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案被诉是挫折也是机遇
- 发布时间:2014-08-11 07:2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马巾坷
在经历一场冗长的起诉、裁决和上诉之后,世界贸易组织(WTO)一个专家委员会维持了有关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反贸易规则的裁决。
今年3月,当WTO做出不利裁决,中国决定上诉之时,其实中国已经预见到了这个结果。就程序而言,中国完成了自己作为WTO成员维权所应走且必须走的程序。作为这个组织的新成员,无论是自己提起诉讼还是被其他成员国起诉,收集有力证据,积极应诉才是应有之义,尽管WTO在全球贸易架构中的作用遇到了瓶颈。
回到稀土案本身。稀土材料号称“工业维生素”,广泛用于现代高科技产品和制造业。可以说,离开了稀土材料,高端制造就会“营养不良”,整个产业链也就失去生产力和竞争力。
众所周知,在17种稀土元素中,中国产量占了90%。而且基于行业管理的现状,中国稀土企业普遍存在着泛滥开采,利用率低,能源粗放浪费的情况严重,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稀土产业监管上的紊乱,整个行业存在着漫山放羊,无序竞争且恶性压价的尴尬。美欧日市场,正是窥见中国稀土产业的乱象,并利用稀土出口价格的低廉,对进口中国稀土原料情有独钟。因为价格低廉的中国稀土材料,对其制造业和工业制成品更为有利。
这种市场逻辑是不合理的。中国出口了价格低廉的稀土材料,有可能高价进口美欧日市场的制成品,贸易不平衡不仅对中国不公平,也对世界贸易秩序带来了伤害。对中国而言,限制出口稀土材料,并不仅仅基于贸易因素,更主要的是对紊乱的稀土产业予以规范,制止稀土业已存在的无序开采,而且也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美欧日市场基于自身的市场利益,只看到了中国2009年限制稀土出口带来的市场价格攀升,却失去了换位思考的理性思维。无论中国还是美欧日市场,保护环境和有限的资源,都是常态的政策选择。就美国而言,其能源完全能够自给,但长期以来,美国的能源战略核心却稳固在中东富油地区,并不惜再次动用战争手段,维系本国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和能源安全。清洁能源利用,欧美市场占据技术先机,但清洁能源的利用,却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即要靠中国廉价的稀土材料才实现。以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的环境代价,换取清洁能源的生产力,如此代价对中国同样不公平。
美欧日市场基于利己诉求起诉中国,忽略了中国限制出口稀土背后的生态元素。也许,在技术层面符合WTO的基本原则,但程序上的合法未必合理合情。而且,中国限制出口稀土政策,并未导致全球稀土供应的短缺。事实是,配额出口的中国稀土,总是用不完——只要西方市场接受配额内的价格,从中国进口稀土材料根本不是问题。
为了维持原本从中国进口稀土的低价,美欧日才向WTO起诉中国。现在美欧日市场欢呼自己的胜利,中国既然做到了自己的努力,也应充分思考未来的政策应对,并强化内功和博弈能力。对于中国而言,稀土案被诉是挫折也是机遇。
首要之策,是完善稀土行业市场监管和产业整合力度。中国稀土业乱象,在于小、散、乱,各自为政,互相倾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WTO裁决,倒逼中国稀土行业统一建制、集中经营,变小、散、乱为企业整合的大集团经营之路。目前,按照市场化原则组成的6家企业为主的大集团格局雏形已现。
其次就是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开采、冶炼和综合利用的有序分工,实现稀土产业的集约化经营。
三是严厉打击稀土材料的走私行为,堵住贸易出口环节的价格乱象。
遵从WTO原则,执行WTO裁决,是中国的入世承诺,也是应尽的义务,哪怕这种裁决不够公平。作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博弈是长期的,除了稀土,还有石墨等其他材料。积极应诉,认真维权,同时完善内部市场监管,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必须直面的使命。(作者张敬伟,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