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文促生猪保供稳价 后期供需或发生改变
- 发布时间:2016-04-11 07:14: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发改委发文促生猪保供稳价 能繁猪存栏止跌持平后期供需或发生改变
每隔一段时间,猪肉价格都会登上新闻热搜榜。今年3月,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19.02元/公斤,同比上涨55.3%。而4月6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已涨到19.9元/公斤,比春节前(2月3日)上涨8.7%。
值得注意的是,猪肉价格并没有生猪出场价涨得那么多,3月份猪肉(精瘦肉)均价同比上涨20.2%,比生猪价格同比涨幅低35.1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4月10日发表文章称,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不降反升,持续高位运行,这是生猪养殖行业经历前几年周期性调整的结果,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对记者分析,当前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前期价格低迷导致的供给减少,属于恢复性上涨,这种上涨不会长期维持,未来继续上涨空间十分有限。
3月生猪存栏环比微增
每年春节期间,猪肉、蔬菜等食品的消费量增加,价格一般也会有一定的上涨,然而去年2月份,猪肉价格却出现了小幅环比下降。事实上,这仅仅是2012年~2015年猪肉价格走势的缩影。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4月7日介绍,对于养猪场户,2012年至2013年保本微利,2014年陷入严重亏损,每出栏一头猪亏101元。2014年和2015年两个春节消费高峰期猪价不涨反跌。养一头猪亏101元,谁还愿意去养猪?马有祥介绍,这严重挫伤了养猪场户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猪产能深度调整。
自2015年3月份开始,猪肉价格重新进入上升通道,虽然9月~11月中旬出现小幅下行,但之后又驶入上行通道至今,尤其今年春节以后涨幅较快。
然而即使如此,养殖户的热情仍然没有被点燃。发改委的文章介绍,在上轮“猪周期”中,生猪价格下跌期较长,养猪业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导致去年3月生猪价格进入上涨通道后,部分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仍然不高,补栏进程较慢,加之部分地方实施生猪禁养或限养,生猪产能持续处于低位。
赵萍介绍,供需是影响猪肉价格的决定性因素,需求侧一般较为稳定,供给侧的波动则较大。一方面,价格下跌养殖户积极性低,另一方面,极端天气又造成了仔猪存活率的下降。
据农业部监测,截至今年2月,生猪与能繁母猪存栏分别连续37个月和30个月同比下降。发改委认为,这是当前生猪价格处于高位的主要原因。上述文章判断,由于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较低,预计今年中秋、国庆节前生猪价格将高位运行。
不过今年猪肉价格上涨调动了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据农业部最新监测数据,3月份生猪存栏量环比增加0.9%,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止跌持平,预示着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过程基本结束,后期生猪供需格局可能发生改变。
发改委文章介绍,按照生猪养殖周期和市场供求规律,预计9月份以后供求关系趋于宽松,明年春节后可能进入新一轮调整阶段。
未来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在猪肉上涨的同时,玉米价格却一路走低。2011年四季度~2015年上半年,全国平均玉米批发价格持续稳定在2.4元/公斤左右。去年7月至今,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目前已不足2元/公斤,累计跌幅约20%。受此影响,猪粮比价也持续攀升,已接近历史高点。发改委在3月19日发布信息称,截至3月9日,全国猪粮比价为9.13:1,已进入黄色预警区域。
部分地区情况更加严重。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第12周(3月21日~27日),山东省猪粮比价已涨破10,为11.41,环比上升4.19%,同比上升121.52%。
发改委此前曾表示,猪粮比价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会引起养殖户过度补栏,导致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使生猪价格很快进入下跌通道。因此,建议生猪养殖户理性判断生猪价格未来走势,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合理安排补栏。
根据相关规定,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处于9:1到9.5:1之间时,将由发改委牵头会商,提出中央冻猪肉储备投放计划,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实施。不过,发改委在本次发布的文章中提出,若剔除玉米价格下跌因素,当前猪粮比价仍低于8.5:1,处于正常波动的绿色区域。
该文章提醒,受夏季消费需求处于淡季、饲料等养殖成本下降、替代消费品价格下跌或平稳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