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自我重塑走出国门:富余产能需释放出口
- 发布时间:2015-01-08 07:05:11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孔彬彬
中国企业家:颠覆与重塑
2014年,中国企业家应时而变、锐意创新、重塑自我,虽有阵痛,却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他们,在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将企业家经济尽情诠释,精彩扑面而来。
市场澎湃,百舸争流。2014年,中国企业家应时而变、锐意创新、重塑自我,虽有阵痛,却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他们,在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将企业家经济尽情诠释,精彩扑面而来。正如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赞誉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情”。
经济是肌体、企业是血液。肌体病、血管雍,改革者拟定疗方、企业家来做手术。就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八个“更加注重”,其中“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尤为显眼。
于是有白酒大佬痛彻的呐喊:贵州茅台的袁仁国在政策环境巨变下,面对整体产业的断崖式下滑,疾呼“抱团取暖,做最好的白酒电商”。
有餐饮枭雄远遁的背影:湘鄂情的孟凯放弃餐饮谋求转型,但却一年四易主业,最终在沉重债务压力下远走海外,徒留违法违规的劣迹与资本市场的唏嘘。
有网络新贵登顶的欢呼:最深刻预见互联网大势的马云,在“风口”爆发的2014年,成功登顶纽交所,在全球瞩目中不仅折桂中国首富,更改写了世界产业格局。
而更多2014年的企业家关键词——P2P、O2O、产业转型、跨境并购、互联网思维、工业4.0……他们的悲怆与欢欣、恐惧与希冀,绘成经济新常态下斑斓的底色。
时代的波涛中,他们御风而行,有喜有悲,有苦有甜。
颠覆:传统产业自我救赎
坐在风口的互联网与失去风力的白酒行业,在2014年形成了最鲜明的反差。
2014年9月,电商教父马云成功把阿里巴巴推上纽交所,问鼎中国首富。上海证券报随行记者在报纸头版记录了他这一刻的爽朗笑容。
而当时的大洋此岸,贵州茅台掌门人袁仁国正默默地关注着公司当天推出的首款互联网产品究竟卖得好不好。是的,就在阿里IPO首日,贵州茅台正式宣布触网。
坐在风口的互联网与失去风力的白酒行业,在2014年形成了最鲜明的反差。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因事而治。袁仁国花了大半年时间,最终做了艰难的转型决定。
宣布触网3个多月后,在2014年度国酒茅台全国经销商大会上,袁仁国用“重构”重新定义了行业现状,而前两年他用的是“调整”。当谈到中国酒业O2O时,面对记者,他提高嗓门,加快语速,“茅台的品质是最好的!我们在全国有2000多家经销商,我相信我们可以做最好的白酒电商!”
与袁仁国以独立姿态试水白酒电商相比,泸州老窖的掌门人张良触网则更为彻底。
浓眉大眼,说话面带微笑,这是泸州老窖总经理张良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014年,泸州老窖遇到的挑战很多。国窖1573挺价政策几乎完败、高端产品利润面临断崖式下跌,面对互联网大潮冲击,张良选择了展开双臂尽情拥抱——联合国内著名设计大师许燎源、酒仙网总裁郝鸿峰共同推出互联网思维产品泸州老窖“三人炫”。这款高质低价的酒品创下短短几个月内销售100万瓶的佳绩。
白酒业的触网只是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顺势而变的一个缩影。经济的结构之变让中国企业家在颠覆自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在大转型时期,形势比人强,抱残守缺,幻想行业周期回暖最终可能是“缘木求鱼”。
就连地产业老大万科的总裁郁亮都四处调研怎么触网,阿里巴巴、腾讯、海尔、小米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郁亮告诉记者,这四家公司都在各自领域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高度:“阿里和腾讯是中国当今最杰出的互联网公司;海尔跟万科一样有三十年历史,但它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取得很大成就;小米在手机的红海市场里经营得有声有色。”
白酒与地产的革新自救,成为2014年传统产业转型的标志性事件。而传统产业的求变甚或求生,既折射当下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新常态,更透露出未来改革方向与发展潜力。
展翼:网络新贵“弄潮”
为何互联网企业发展如此迅猛?什么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战略?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意义?这些问题的答案伴随互联网企业家的攻城略地,逐渐清晰。
互联网对商业意味着什么?对传统产业转型意味着什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又意味着什么?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位于浙江金华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此时的义乌刚从“双十一”的忙碌中缓过劲儿来,这是中国商人近几年自己创造的一个节日,收获了异乎寻常的销售奇迹。11月11日这一天,仅天猫平台的交易总额就超过571亿元。
互联网、电商正以势不可挡的劲头侵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创新了更多的商业模式。
10年前,Google是全球最大的网络技术公司,拥有千亿美元市值,同期阿里巴巴的市值只有50亿美元,且当时互联网领域排名前十企业中没有一家来自中国。
如今,Google的市值增长到4000亿美元,是2005年的4倍;而2014年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已跃升至3000亿美元,是2005年市值的60倍。同样,目前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里,中国企业已占据四席,其中阿里巴巴、京东均是2014年登陆纽交所。
从资本市场登顶回来的马云,开始力推电商国际化及农村电商。
2014年的“双十一”购物影响到了海外,而“双十二”的线下促销又引领了一批“大妈”,结束了乌镇互联网大会之行,马云马不停蹄地赶往新疆和甘肃,去影响中国的西部农村,更大的“淘宝村”梦想正在孵化。
然而,马云更重要的战略目标,乃是他互联网金融帝国。
2014年10月中旬,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揭牌,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及网商银行(筹)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互联网金控集团。
为何互联网企业发展如此迅猛?什么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战略?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意义?这些问题的答案伴随互联网企业家的攻城略地,逐渐清晰。
再看一位2014年疾速崛起的企业家——“为人不识雷布斯,便称英雄也枉然”。
爱之者众,恨之者亦众。雷军看起来谦恭有礼,并不像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那样锋芒毕露,在这个盛产劳模的圈子,他是劳模中的劳模,类似特点让他人缘颇好。
不过现实是,小米的敌人,或者说潜在敌人正越来越多,在这些“敌人”眼中,小米一点都不友善。
原因很简单,小米已不只是一部手机。雷军告诉记者,小米手环、小蚁摄像机、iHealth智能血压计、智能插座等,经过小米模式改造的传统产品已杀入用户生活,这还只是先锋部队。2014年,小米投资了25家智能硬件企业,未来三到五年内,这个数字将增加至100家。
小米手机曾是一夜之间蹿起的一根竹子,现在,它要圈出自己的一片竹林。一个BAT之外的新势力正在诞生。
2014年12月29日下午,雷军微博确认小米已完成最新一轮11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450亿美元。它的IPO,将是阿里巴巴之后又一个大故事。
重塑:中国产能走向世界
在改变国内互联网生态圈的同时,中国的网络力量也开始走向世界。而互联网之外,更多的中国力量正走出国门。
2014年12月17日,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出现在百度战略合作的发布会上,合作的另一方则是创建于美国的叫车软件APP Uber。
“这类合作以前都是没有的。”李彦宏对记者表示,“对于百度来说,我们有自己的野心。我们希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的很多国家和市场中,都能有很好的发展;不仅是传统搜索的发展,也更希望能在连接人和服务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而互联网之外,更多的中国力量正在走出国门。
2014年,中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其对经济、外交、文化乃至国际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极其深刻悠远。
伴随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企业层面看到的是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铁建、中国电建等基建大象们的频频出海、投资世界。
2014年12月22日,总投资500亿美元、当前人类最大的基础建设项目——尼加拉瓜大运河在尼加拉瓜里瓦斯市正式动工。这标志着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为“雄心勃勃、对本国和全世界都很重要”的尼加拉瓜大运河,从图纸跃入现实。
这是信威集团董事长王靖2014年最值得喝彩的事,从提出设想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两年时间。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王靖难掩内心的激动。而在开工现场,王靖不仅见证了历史,更见证了HKND集团、徐工机械、葛洲坝、中国铁建等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身影。
2014年,企业家们的出海史,之于当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究竟有何特殊意义?
让我们把目光放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身上。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他走在最前,高密度出访,谈订单、签合同。
2014年12月初,李克强在贝尔格莱德讲话时为中国企业家出海做了某种诠释。
“中东欧国家经济基础扎实,自然资源禀赋好,科技教育水平高。中国13亿人口市场巨大,工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体系完备,外汇储备充足。双方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共同发展。”
中国的钢铁、水泥、玻璃、电力等富余而优质的产能,需要找到新的释放出口。
如果放眼国际市场就会发现,许多国家面临着升级换代和改善交通装备与基础设施的艰巨任务,但却苦于资金匮乏。而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需要寻找出口,使它以投资的形式得到增值。
产业的国际化显然与资本全球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密不可分。也唯有产业达到国际化,中国全球化格局才能根深叶茂。国际化的本质是开放与融合,在开放中优势互补,在融合中实现共荣共治。如此,中国的崛起则不再是威胁与虚言,中国的责任与担当也将水到渠成。
传承:从1984至2014
2014年,中国企业家与经济改革、宏观政策制定再一次出现“深度互动”,让人忆及1984年。
2014年的中国企业家,不仅频频走出国门,还罕见地多次走进最高决策地。
从中南海西北门进去,步行不久就能看到一座门口卧着威武石狮的建筑,一块镶金边的牌匾上写着“第一会议室”。
这里是国家领导会见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学者、基层代表的地方,近年多了一批新的客人——企业家。
翻阅日历,自2013年4月起,李克强五次“相约”企业家做客中南海。
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再次与中外企业家代表会面并进行交流。通过与企业家的交流座谈,决策层近距离地感知市场的脉动,真切地体会澎湃市场的动力。
2014年,中国企业家与经济改革、宏观政策制定再一次出现“深度互动”,让人忆及1984年。
1984年初,邓小平开始第一次南下特区视察。
这一年,他正好80岁。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代表人物的柳传志40岁、张瑞敏36岁、王石33岁,南存辉最小,只有21岁,他当时的职业是修鞋匠。这一年,兴奋于邓小平描绘的改革蓝图,他们开启了自己的企业征程。
1984年,尽管中国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大众汽车、卡夫食品等跨国公司经过艰难谈判后入华,但中国企业家与西方商业世界还是在两条平行铁轨上运行的列车,柳传志们所要解决的难题与乔布斯、戴尔截然不同。
30年过去了,柳传志成了中国企业家的“教父”;张瑞敏已经是中国制造的代表;王石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而人们一提到温州模式和浙商,首先想到的就是南存辉。
当下诸多写著者提出,1984年是中国的公司元年。如此定义更深一层的原因,是1984年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此前,中国改革的主战场在农村,主要的推动力量来自国家领导人;此后,城市改革被迅速启动,一个阶层——企业家阶层逐渐萌芽、壮大、崛起。
十八大以后,中国有了新的改革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背后,企业家阶层是否顺势而起,成为新一轮改革的主力军
经济学人张维迎在其宏文《中国经济转型与企业家精神》中提出:要企业家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市场经济。只有计划经济是政府建的,没有市场经济是政府建的。政府要做的是扫清市场的障碍,企业家的创新、企业家的精神自然而然就来了。企业家是经济转型的核心之一。
即便确认了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与历史贡献,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陷入了普遍的焦虑,其时代似乎正在逝去。
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等曾经的标杆都已进入黄昏,即使是同时创立在1984年的戴尔、思科,如今也已巅峰不再,中国企业家面对下一个30年的自信来自哪里?
在虚拟与实体的交叉、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传统与互联的碰撞背后,还记得雷军和董明珠那场赌局吗?
这是2014年商界最有意思的对话,也开启未来中国企业家阶层一系列的命题:新常态下40、50后企业家如何与80、90后企业家合作、竞争?中国企业家阶层如何实现代际传承?
古希腊大哲有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品味中国企业家的创新与扬弃、转变与坚持,或许更能洞察这个时代的变迁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