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规划未来十年 22家医院将交发展路线图
- 发布时间:2014-12-18 09:03: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孔彬彬
岁末将至,新医改即将迈入第六个年头。
作为国家医改试验田及风向标的北京,会如何规划新一年的医改蓝图?面临公益性与经营利润之间的博弈,北京市的公立医院,将如何寻找未来可行的发展之道?面对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将如何改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
带着上述问题,12月15日,记者在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市医管局)的2015年新闻媒体通气会上寻求答案。
2015年的北京市医院改革层面,将如何创新?
近日,负责北京市各大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管理部门负责人、北京市医管局改革发展处处长刘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揭开新一年的医院发展及规划的神秘面纱。刘伟透露,已经督促市属22家医院开展了详细的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这是医管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并试图捋顺未来十年的发展脉络。
“这是改革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尝试做总体发展规划,毕竟以前更多是要求医院做建设。反过来想,只有先把规划做清楚了,才能准确定位。”刘伟表示,“说句实话,我们的想法是一步到位。”
找准医院发展定位
此次整体发展规划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我们做医院总体规划,主要是要求各大医院找准发展定位,规划的全名叫《医院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也就是从战略的角度研讨医院未来的发展。”刘伟表示。
据记者了解,刘伟所说的“发展定位”,是这次22家市属医院提交给北京医管局规划雏形中的必选项,这项工作与刘伟所在的处室职能亦相互呼应。刘伟所在的改革发展处,负责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拟订医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等,简单讲就是“医改、规划和建设”。
根据北京市医管局《关于市属医院开展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这次在市属22家医院开展的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也是医管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刘伟表示,编制市属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目的,是进一步理清市属医院的未来发展思路,找准定位,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医院总体发展规划,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编制医院总体发展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医院的未来发展。
他进一步透露,目前这22家市属医院已经全部向医管局提交了规划雏形,包括刚刚建成的、大陆第一家全面引入台湾长庚模式运营的公立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医管局也督促其着手筹划总体发展规划并尽快提交。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最新研讨进程时,刘伟打着手势比量宽度:“每家医院送过来的材料都这么厚,做得很详细,我们现在正在一家家医院过,等处里看完了,再准备专家组评估的事情。”
据悉,目前专家组成员尚未确定,待最终敲定后,专家组就会启动评估,提出问题,最后协助医管局做出一份关乎整个市属医院发展规划的方案,届时还会有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参与。
下一步,北京市还将广泛征求意见,优化完善医院的总体规划,核心思路是强化医院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规划指导作用。未来,市属医院的新建、改扩建和其他改造项目,都要依据医院总体规划。
多个项目正式启动
除了厘清北京市属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记者还从刘伟处获悉,在22家市属医院刚刚提交的总体发展规划中,还特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战略定位,拟定了各专项发展规划,并初步确定了医院的建设规模。
刘伟坦言,当前市属医院的建设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就医环境和工作环境亟待改善,科研教学设施不足、条件较差,信息化水平尚待提升,后勤保障系统设施、设备老化,以及医院现有停车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2014年北京医管局所属医院新开工项目2个,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
此外,4个续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5万平方米,总投资为18.6亿元。
2014年,北京市属医院竣工投入使用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为3.7万平方米,总投资为2.3亿元,分别是安定医院门急诊病房楼、积水潭医院门诊楼扩建、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改扩建项目及儿童医院职工食堂工程。
2015年的计划是,北京市属医院将新增建设项目4个,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总投资为20.6亿元。
分级诊疗待推进
在发展定位、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另一要点,是“以疏解首都城市中心区功能为要求,进一步推动市属医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城市中心区医疗资源向北京郊区和医疗资源发展薄弱地区的转移”。
记者获取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整个医疗资源床位超过10万张,其中三级大医院的编制床位就有7万多张,二级医院有2万多张,一级医院1万多张。医院床位分布呈现“倒金字塔形态”。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患者对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需求远远超过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因此应该尽快推进分级诊疗,把普通病的患者分流到一、二级医院。
刘伟认为,在各大医院找准发展定位的前提下,下一步应该逐步减少、剥离大医院的非核心业务,逐步向核心业务转移。不过,由于顶层设计规划还未出来,医疗资源疏解的操作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据了解,2015年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的重头戏,还涉及医药分开试点。下一步,北京市医管局将配合市医改办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尽快在全市推开医药分开改革。
从试点情况来看,北京友谊医院等5家试点医院的医药分开改革至今已推行两年多。北京市医管局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些试点医院运行平稳,改革彻底切断了医院与药品的利益关联,改变了医院补偿渠道。
截至2014年10月底,与改革前的2012年上半年相比,这些试点医院总体药占比从46.12%降至36.20%;门诊医保病人药占比从70.04%降至58.16%;次均医疗费用从429元降至374元,下降了55元;次均药品费用从301元降至217元,下降了84元;例均医疗费用从17825元降至16026元。
不过,由于药品价格存在“洼地效应”,试点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大量普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