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无法律禁止手机预装软件 专家称靠行业自律
- 发布时间:2015-07-13 08:28:40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吴起龙
公益诉讼难卸手机预装软件
国内无明确法律法规禁止预装专家建议企业建立行业公约
手机预装软件问题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在今年6月深圳市消委决定把“预置软件不可卸载”问题列入公益诉讼可行领域后,近日,上海消保委将三星和欧珀告上法庭,称欧珀X9007和三星SM-N9008S两款手机中预装的软件都超过了40款且大量软件不可卸载,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成为国内首例被受理的消费维权公益诉讼。不过,对于手机预装软件,简单的“一刀切”治理很难奏效,其中既有厂商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同时对于手机预装,国内也确实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禁止。
-市场现状
预装软件太多而且无法卸载
罗女士经常被手机里的预装软件闹得“头疼”。她用的手机是三星GALAXYS4,营业厅做活动时买的。“一买来就有这些软件,炒股、阅读软件、游戏中心之类,平时完全不用,又没法卸载,还动不动就提示更新消息”,最终,为了眼不见为净,罗女士还在手机里建了一个叫“无用”的分组,把平时不用的预装软件拖进去。
新买的手机出现预装软件的情况并不少见。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安卓手机预装产业及用户使用情况研究报告》,预装软件在安卓机中出现的比例较高,基本上75%的安卓手机被安装了6款以上预装软件(不包括手机基础功能如相册、相机、录音机等),平均每部拥有8.2个预装软件。其中从运营商渠道购置的手机中预装软件数量最多,平均可达9.7款,平均占存储空间可达200MB以上。报告同时显示,用户对于预装软件卸载行为频繁,85.9%的用户存在卸载预装软件的行为,Root手机和重装系统刷机成为用户的主要卸载方式。
上海市消保委近期发布的实验结果更加惊人。在上海市消保委通过运营商网点、大型电器连锁店、手机专卖店等销售渠道购买的19款受试手机中,每款至少预装了27个软件,其中一款型号为X9007的OPPO手机预装软件数量高达71个,除了必要的系统软件外,还有与手机正常运行并无关联的应用软件,且大量预装软件不能直接卸载。
-用户看法
有人认为多余有人认为方便
罗女士最不喜欢的预装软件就是游戏中心。“有时候小孩趁大人不在拿手机玩,一不留神就付费购买了游戏。”在罗女士看来,手机内置的游戏中心中,许多游戏往往点击就默认从话费中扣费购买,有捆绑消费之嫌。
学生方孜对预装软件也持反对态度。方孜称,预装软件不Root就不可卸载,不仅占内存,还会影响手机的使用速度,“更重要的是,很多旅行或炒股类的预装软件用不上,或者预装的聊天软件、新闻类软件跟个人使用习惯不符”。
但也有人认为预装软件比较方便。小唐在老家县城开了个手机维修店,会帮用户刷机,重新刷一个系统一次性收费20元。小唐告诉记者,四线城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很多中老年人并不很了解手机,有时候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安装了删不干净的恶意程序,或手机系统出现问题,就会拿来维修,“虽然网上也有很多软件提供一键刷机服务,但一般人都还是懒得自己折腾”。在小唐看来,“这年头谁给爸妈买个手机不是把常用的软件装好?预装些新闻、浏览器、天气等基本应用,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省得老人自己注册系统账号去应用商店下载,账号多了也记不住。”
-记者调查
>>预装渠道
预装软件来自四种渠道
如今的智能手机,不管什么品牌,什么型号,完全没有预装软件的并不存在,少的十几款,多的几十款。不过,这些预装软件并不能简单被归到一类,其实还是有多种来源的。首先就是系统自带的必要功能,如通讯录、短信、电话、拍照、浏览器等应用,没有这些预装的应用,手机根本无法正常使用;第二类是操作系统集成的应用,这一类应用并不一定对每一个用户都是有用的,但是其本身是某手机操作系统或者UI的特色组成部分,如苹果iOS中的Siri、iMessage,国外使用的原生安卓系统中也有许多谷歌自身的应用,国内众多手机厂商推出的自家的ROM中也都有一些自己的独家应用,如自家的应用商店、防护软件等;第三类是运营商在其定制的手机中预装的自己的业务软件,如手机营业厅、阅读业务软件、游戏业务软件等;第四类则是第三方的应用或者游戏,而这当中其实有一些几乎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软件,例如微信、微博等。相比前三类预装应用都是手机厂商主动预装进去的,第四类情况则较为复杂,其中有手机厂商主动预装的,但其实更多的还是在手机销售渠道当中,被层层经销商预装进去的。
>>预装目的
为抢入口或收安装费用
不同来源的预装应用,其背后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操作系统集成的应用,主要是系统或者手机企业为了打造自己的业务链,简单地说就是抢入口,例如现在苹果和谷歌都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预装了支付业务应用,这就是在争夺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运营商预装的应用,则是运营商为了推广自家业务所进行的,也是运营商会为此类手机提供一定的购机或者话费补贴的原因之一。
第三方的应用或游戏,则主要是出于收入方面的原因。
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手机应用的开发商往往会和手机企业或手机销售渠道达成合作,付费让自家应用被预装到某些手机当中。这当中,实力大的应用开发者会直接和手机厂商进行合作,按照预装量向手机厂商付费;而更多的中小开发者,往往是通过第三方的刷机公司打包刷入手机,这一类多数情况是在手机销售渠道当中被预装进手机的。据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士透露,一般预装一款应用的费用从几毛钱到几元不等,一般视推广范围和预装规模不同,不可卸载的一般付费要高过可卸载的。
一位国内某手机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诉苦,现在手机市场的价格战太过激烈,很多手机都是在以和制造成本相当甚至是低于制造成本的价格出售,只卖手机是赔钱的,因此需要寻找其他的利润模式,而通过预装软件赚取收入,也是手机厂商反补售价的一个重要来源。“就像看免费视频要先看一段广告一样,消费者以低价格购买手机,接受一些预装软件,也不算是不合理的行为吧。”
-律师说法
预装软件是否侵权存争议
2014年11月,深圳苹果手机用户姚女士就因苹果手机预装的指南针、语音备忘录、游戏中心、地图、股市、邮件、Safari等软件无法卸载,担心预装软件会监控、窃取用户隐私,并且产生额外的费用和流量,所以向苹果在国内的销售商提起诉讼,要求苹果公开窃取隐私等问题,并重新设计手机系统。最终,福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姚女士败诉。判决认为,姚女士对于预装软件是知情的,在购买时已经预知产品的预装软件无法卸载。同时部分软件是苹果特色产品,并非质量问题。目前该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中。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预装软件是否侵犯用户知情权、是否属于反垄断法里的搭售是存在一定争议的。预装软件一定程度上利好“小白”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此外,目前国内法律并未明文禁止不能预装,相关规定只是2013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要求手机厂商不得安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的软件,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
他同时强调,虽然预装软件存在争议,但预装软件不能卸载是侵犯用户选择权的。消费者通过付费获得手机的所有权之后,有权自主支配手机。赵占领指出,手机厂商应该告诉用户预装了哪些软件,同时软件应能自主卸载,自主卸载不能影响“三包”服务。
-专家观点
解决问题要靠自律和市场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预装是一种服务,并不能一棍子打死。“电话簿、短信、联系人、照相、应用商店等最基本的应用,以及文件管理、电量管理、安全应用,甚至有针对性的支付应用等与系统核心相关的软件,都是可以预装的。完全不能预装,只会大大增加使用成本,让一些‘小白’用户摸不着头脑。”他同时表示,除了必要的应用软件外,其他预装软件应允许用户自由卸载。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如果法院真的判决手机预装应用必须可卸载,那对手机行业和手机消费者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因为世界上没有哪款智能手机是完全没有预装的,有些预装应用如果被卸载,手机将无法正常运行,消费售后问题将暴增。他认为,手机预装软件的问题,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来解决,例如有些手机厂商就宣布自己很少预装或者不预装第三方商业软件,这也是一个竞争优势。
手机行业分析师成博则表示,对于手机软件预装这样一个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手机厂商之间的行业自律行为加以净化,例如手机厂商们可以发起签署关于预装软件的公约,对预装数量、预装种类、是否可以由用户自主卸载等作出规定。这种自律会形成正面的示范效应,让手机企业自发规范自己的预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