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微众银行的初始形态 和郑新林的同业情结

  • 发布时间:2015-08-17 01:02: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筱攸  责任编辑:胡爱善

  关于微众银行APP于8月15日凌晨低调上线的新闻,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两天。

  总结加提炼一下,各报道的主要内容是:微众银行APP功能简单,但还不能刷卡消费和给别人转账;开户用到了交叉验证而非人脸识别,人脸识别还只能用于绑定第二张银行卡环节里;跟传统银行的直销银行长得好像,只是理财产品收益率比别家高;微粒贷缺席。

  除了第四点,前三点其实讲的都是一件事情——弱实名电子账户。

  正是因为目前微众提供的卡号还只是一个弱实名电子账户,所以不能转账结算、交易支付和现金收付;而微众没有线下实体网点,账户未在柜台与个人见面认证过,远程开户又尚未放开,所以在开户环节必然还需要关联别家银行的卡号,也就是交叉验证;首发的两款产品“活期+”、“定期+”收益秒杀同类也不难理解,毕竟新鲜上线,收益率弄得太持平哪还有吸引力,后台的运作不排除合作金融机构贴息。

  说句正确的废话,这个账户的初始形态就已经彰显了微众一早就说的“不依赖存贷,走轻资产模式”的路径。估计以后再怎么变,也不会是一个大而全的传统银行账户的线上版,因为沉淀存款似乎一开始就不是微众要的。

  回归微众银行对自身的定位——“连接客户和传统金融机构的平台”。只做连接者、中间商也有足够广阔的市场,金融机构当然希望通过微众银行输出产品,因为微众银行那头连接的腾讯社交帝国太庞大了。记者获悉,不足一天,微众银行门槛为1000元的“定期+”已经全部售罄。

  这种渠道层面的合作,包括微众银行目前呈现的初始形态,都让人觉得眼熟。与其说微众银行像其他直销银行,不如说它和其他直销银行都挺像当年兴业银行推出的“银银平台”。

  早在2013年末,为中小银行输出完整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银银平台”,兴业银行在自身基础上,推出了对零售端的互联网理财平台“钱大掌柜”,在国内最早地实现了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信托等理财产品的线上销售。

  这样的逻辑,后来也被使用在很多直销银行账户里。而当时的掌舵者兴业银行同业业务部总经理郑新林,于去年末出任微众银行副行长。

  有点“巧合”是,在微众银行APP正式上线前的十多个小时,郑新林写的《我在同业的那些事儿》就流传开来。从该文不难看出郑新林的同业情结:“‘钱大掌柜’初期的注册客户70%左右是持有兴业银行的借记卡,造成银行最不可忍受的事——存款分流。但是,传统商业银行一直希望客户以存款的形式存在银行的想法是错误的。资本总是逐利的,即使资金量不大,每笔钱也都是希望增值的”。

  这番话即使放在现在也依旧成立。已经酝酿多时、不久后将要登陆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利用渠道优势,可以覆盖到之前接触不到的长尾用户,并将折合年化利率低于信用卡;贷款资金来自于微众银行的合作银行,微众做的是前台服务、风险筛选、利率管理和获客营销,收入来源于合作的手续费和分成,告别靠利差吃饭。

  郑新林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来形容他负责的微众银行APP即将上线时的心情。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在此,记者斗胆以同样出自《临江仙》的对仗之句来送还给郑新林——做这番事业,将来回头看,或许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