凭证和单据流转,通过电子指令办理财政资金支付和清算,减少了单据传递的中间环节,大大提升了预算单位的拨付效率和准确度,同时实现了自动对账、信息交互、全面实现无纸化。支付效率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单笔柜面授权业务由过去的耗时一分多钟缩短到几秒钟。2005年,建设银行配合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成功取得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代理银行资格以来,始终致力于以高质量的代理服务,配合财政部实施和深化财政非税收入收缴改革。经过多年努力,建设银行已建立起一整套顺畅良好的业务运行机制,在制度建设、系统建设、组织架构、内控管理、应急程序、人才培养及保密措施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实现了非税收入记账信息由手工录入到电子化自动对接的转变,保证信息和资金的同步性和一致性,提高了非税收入的征管效率。2015年,建设银行在12家代理银行同业间首家研发、上线投产了中央非税电子化系统,实现了业务处理重心由前台向后台的迁徙,拓展了非税电子化缴款渠道,显著提升了客户体验。2007年,中纪委、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面对这个具有高度政策性、技术性和时效性的系统工程,建设银行积极配合、快速响应,依靠强大的开发设计能力和完善的客户服务能力,从客户需求出发,攻克种种技术难关,实现了信用卡业务与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有效对接,创造性的实现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报销支持系统网上银行等多个系统的联接,不仅全面满足了持卡人个人和公务消费的不同需要,更可使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足不出户完成公务卡报销登记审核和授权支付业务查询。建设银行强大的系统支持和简便的操作方式为公务卡的广泛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社会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打造“阳光”财政、规范资金管理、切实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制度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为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国库现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启动中央国库现金管理;2014年《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办法》出台,省级财政国库现金管理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其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银行的财政存款付息成本,但建设银行本着一贯大力支持财政改革的做法,积极参与中央及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并就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实施办法、国债质押等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并在北京等地区国库现金管理市场分额保持领先地位,有力的支持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改革。
多年来,建设银行凭借自身专业专注的优势,竭诚服务并助力于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路走来,满载荣誉,代理中央财政授权支付和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业务客户数、财政公务卡累计发卡量多年稳居市场第一。建设银行不仅致力于服务中央财政改革并赢得财政部、人民银行的肯定认可,全行也竭力做好对地方财政改革的服务,部分分行以高效专业的优质服务连续多年蝉联当地财政部门代理银行综合考评第一。
顾全大局,盘活财政存量2011年,财政部、人民银行、审计署相继出台规范财政专户管理要求、针对财政专户连续几年不间断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2014年,国务院提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加大对项目资金、财政存量资金以及转移支付资金等十个方面资金的统筹协调和使用。采取对结余结转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的整合统筹等措施,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把“零钱”化为“整钱”,增加财政资金的有效供给。与此同时,财政部印发《财政专户管理办法》,对财政专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作了明确的规范性要求。无论是清理财政专户、还是盘活财政存量、提高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意味着财政账户的减少以及财政存款的降低。对此,尽管面临着优质财政账户的大量消减,面临着财政存款余额的逐步萎缩,建设银行没有回避更没有推诿,而是要求全行上下顾全大局,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要求,主动、全力配合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做好财政专户的清理整顿、盘活财政存量以及财政资金统筹管理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再一次彰显了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感。
担当责任,保障应急服务
不管是汶川地震、芦山地震,还是南方冰灾、云南旱灾,多少年来,在国家发生重大灾情时,建设银行总是在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保障救灾资金的使用。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建设银行全行动员,齐心协力,专门成立由总行领导挂帅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分行领导班子在第一时间赶到各机构网点和机房,冒着强烈的余震危险组织尾箱入库、重点提供灾区客户急需的现金等金融服务,特别是保证财政专项救灾资金支付。各级营业机构为抗震救灾金融服务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提高服务效率,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免排队优先办理救灾资金拨付、捐款资金汇划并免除其手续费用。总分行迅速组建300余人的应急团队,确保汇缴业务畅通,为民政部门、慈善机构提供高效的捐赠款项汇缴服务;制定专门服务方案,为灾区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提供资金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到位;对于列入政府灾后重建计划的项目,建设银行在财政资金到位前发放短期搭桥贷款。
服务财政、助力财政,是建设银行作为一个有全局观念、有担当、有社会责任大行风范的一贯做法,建设银行未来也必将保持这一优良传统,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更好的服务国家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