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无不克”的BAT 医疗领域投资频频失利
- 发布时间:2016-03-01 09:48:23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吴起龙
进入2016年,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巨头并未在医疗领域迎来“春天”。
上周,阿里健康方面称,正在与国家食药监总局着手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码事项,医疗监管领域的一场风波暂时告一段落。这对阿里健康也是一次重创。
在这之前,继莆田系医院与百度决裂之后,因卖贴吧一事,百度再次处于风口浪尖。相较之下,腾讯在医疗领域以投资居多,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其总体表现平稳,未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难免有些可惜。
阿里
马云十多亿打了水漂
随着阿里健康方面发布公告称正在与食药监总局着手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码事项,药品电子监管码风波有了暂时的结果,但对于对医疗领域一直雄心勃勃的阿里来说,这无疑是个重创。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斥资13亿元人民币入主医药电商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剑指其旗下拥有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而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赋码查询和数据库都来自其中。
根据阿里健康发布的公告,自阿里巴巴入股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以来,阿里健康在持续困损的状况下,仍然投入人民币近亿元资金,对原有药品电子监管网基于云计算进行技术架构改造,从网络、存储、服务器、缓存、分布式框架、信息分发、负载均衡、安全等进行全范围的重构,提升药品电子监管网的系统处理性能、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药品电子监管码网运维服务是阿里健康主营业务之一,且由运维电子监管网产生的收入几乎占其截至201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收入及截至2015年9月30日止6个月期间收入的全部,并预计将继续占其截至2016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收入的全部。阿里健康预期,若食药监总局长时间暂停执行2015年第1号公告或未来公布其他新的政策,可能对公司的收入、业务及运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现实的变化远比想象更快。因不满国家食药监总局强制推行电子监管码,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养天和)一纸诉状将其告到北京一中院,虽然法院最终对该案件不予立案,但电子监管码的运行却有了重大转变,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暂停执行2015年1号公告关于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有关规定,同时发布了公开征求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的意见。阿里健康随即表示正在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码事项。当初花费的十几亿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码”之争还未结束,2月25日,老百姓、一心堂、益丰大药房等19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布联合声明,建议国家食药监总局全面取消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制度,并要求“阿里健康彻底退出药品信息化监管,而非形式上的药品电子监管码运维权移交。”阿里健康回应称,19家药店的指责是挟公权和舆论行一己之私,对阿里健康进行“窃取数据、不公平竞争、绑架公权力”等莫须有的攻击,阿里健康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百度
健康医药馆或“下线”
在BAT中,百度一度曾是在医疗领域最赚钱的。有报道称,仅竞价排名一项,就占据了莆田系六成左右的广告投入,每年约120亿。2015年4月,因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价格产生分歧,莆田系与百度决裂。前不久的百度出卖“血友病”贴吧风波也让百度遭受质疑。
近日,百度宣布将旗下产品医药馆平台下所有服务、信息全部整合到药直达品牌下。还有报道称,百度健康医药馆将于今年3月中旬下线。有业内人士认为,健康医药馆下线,或是百度医疗事业发展不畅的信号。作为百度医疗布局下的一个业务,百度健康医药馆一直不温不火,百度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因此百度健康医药馆只能以提供药品信息接入其他购买平台的服务为主。
腾讯
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相较之下,腾讯在医疗方面的动作相对稳健。互联网医疗观察家刘谦认为,腾讯没有自己下海,而是尝试性投资了国内外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公司。虽然连着在杭州投了三家,重金投入的一家医生社区也稍显激进,但总体表现平稳,无功无过,只是没有充分利用腾讯的资源,有点可惜。
观点
定位不准急于求成均为失利原因
当以高效率著称的互联网巨头进军医疗领域,大手笔的跑马圈地之后,发展势头似乎并不顺利。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定位不清便是其中一个原因。互联网的优势在于通过对资源的匹配,提高效率,但医疗行业有其自身特殊性,在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匹配显得无力。一位移动医疗公司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无论如何,互联网高效率的优势不可能取代医生,互联网的资源在于资源的合理匹配。
在刘谦看来,急于求成也是频频失利原因之一。医疗注定是个小心翼翼的慢生意,医院要培育七八年才能赚钱,药品要研发十年才能上市。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深入研究医疗实际需求,没有核心技术解决临床问题,没有对医疗有足够敬畏和热爱,带着淘金的心态在一个需要关爱的行业狂挖滥采,岂能不摔跟头?
当然,刘谦也指出,这并非意味着BAT们在医疗领域无所作为,这种失利对BAT来说,量级毕竟不同。BAT的资金实力非同一般,同时,BAT在互联网技术上亦有深度积累,三巨头也都在电商、社交、数据、O2O、金融、硬件等领域构建了极为庞大的生态圈,它们未来可以在支付、金融、人工智能等基础环节与医疗深度结合,用智慧医疗或智慧城市的名义成为医疗IT基础服务商。
BAT在医疗领域的布局相对多样化,除了自营业务外,也均在细分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百度
百度医生、药直达自营业务,同时在趣医院、健康之路中亦有投资布局。
阿里
除阿里健康、药品管家等自营业务外,还入主中信21世纪、投资华康。
腾讯
除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糖大夫”血糖仪等自营业务外,相继投资了丁香园、挂号网(微医集团)、PICOOC、健康元、妙手医生、第一反应急救、晶泰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