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跪求”银行:快来“收”了我们吧
- 发布时间:2015-08-06 05:36:07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郭伟莹
互联网金融监管连出重拳,直指资金存管领域
P2P平台“跪求”银行:快来“收”了我们吧
颇具争议的网贷行业,在这个夏天感觉到了阵阵“寒意”——最严格的监管要来了。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7月31日,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第三方支付征求意见稿)。
接连出台的两个文件,都直指网贷行业的命脉——资金存管。
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征求意见稿,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这意味着此前第三方支付争抢的P2P资金托管业务或被禁止。
最近,很多P2P平台的负责人坐不住了,纷纷联系银行求合作。
不过,由于P2P行业存在较大风险,P2P资金要进银行,并不那么容易。同时,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万亿元市场的诱惑,银行也在艰难抉择。
现状
近八成P2P平台的资金未托管
据网贷数据显示,在可统计的网贷平台中,在用户资金托管、风险准备金托管方面,有具体托管机构(包括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贷平台数量为386家,无托管机构的数量则高达1465家,这意味着目前国内近80%的网贷平台没有资金托管方。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表示,目前P2P网贷平台主要选择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用户资金的托管,其中汇付天下的市场份额最大。截至目前,汇付天下P2P账户系统托管的平台数量已达700多家。此外,易宝支付、汇潮支付、双乾支付、国付宝、宝付、联动优势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也都开发了相应的P2P资金托管系统来对接这项业务。
张叶霞还表示,目前商业银行和P2P网贷平台资金托管的合作,绝大部分还只在平台风险准备金的托管上。而且,与银行合作的P2P平台数量远低于与第三方支付合作的平台数量。
部分平台采用了“假托管”
有知情人士透露,虽然现在有些平台宣称资金托管在银行,但是大部分是“假托管”,他们与银行的合作只是存款业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托管。
不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网贷平台在资金托管方面,首选的是银行,但都因为托管不了,没有办法才去选择第三方支付机构的。
“银子铺”的CEO吴松平告诉记者,他开始做“银子铺”的时候,也是想把资金托管到银行的,谈了好几个银行,都没有谈下来,好几家银行都说只做有国资背景的平台。
P2P平台“地标金融”的总裁刘侠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选择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资金托管方,成本主要是充值手续费、提现手续费和一次性的托管费。他们正在与银行商谈P2P资金托管事宜。
在费用方面,银行的收费可能稍高,多出的部分将占新增托管资金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多出的成本,对于成熟的P2P平台来说可以接受。”刘侠风说。
但对于新成立的或规模较小的P2P平台而言,银行托管资金的成本负担较重。对于运营欠规范的平台而言,风控成本也会增加,因为银行在对接P2P时,对平台的风控要求较高。
“之前,很多银行对平台方的资源、体量都会有比较大的限制。比如注册资金需要5000万元、要有2000万元的存款,要有国资背景或者有知名投资方(上市公司)背景等。我从去年夏天就已经和银行讨论过在他们那里做资金托管的事情,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仍然没有太多进展。有的银行虽然宣称已经在做托管了,但是并没有对所有P2P公司放开。”有业内人士透露。
平台方
“我们很着急,想早日把资金存管到银行”
7月31日第三方支付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浙金网CEO高航在他的朋友圈里发起了一个小调查:“国内哪家平台已经切换到银行托管了?托管在哪家银行?”
调查发起后,高航发现,圈子里那些朋友的网贷平台都还没有完全切换到银行托管,但大家都对此事很关注。“指导意见出台了,从之前的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和最近的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未来P2P的资金或许只能存放在银行。所以,我们现在也都很着急,希望这个事情(把资金存放到银行)能够早日落实。”
高航告诉记者,他关注这件事已经很长时间了,与银行也谈了半年时间。
他说,2014年12月初浙金网正式上线运营时,他就想把资金托管到银行,也与杭州多家银行打过交道,但最后银行都因为担心声誉风险而令合作搁浅,最后,他只能把资金托管在第三方支付机构。
“其实银行也早就想做这一块的业务,特别是城商行。但是,苦于没有落地的政策,而且技术也跟不上,他们没有系统来做这个事情。银行原有的系统做不了网贷资金的存管,虽然他们也有第三方存管系统,但那主要是针对证券公司的,不适合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后,银行方面有所松动。高航就接到很多银行打来的想要合作的电话,“但是,具体如何操作,银行方面现在还没有一个章程。”
高航说,他们已与杭州本地几家银行的业务部门做了沟通,“各种条件都过了,现在就等他们总行的政策出来。”只要有政策,他们的资金就能“搬家”到银行。
这几天,他还与沈阳的相关银行进行了洽谈,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一些P2P平台加班加点准备材料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后,很多P2P平台都舍弃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积极寻求银行存管之路。民生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他们接到很多P2P平台的电话,要谈合作。
一些P2P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征求意见对第三方支付作出了很多限制,很多内容都与网贷平台息息相关,如果意见落地,他们的资金托管却没有及时切换到银行,很可能成为那条被殃及的“池鱼”。
某P2P平台的一位高管表示:“史上最强监管来临,我们现在坐都坐不住了,希望快点把资金托管到银行。周末加班加点准备材料,我们把能联系的银行都问了个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指导意见,离网贷资金真正实现银行托管,还有一定距离。系统切换、利息结算、交易确认、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切换等等,都还有待解决。“我觉得至少得三五个月之后,银行那边才能真正实现资金存管吧。”
银行
很看好网贷这块“蛋糕”,但担心声誉受损
另一边,不少商业银行也已开始行动,希望与P2P平台开展合作。例如,“邦帮堂”将于近期对电子账户系统实现优化升级,民生银行将承接该平台的“资金存管”业务;“爱钱帮”与徽商银行旗下的直销银行“徽常有财”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并在行业内首创了“银行资金存管+余额理财”模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早已着手寻觅、筛选P2P平台客户,谋求合作,但此前因为监管政策缺失,达成的合作寥寥无几。
杭州某商业银行业务部经理张先生告诉记者,从银行收益和风险来看,P2P资金托管业务在银行业内的争议颇大。“目前P2P平台还是鱼龙混杂,针对P2P行业的监管细则还没有落地,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合作的P2P平台出现‘跑路’情况,会对银行(声誉、资金)造成影响。”
不过,张先生表示,从长远来看,这是块“大蛋糕”。“不是说收取资金存管的费用,而是它们账户上的沉淀资金。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行业‘蛋糕’可能会达到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如果说前两年我们对P2P只看到风险,那么这两年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利好。监管出台后,网贷行业结束野蛮生长,好的平台一定会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
“很多银行都看中了这块‘蛋糕’,但由于其中的风险问题,有点觉得‘无法下口’。P2P平台一旦与银行开展资金托管合作,就会得到银行隐性的信誉背书,所以大部分银行都会很谨慎。”张先生说,很多P2P的资金规模并不大,也就在千万元级别。这类P2P的资金存管利润不多,与风险完全不对等,所以银行会更倾向于规模化的平台,巨型规模的P2P及国有背景的P2P平台会比较受欢迎。
银行的技术系统也将面临挑战
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目前很多准备“吃蛋糕”的银行来说,技术系统不匹配也是个很纠结的问题。“银行系统要求严格,针对P2P平台进行个性化改造难度较大,很多银行系统对接都还处于开发阶段,要切换还得需要时间。”
“通常来说,银行托管部的系统交易都相对数额较大,笔数并不多。而P2P的交易则面临额度小、分散等特点,给托管业务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之前也想过开发一套新系统,但做了一半,搁浅了。”
张先生说,“现在我们的想法是与第三方支付方合作进行资金托管,第三方支付出技术和系统,银行出资质,平台投资人、借款人账户开在银行。已经有这样的模式出现了,也有第三方支付在与我们谈了。”
张叶霞认为,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的出台对银行来说是政策红利,明确得到监管层对于资金存管业务的支持,并且由于是“存管”而不是“托管”,也降低了银行承担的风险,让银行更有动力来发展这项业务。
此外,随着银行逐渐介入P2P平台的资金存管环节,小规模P2P平台的成本承受力将受到挑战,资信不达标的平台也将被筛除在外,部分平台将逐渐被淘汰,P2P行业将面临一个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