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房产 > 正文

字号:  

专家建言城镇化建设不要抹去乡愁记忆 留住“历史文脉”

  • 发布时间:2015-09-24 22:2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图为: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现场主题演讲。 刘彦君 摄
图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现场主题演讲。 刘彦君 摄
图为:与会知名专家、学者联合新都区共同发布新都城市品牌“四个一”。 刘彦君 摄

  中新网成都9月24日电 (刘彦君徐杨祎汤雁)“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在台湾歌手罗大佑的《鹿港小镇》的歌词中,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结束了他对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题演讲,也道出了一个事实:“城镇化建设不能抹去乡愁记忆,不能只为看得见的东西而失去看不见的东西,一定要留住历史文脉。”

  24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承办的“创新中国·城镇化与新型卫星城2015新都论坛”在四川成都新都区举行。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数以亿计的人加入了城镇化的洪流,然而,还来不及吸取三十年城市化磨灭城市记忆、城市情感,最终造就“千城一面”的教训,城镇化浪潮已经像海啸一般卷地而来,袭向乡村。

  城镇化真的就不能避免这个问题吗,真的就无法让人“记得住乡愁”吗?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历史文脉的传承并不矛盾,是可以统一的。传统村落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尽量简单地防止“以城并乡”、“拆村并居”,要做到生态和生活兼顾、自然和人文并存。在农村人口转移中,不能让城镇新居民失去心灵居所,要把“根”留住。

  “乡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城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脉的延续都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规律,使人“记得住乡愁”,要有必要的载体,尤其要有标志性的东西,发展自己的城市特色,切不要把城市变成一个钢铁水泥累计的区域,乡愁是对故土的思念,对传统的眷恋,也是情感的归依,这种情感不是浮在空中的虚无缥缈的影像,而是同具体的物质、非物质载体紧紧联系在一起,乡村如此,城市也是如此。“但最关键要把人放在首位,都要同人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力。”

  据调查,2000年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个,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传统村落。

  马光远认为巨量的村落消失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一些农村确实自然条件艰苦,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二是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定居;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撤村并点力度强大,是直接导致近10年村落急速消亡的最主要缘由。

  “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大拆大建,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好古城、古镇、古建筑、古村落,留存历史记忆。”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刁义表示,未来新都一定要建设“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