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银行 > 银行要闻 > 正文

字号:  

2014年“利率市场化”等八大关键词解读银行业

  • 发布时间:2014-12-29 14:20: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胡爱善

  柏可林 摄

  银行“躺着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有互联网金融的星星之火,给银行存款造成燎原之势的冲击;另一方面又有民营银行破冰,民营资本蓄势待发。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那么2014年这些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显然已登堂入室,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业务、思维、人才上的巨大冲击。

  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速进一步放缓、流动性趋紧状态难以根本改观、不良贷款微幅增长、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互联网金融领域创新进一步加速。

  年末之际,本报梳理了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八大关键词,试图全面展现银行业这一年来历经的大环境,以及正在寻求出路的种种努力。

  关键词一:利率市场化

  2014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临近年底,利率市场化有加速迹象。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将存款利率上浮的区间扩大到1.2倍。

  紧接着,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学界与业界普遍认为,存款保险条例制定加速,将为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夯实基础,扫清障碍。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10月,同业存单发行总规模超过了5800亿元,而2013年全年仅340亿元,这对于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利率市场化具体推进的路径较为明确,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分阶段逐次加以推进,现在到了最后的阶段,即存款利率市场化展开以及必需的配套设施建设阶段。利率市场化真正实现,恐怕还涉及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不仅利好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完善金融安全网、推动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亦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现雏形的存款保险制度与央行行长周小川一年前发表的文章颇为契合。而周小川此前亦多次提及存款保险制度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国家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经营环境的改变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机遇。具体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整个社会由生产性产业结构向消费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国家宏观经济的转型。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金融格局发生转变,推进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

  但是,利率市场化也给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一是使利率波动性变大,商业银行易面临利率风险。二是减少银行的利差收入,造成主营业务缩水。三是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不利于金融稳定。

  关键词二:优先股

  所谓优先股,是指在股利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上有比普通股优先的权利。同时,优先股要放弃一些其他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公司治理不享有表决权。一般在公司发行优先股时,会在每股优先股上约定固定的股利,每年不论公司经营业绩如何,公司都需要按照此约定的股利向持有优先股的股东派发红利。

  浦发银行优先股日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成为首家成功发行优先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无独有偶,恒丰银行日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8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将全部用于补充二级资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0家上市银行推出优先股发行计划,合计规模高达4200亿元。在次级债发行方面,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今年已完成发行的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达到33只,发行总额合计3167.5亿元。商业银行进入资本补充密集期。

  发行优先股的多为大中型企业,且以银行为主,这主要源于优先股的本性。优先股类似于永续债,但在公司利润不佳的情况下,可不支付股息。因此,市场要求发行优先股的企业必须有稳定现金流,所以,大型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与稳定盈利水平,均是发行优先股所必备的。而在发行普通股股票的融资方案较难兼顾原股东和市场投资者双方利益的背景下,优先股无疑为金融企业补充资本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

  关键词三:城投债

  12月初,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工作的通知》等新规,对城投债等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的注册发行进行规范。

  今年前11个月,城投债一路高歌猛进,当仁不让地成为债券市场最大赢家,但12月以来接连遭遇三只“黑天鹅”(中证登新规、14天宁债、14乌国投债)袭扰,城投债收益率短期内迅速反弹100个基点左右。近期不仅公开的城投债市场十分火爆,不少股份制银行都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了突击放贷。债务风险俨然成为明年城投债投资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第一创业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长期来看,城投债违约风险较低。不过,短期来看,因为地方债务甄别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板块机会较少,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

  光大证券有关专家表示,市场对城投债或过度悲观,“即使部分存量城投不被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该类债券仍属于国企背景债务,且该类主体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其债务估值水平理应高于资质一般的国企类产业债估值。在收益率补偿到位的前提下,资质一般的城投债仍具有配置价值。”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城投债风险可控,“长期来看,在规范和控制住增量风险、着手解决存量问题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在下降,短期规范增量和化解存量的矛盾冲突会给市场带来阶段性的估值波动,但系统性风险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关键词四:清理非标

  自银监会2013年3月25日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8号文”)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均在尝试清理理财资金池中的非标资产,试图使其满足监管标准。按照8号文的定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通知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的资产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以及银行总资产的4%。

  为了满足这一指标,不少银行选择以自营资金接盘理财资金中的非标资产。但是,2013年6月半路杀出的流动性危机让此法难以施行,而短期资金匮乏的教训,更给银行同业的高杠杆运作模式敲响了警钟。

  与此同时,央行拒施援手之下,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并未得以扭转,而原本用于清理非标资产的同业业务亦将遭到进一步收窄。

  自去年末开始,监管层对银行同业业务的整改消息一度甚嚣尘上,更在今年多次发文规范业务。今年上半年,监管机构连续发布140号文和127号文整改同业业务,127号文更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同业业务监管举措。

  “从年初到现在,针对同业业务规范化改革的落实情况,监管机构已经陆续有好几轮的检查。”一位地方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按照惯例,一般监管机构在发文之后的三五个月后就会要求银行自查,包括落实业务的人事、制度、操作流程以及风控等方面。

  该人士介绍,从该行的情况来看,由于小银行风险保守,很少做非标业务,目前同业这块已经上收总行,有专营部门经营。

  不过,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这块业务还是有隐藏的,除了买入返售,很多受益权银行还是在操作,例如券商融资融券、股票质押这些投资面上的收益率还是很可观。

  随着市场资金的收紧和监管层对同业业务的进一步规范,银行清理理财资金中非标资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多家券商研报显示,由于同业业务监管升级,今年前三季度,同业占比较重的一些银行开始了陆续的调整,同业资产也出现了一定比重的收缩,但由于体量过大,部分银行仍未达到监管要求的比例限制,因而调整期还将延续。

  关键词五:利润下调

  根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766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25亿元,连续12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达到1.16%,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创4年来新高。

  12月1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受访银行家预期银行业利润增速放缓,对未来的资产质量担忧有所上升。

  调查显示,银行家对未来3年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预期明显下调。八成左右的银行家认为,收入及利润增长率将低于20%。其中,三成左右的银行家预期收入增速将低于10%,四成左右的银行家预期利润增速将低于10%。中间业务增长(26.9%)超过生息资产规模扩大(26.5%),成为未来利润增长的最有力推动因素,银行家对资产质量提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21.8%)。

  银行家普通预期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情况良好。超八成银行家认为,2014年末,其所在银行资本充足率将达到10.5%以上,其中超七成认为将达到11.5%以上。中国银行业拨备充足,几乎全部(96.9%)的银行家认为,2014年末,其所在银行拨备覆盖率将达到150%以上,认为拨备覆盖率将超过250%的银行家占比达到75.2%。

  与此同时,银行家对未来的资产质量担忧有所上升,尽管有超过六成的银行家认为,其所在银行未来3年不良贷款率将维持在1%以下,但预期不良率在1%-3%的银行家占比也达到三成左右,与去年调查结果相比,上升了约5%。

  关键词六:存款流失

  今年前三季度,银行存款出现了15年以来的首降。数据表明,截至第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为75.61万亿元,与第二季度末的77.13万亿元相比,流失1.5162万亿元,降幅达1.97%。央行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存款在今年第三季度环比减少了9500亿元,人民币存款出现罕见的下滑情况。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7月等三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国内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减少了0.94万亿元、0.65万亿元、1.98万亿元。而在3月、6月等前两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国内金融机构当月的人民币存款增量分别约为3.67万亿元和3.79万亿元。

  今年9月12日,银监会下发了236号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银行月末存款冲时点,要求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同时,严禁商业银行通过高息揽储吸存、理财产品倒存、同业业务倒存等手段对存款冲时点。

  财报显示,工商银行第三季度存款余额减少3884亿元,是存款流失绝对额最大的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第三季度存款流失比例紧随其后,分别为流失5.93%和5.81%。从存款结构上看,流失率最高的是“个人活期存款”,南京银行个人活期存款流失比例居首位,达到25%。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在社会融资中占比高,银行存款下降,使得银行融资总额下降,这一种调整对社会整体融资是有利的,使社会融资结构更加平衡、合理。另一方面,为应对不能跟以往一样季末“冲时点”带来的存款下降,银行应积极转型,发展中间业务,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存款偏离率的约束是银行存款下降的一个影响因素。”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银行存款下滑是一定时间的,不是季节性的,本身以季末的指标作为判断存款升降的惟一标准也是有失偏颇的。宏观经济活跃性下降,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下降,银行放贷减慢,派生存款减少,才是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七:民营银行

  2014年可谓民营银行的“破冰”之年。年初,中国银监会公布首批5家民营银行的试点方案。7月25日,中国银监会对外披露批准了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12月12日,由腾讯作为主发起人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正式获准开业,将成为首家开张的民营银行。

  客观来看,大量被传统银行拒之门外的小微企业,其融资需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它们需要与之匹配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在实业中逐渐积累壮大起来的民间资本,正迫不及待地寻找出口。以开办民营银行的方式服务民营经济,看起来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这也是政府和监管层的意图。银监会此前曾发文表示,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目的是动员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激发金融机构市场活力。

  日前,银监会召开2015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2015年要“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支持民间资本多渠道进入各类银行机构”,其中包括“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加快出台民营银行发展指导意见,完善民营银行持续监管框架。”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正在考虑筹建民营银行,有的已经将初步方案申报给了政府部门,而银监会方面也将考虑在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由东部向中西部、北部扩大试点范围。

  关键词八:互联网金融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星星之火刚燃,那么2014年这些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显然已登堂入室,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存钱不去银行了,改存“宝宝”里了;支付不用刷卡了,改“扫一扫”了;创业不找风投了,改众筹了。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目前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2014年,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在“打劫银行”的路上并肩同行。通过货币基金为主的互联网“宝宝”让银行的存款及用户都开始了大搬家。“一分钱即可投资”,享受4%-8%的理财高收益,同时可以随时赎回,还可以直接用来购物、购票等,“宝宝”们开启的“屌丝理财模式”让普惠金融真正进入到了百姓生活,也唤醒了互联网用户的理财意识。为了“稳固”自己的用户,不少银行设计了类“宝宝”产品,也算是冲击之后的普惠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