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力推全球能源互联网 特高压迎2.0万亿红利
- 发布时间:2016-04-02 07:5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少雷
将特高压升级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一直在推进的这个宏大设想有了重大突破。
3月30日,记者从2016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获悉,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一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当选合作组织主席,组织总部落户北京。同时,国家电网、韩国电力公社、日本软银集团、俄罗斯电网公司在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这意味着由中国发起推动的能源领域首个国际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20年实现国内互联
特高压一直是国家电网在逐步推行的,随着特高压升级为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国家电网则进一步计划在2020年实现国内电网互联建设。
根据国家电网的规划,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3月30日,据刘振亚介绍,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方式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各阶段可结合实际协调推进。从现在到2020年,重点加快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建设;到2030年,重点推动洲内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2050年,重点开发“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和推动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国务院国务委员王勇则指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各方面,需要世界各国、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开放共享、加快技术攻关、推动共建标准、确保网络安全,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记者了解,国际能源署将与国家电网成立专家工作组,共同探讨特高压技术以及未来大电网互联、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潜力,构建一个全球的能源互联网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互通。
“大规模输电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解决未来能源供应问题非常重要。适应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必须重新设计和建设电网,才能够充分挖掘全球电网互联的潜力。” 国际能源署署长毕罗尔称,根据分析研究发现,40%现有输电线路已经老化面临淘汰,所以现在是一个重新修建输电线路和输电基础设施很好的时机。
每年拉动投资2万亿
相对于能源互联网这个宏大的蓝图,各国对于电网互联互通将带动的项目更感兴趣。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办公室副主任陈葛松称,在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和清洁能源等能源互联网领域,一年就带动电网投资1万亿元,同时带动电源投资1万亿,2万亿投资能拉动GDP增长1.5%左右。
3月30日,记者从2016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上获悉,在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互联通道方面,未来将重点建设西西伯利亚通道、东西伯利亚通道、远东通道等大型能源通道。
俄罗斯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罗曼·别尔德尼科夫透露,俄罗斯正在全面推进与中国、韩国、朝鲜、日本和蒙古国的电网互联工作,这将有力降低终端能源价格、推动跨国跨区电力互济、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
“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就是实现互联互通一体化。各国应开展双边框架下的电网互联互通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将构建相互协同的能源发展战略,形成相互协调的能源网结构,以此为基础可以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罗曼·别尔德尼科夫说。
埃塞俄比亚水、灌溉及电力部部长莫图马·梅加萨也表示该国将积极参与能源互联网。莫图马·梅加萨认为,东非地区具有实施全球能源互联网首批项目的条件,埃塞俄比亚尼罗河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被称为“非洲水塔”。根据埃塞俄比亚发电计划,到2020年,整个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00万千瓦,这意味着巨大的外输潜力。
“全球能源互联网一头连着全球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另一头连接着全球各大负荷中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发展中国家丰富的 资源优势 转变为经济优势,将会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不竭的动力。”莫图马·梅加萨表示。
而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可再生能源协会创始人兼会长孙正义则称,中方、俄方、韩方、日方的代表共同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四个国家占到了整个亚洲电力需求的78%,这次合作将致力于把有很大能源需求的四个国家和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蒙古的电网互联。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愿景,但是在亚洲的第一个执行项目就是实现东北亚电力联网。
“在接下来一年当中,我们会研究成本、资本、投资的需求,运营成本、资本成本、建设周期,打造这样一个互联的电网需要多少投入,有关国家的政府需要签署什么样的协议,需要其他部门给予什么样的支持,从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从成本上来说我认为也是可行的。”孙正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