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医药 > 医药观察 > 正文

字号:  

外资办医步履艰难

  • 发布时间:2014-10-11 15:31:34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陈晶

  关于外资国内办医一事,早期的相关政策文件,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年,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原卫生部和外经贸部出台《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外资(包括台资)以合资合作方式开设医院。

  2009年新医改启动,确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的基本方向。在2010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中提出:“对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在我国境内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进行试点,逐步放开。”为此,商务部开始放开港澳台投资者在国内地级以上城市开设独资医院(包括中医院),以及允许外资在自贸区内开设独资医院。除此之外,其他资本仍只允许以合资合作方式开设医院。

  因此,在十多年的时间,外资医院在中国步履缓慢,始终没有形成规模。《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1984-2012)》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6月,全国有正式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近160家。根据2008年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在中国境内,中国政府共审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也只有200余家。

  而即使是港澳台投资者独资的医院,也只是在近两年才出现。截至目前也只有两家,分别是台湾独资的上海禾新医院以及港资独资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而今年7月,德国阿特蒙集团、银山资本等决定设立中国上海自贸区阿特蒙医院,也才有了首家落户自贸区的外资独资医院。

  继放开港澳台外资独资医院、自贸区外资独资医院后,直到日前,对外资投资医院的政策才又进一步松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