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银行 > 正文

字号:  

评银行不良率上升: “腾笼换鸟”不是末日前兆

  • 发布时间:2015-09-06 14:0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田燕

  目前,各家上市银行2015年中报披露完毕。随着中报披露的完成,媒体关注焦点主要放在了两个方面:净利润增速下降和不良资产上升。由此,各种忧虑和推测接踵而来……

  从各家银行中报看,多家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和不良资产上升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现象仅仅是观察的初始,要得出结论,不是臆想式的推断,还需要更深层次的观察。就好像是您看到某一个地方的人大包小包地离家而去,从这样的现象中您能判断出对于这些人,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吗?不能,因为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背井离乡,也可能是喜迁新居 。所以在相同的现象背后,其蕴含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要弄清它的真正含义,需要更深一层的观察。

  那么,净利润增速下降和不良资产上升这一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这一现象对于银行又意味着什么呢?

  目前多数人得出的结论和逻辑是这样的:因为中国经济转型,GDP增速下降,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恶化的资产质量又进一步吞噬了银行利润,致使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而其他所谓银行盈利能力下降、银行将进入利润负增长时代、银行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恶化等论断,则仅仅是根据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和不良资产上升这一现象做出的臆想式推断,也正如看到有人大包小包离开家门就断定这些人是背井离乡一样,完全是想当然的猜测。那么,未来银行资产质量是否还将继续恶化?银行恶化的资产质量是否还将更进一步吞噬银行利润并使银行利润增幅进入负增长时代?

  按照正常逻辑,银行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被恶化的资产质量吞噬,资产质量恶化又是因为中国经济转型期GDP增幅下降,因此回答上述问题需要观察的是未来宏观经济走势。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但回答上述问题也有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方式。银行收入来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中国经济转型期GDP增幅下降造成企业盈利下降,进而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这种资产质量与经济环境强烈的正相关性,又正是因为中国银行业过度依赖存贷利差这种盈利模式造成的。因此分析未来银行资产质量是否会继续恶化,观察银行盈利结构的变化以及银行信贷结构,也是可以得出相应结论的。对于银行资产质量是否会继续恶化的问题有了答案,银行利润是否会进一步被不良资产吞噬的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从中报看,16家上市银行中,净利息收入占比最低的已经达到62%,16家上市银行平均74.68 %,与过去几年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动辄90%占比以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在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的同时,各家银行的非息收入增加。这本身就表明,银行过度依赖存贷利差这种盈利模式正在改变,资产质量与企业经营状况的相关度正在降低。再从净利息收入结构看,有些银行虽然净利息收入占比较高,但存贷利差收入占比却不高,有些甚至大大低于其他利差收入。再进一步看,在中国银行业的信贷结构中,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传统产业也正是此次中报披露出的不良资产重点领域,而在这些领域,各家银行正在逐渐退出。随着银行业在这些行业的退出,资产质量将不是越来越恶化而将是越来越好。随着银行资产质量的好转,银行利润被不良资产吞噬的现象自然会越来越少直至被淡化。

  其实,依据中报数据对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未来盈利将进入负增长等等论断,仅仅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推测。正如中国经济转型“腾笼换鸟”正在进行中一样,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也是一个“腾笼换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看起来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现象,但最终的结果将是凤凰涅槃。这不仅是从各家银行中报的深层次细节中得出的结论,从更大的环境看,在“腾笼换鸟”的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培育着自身的生存土壤——实体经济。这一点,同样也可以从中报中看出。

  一般而言,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规模和息差的扩大。从中报情况看,16家上市银行规模增长最低在8%,最高为38%,平均增幅15%。但净息差同比提高的则只有4家银行,一家持平,11家同比下降,且净息差提高的银行,多是因为收缩利差较小的同业业务,从而提高整体净息差水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银行利息收入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资产规模的扩大。从这里还可以说明的是,因为降息等政策性因素,加上银行规范收费等,银行正在被动或主动地让利于实体企业,在培育自身发展的土壤。

  中国经济正在“腾笼换鸟”,中国银行业也在“腾笼换鸟”。无论从对银行业中报深层次的分析上,还是从更宏观的视野上看,这个过程中,肯定有许多和以往人们看惯了的部一样的东西,这种不同是凤凰涅槃中新生命的孕育,而不是末日的前兆。(作者:王衍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