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个人征信业市场开闸 券商预测规模达千亿

  • 发布时间:2015-08-18 09:48:5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谢玮  责任编辑:胡爱善

  央行“钦点”8家机构各亮绝招

  在国外,个人征信是一笔大生意。仅以美国个人征信公司三巨头Experian、TransUnion和Equifax之一的TransUnion(信贷局环联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其在个人信用报告服务领域的年收益就高达40亿~50亿美金。

  2015年1月5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

  这被业内视为是个人征信业务市场化的“开闸”。此前,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由央行主导建立,可以开展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公司。央行此前《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显示,2013年中国征信市场整体规模约在20亿元。较之成熟的个人征信市场,我国个人征信市场还有进一步拓展市场的空间。

  央行的一小步,能否成为我国个人征信市场发展的一大步?

  个人征信业市场前景广阔:券商预测规模达千亿

  对许多有过贷款经历的人来说,个人征信并不陌生。当个人在银行办理过信用卡、贷款、为他人贷款担保等业务,其信贷交易历史信息就会被记入个人征信系统,从而形成个人的信用报告。在个人申请信用卡或是贷款消费时,商业银行便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运营的央行征信系统,自2006年1月正式运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该系统分别为1963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及8.5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查询量分别达到8398万次和3.27亿次。

  然而,央行征信系统主要采集的是授信机构信贷信息,缺乏未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个人或企业信息, 许多未被系统覆盖的群体如学生、个体工商户等难以获得信用服务。此外,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众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P2P平台等却无法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14年7月6日发布的《征信系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影响研究》评价指出,我国公共征信体系发展迅速,但专业的私营征信公司发展迟缓。

  据了解,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较为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方正证券此前预测,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未来发展成熟之后个人征信市场空间很可能达1000亿元规模。

  “总体来看,中国征信机构规模小,服务与产品种类少,信息获取难度大,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曾如是评价。

  入“市”者业务思路各不相同

  然而,根据央行的《通知》,8家机构只是获得央行的“钦点”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至于能否顺利获得牌照,仍有待6个月之后的考核。

  作为被央行“钦点”的机构之一,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下称“中诚信征信”)执行董事孔令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中诚信征信自2002年开始涉足企业和个人征信业务,在企业征信报告、个人信用信息认证、个人信用评分和数据挖掘等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业务模式。

  孔令强透露,近年来,中诚信征信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2014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其中个人征信业务所占比例近20%。

  “如果真正获得业务牌照,我们的商业化产品运作还有很多空间。” 孔令强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原来我们与商业银行等客户是一对一的项目合约,未来可以搬到线上去,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此外,过去我们做了许多数据挖掘和分析,但服务对象单一,我们甚至不可以宣传自己可以提供这样(个人征信)的服务,未来这种能力可以提供给更多的客户。”

  相比之下,风头正劲的互联网企业对征信业务的思路则迥然不同。

  “芝麻信用的背后是阿里集团既往积累的数据基础和技术基础。” 蚂蚁金服公关经理张道生表示,蚂蚁金服日数据处理量在30PB(约合3000万GB)以上,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总量。

  “蚂蚁金服有很广泛的信用数据来源,是很大的一块资产,数据是未来的石油、黄金。” 蚂蚁金服首席信用数据科学家俞吴杰表示,其数据来源包括用户注册信息、职业、家庭、状况以及使用淘宝、支付宝钱包,支付、缴费、还信用卡等动作的信息。

  “我们针对用户的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信用化应用有过业务实践,前期的实践是很成功的。”张道生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应称,蚂蚁金服已经基于用户信用情况,推出了蚂蚁小贷及花呗两项产品,分别针对中小企业发放企业贷款、针对个人发放消费信贷。

  张道生表示,目前,芝麻信用已经在租车、租房领域做过一些研究性验证,为相关企业提供征信服务。芝麻信用在业务规划已经有所准备,未来将会是一个平台性的公司,产品可能包括信用评分、信用认证等,但目前不方便透露具体规划。

  征信与隐私边界仍待监管明确

  尽管个人征信市场潜力巨大,也有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机构在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方面仍有许多难题待解。

  根据2013年央行下发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要求,征信机构开展征信业务需符合两个“第三方”的要求,即信息来源于第三方,加工信息服务于第三方。

  “互联网企业背景的征信公司将面临很大的挑战。”一位资深征信业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指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其征信来源于平台上的海量客户资源及其商业交易信息和数据。按照两个“第三方”要求,这些公司需要将花费了高额成本而分析出的结论提供给第三方,能否获得市场认可是第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是,开放客户信用信息是否会使自身陷入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此外,在网络交易、社交信息、聊天记录等数据已经成为许多互联网金融信用分析数据来源的今天,是否会涉及到隐私的问题采集,仍有待进一步监管细则的出台。

  “对于隐私信息如何采集以及采集的范围,肯定需要相关的规范。应当区分个人信息与个人信用信息,比如涉及道德、宗教信仰、血型的信息是否也要采集。” 该征信业人士表示,此前监管部门也就此难题与企业有过多次交流和探讨。“我相信,从今年开始会不断地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细则出台。”

  “不过实现成熟的个人征信商业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部分机构是想先拿到牌照,但是具体的运营模式并没有想清楚,甚至还缺乏相关业务人才。”该征信业人士总结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