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产经 > 人物 > 正文

字号:  

成都市长葛红林调任中铝董事 扭亏仍是第一要务

  • 发布时间:2014-10-21 07:49: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彭斐  责任编辑:张少雷

  在有色金属的寒冬里,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步履维艰。如今,扭亏战仍在进行,但掌舵者熊维平却抱憾离任。

  中铝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熊维平离任的消息,已于10月20日下午宣布,继任者为成都市市长葛红林。

  在当日下午的会议上,中组部副部长王京清宣布了国务院对中铝人事调整的决定:免去熊维平中铝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葛红林继任中铝董事长、党组书记。有中铝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离任后熊维平很有可能调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

  在2009年回归中铝后,熊维平曾用5年时间,给中铝动了一次“大手术”。不过,面对复杂的市场和不景气的行业环境,中铝的经营难言起色。旗下上市平台中国铝业(601600,SH)更是成为上半年A股的“亏损王”。

  中铝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熊维平在任时,确定中铝2015年实现整体扭亏要务。目前虽然公司领导层发生变动,但扭亏仍将是第一要务。

  5年改革难敌行业衰退

  今年58岁的熊维平可谓中铝的元老,其曾参与中铝组建、上市筹备等工作,之后大部分工作经历也在中铝。就任港中旅总经理3年后,熊维平于2009年初重新回到中铝,担任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兼中国铝业董事长、CEO,正式执掌中铝。

  然而熊维平在任的5年多时间里,中铝业绩不佳。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2013年,中铝旗下上市平台中国铝业的净利润分别为-46.2亿元、7.78亿元、2.38亿元、-82.3亿元以及9.48亿元。2013年,为了避免被ST,中国铝业大量处置资产实现了盈利,但当年上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依然巨亏78.1亿元。

  面对中铝的困境,熊维平多少也有些“生不逢时”的无奈。他曾对外解释,自己回归后没有赶上好时期,中铝巨亏的第一大原因,正是行业处于过剩产能时期。

  在有色金属的寒冬里,熊维平意识到,中铝的亏损压力与自身竞争力不够也有重要关系。2009年夏天,上任仅4个月的熊维平启动了以合并管理机构、压缩管理层级、精减管理人员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改革,在央企里最早动手。

  2010年,熊维平开始在中铝内部实施转型:用市场化方式选聘企业一把手;除了对资源和军工材料重点保证,其他竞争性行业企业项目尝试推到市场上,外界可以控股或参股。到2014年初,中铝总部已经成立了由熊维平担任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扭转亏损境况时探索建立更为系统、持久的改革保障体制。

  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熊维平用5年时间对中铝动了一次“大手术”。

  不过,对背负重担的中铝来说,改革尚未见明显效果。在8月29日披露的半年报中,中国铝业以41.2亿元的亏损额,成为2014年的A股中报“亏损王”。

  扭亏仍是继任者要务

  回顾本世纪前10年,铝业曾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高光时刻,中铝在此期间“获益匪浅”。不过如今的铝行业,已然与钢铁、水泥等一起,被列入了严重过剩、亟待调整的行业。

  在中铝的各项业务中,电解铝是最脆弱的那一块。2012年,中国铝业电解铝销售价格下跌7%,导致毛利同比下跌约66亿元。但是作为一家国有大型铝业公司,中铝又不能没有电解铝这个环节。

  熊维平曾透露,中铝70%的电要从网上买。仅此一项,中铝一度电比其他民营企业要高0.12元,表现在一吨产品里成本就高出1600元。

  目前,中铝仍占据中国第一氧化铝、第一电解铝企业的位置,但这些“第一”带来的不再是可观的回报,而是亏损难题。更要命的是产能过剩带来的激烈价格战。自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铝价出现大幅下跌,此后四五年,市场环境越来越严峻。

  中铝方面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铝价持续下跌全面击穿了铝行业的成本防线,倒退至25年前的价格水平。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每吨铝价是16000元,而2014年中国铝业发布半年报之时,上海三月期铝最低下探至12635元/吨。

  摆在继任者葛红林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严峻的市场形势。记者注意到,与熊维平同龄的葛红林同样拥有在冶金行业的从业经历。2001年赴成都从政之前,葛红林曾在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并兼任过上海宝钢研究院院长。

  前述中铝内部人士表示,葛红林治下的中铝会有什么变化,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未来几年,扭亏,特别是铝板块扭亏,将是中铝的重点要务。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