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财经 > 能源 > 中国能源访谈录 > 正文

字号:  

林伯强:原油价暴跌阴谋论不靠谱 难跌穿40美元

  • 发布时间:2014-12-17 07:46:17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马巾坷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

  12月15日,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暴跌13%,今年以来卢布跌幅已达五成。在国际油价“瀑布式”暴跌的背景下,卢布的暴跌使得之前市场上盛传的“石油战”、“货币战”的阴谋论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同。

  对于油价暴跌的原因,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林伯强认为,“美国联合沙特打击俄罗斯”的阴谋论不靠谱。阴谋论里的动机、动因可能都有,但执行成本太高,油价大跌的主要原因仍是供需失衡。

  “跌穿40美元”很难

  “这次大跌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很大的关系。上次大跌的时候,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依然强劲,这次就不一样了。”

  新京报:关于油价大跌的原因,多个产油国强调石油战、货币战等阴谋论。是这样吗?

  林伯强: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才是原油价格疲软的根本原因。这样的情况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油价短期内难有起色。

  这次大跌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很大的关系。

  上次油价大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石油需求增长依然强劲,同时在大宗商品方面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

  这次就不一样了。油价不只是反映现在的情况,还有对未来的预期。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对油价的未来预期会产生影响。供应端方面,美国的页岩气(油)也会源源不断地生产,进一步影响原油价格。

  阴谋论不靠谱。阴谋论里的动机、动因可能都有,但执行成本太高。如果想彻底打垮对手,需要维持打击的时间会比较长,这个过程中,己方可能先支撑不住。

  新京报:但是,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却一直在强调阴谋论?

  林伯强:他们总要有个说法,换成谁,都会这么说。

  新京报:2008年,国际油价曾一度跌穿40美元。现在是否会重演当年的行情?两次大跌,有什么不同?

  林伯强:重演当年的行情的可能性比较小。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所有金融系统受到影响,进而对油价产生打击。

  这次并不是因为危机,所以相对而言,这次可能不会跌到那么低。但是2008年大跌之后,油价恢复的速度很快,这次可能不会有那么快。

  能源供应格局已经改变,上次是需求突然间受到打击,不单单是油价跌,股市也跌。这次是基本面的问题,可能不会猛然跌到40美元,但是反过来一样,想恢复回去也比较困难。

  很多产油国财政紧张

  “解决供需失衡的唯一办法,就是限产。欧佩克本身是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很难统一协调限产比例。”

  新京报:所以说,大跌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基本面?

  林伯强:具体说是供需失衡。解决供需失衡的唯一办法,就是限产。我估计,到50多美元或者50美元的时候,产油国会坐在一起讨论如何限产。

  新京报:抛开阴谋论等说法,油价下跌确实有人受益、有人受损。

  林伯强:美国、中国、日本、欧盟都受益,或者说,产油国之外的国家都受益。

  石油价格是大宗商品价格的领头羊,油价低,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跟着跌下来,生产成本就会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间接刺激经济复苏,刺激消费,包括中国在内。所以,即使产油国没有采取措施,明年的油价也会因为经济复苏而开始恢复。

  新京报:各个产油国的立场不完全相同。各国的立场和分歧是什么?

  林伯强:很多产油国的财政都很紧张,而且各国生产成本不同。欧佩克本身是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很难统一协调限产比例。对于“你限多少,我限多少”的问题有分歧,而且谈好后会不会自觉执行也是问题。

  新京报:假设限产方案谈拢后,油价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林伯强:这次限产的力度应该会比2008年、2009年大得多,恢复得更困难、更慢。可以预期,中长期的石油价格会比较温和。

  “相信三桶油都在行动”

  “现在最忙的就是石油公司,有人忙着卖,有人忙着买。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60%,资产买得越多,越有利。”

  新京报: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主要的受益在哪些方面?

  林伯强:油价大跌有利于中国石油进口。

  若以去年的进口情况作基础,国际油价每下降1美元将为中国石油进口节省21亿美元。

  同时,油价大跌也有利于中国的空气污染治理工作,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等。

  另外,油价大跌,大宗产品价格会跟着跌,中国是最大的大宗产品进口国,经济运行成本会因此降低。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油价大跌会不利于中国正在进行的能源结构改革,石化能源份额会增加?

  林伯强:油价下跌可能对清洁能源有影响,但是整个经济运行成本省下来的钱,可以去补贴清洁能源,省下来的钱远远超过需要补贴的数目。

  新京报:未来在油价恢复的过程中,各产油地区的份额和话语权会有变化吗?

  林伯强:成本比较低的产油国,话语权依然比较大。如果份额基本没有变化的话,话语权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假设价格维持在70美元的水平,那么成本超过70美元的地区,就不会再投资,份额就会缩小,财政开支要减少,资产也要盘整。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出去购买石油资产。

  新京报:这对中国的石油话语权争夺有什么影响?

  林伯强:现在的定价权还是欧佩克说了算。对于中国,讲影响力比较合适。

  一般而言,在低油价时期“走出去”会比较容易,除了价格比较低,谈判也会比较容易,油价下跌会影响到产油国的财政预算。

  事实上,俄罗斯目前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既有很强的政治动力,也有较强的经济动力,此时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时机正好。

  新京报:从石油公司层面来看,埃克森美孚、BP、道达尔,以及中国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国际油价大跌的过程中,分别会受到什么影响?

  林伯强:现在最忙的就是石油公司,有人忙着卖,有人忙着买。

  对中国来说,相信三桶油都在行动,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60%,资产买得越多,越有利。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