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产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字号:  

58汽车陪练解聘员工惹祸 成上门服务顽疾

  • 发布时间:2015-09-15 07:2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李铎 肖鹏  责任编辑:李春晖

  完成千万级别融资、高调进军8个城市的58汽车陪练,却在8月底悄然退出天津、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然而,平台与教练间的合同纠纷却未终结。事实上,随着O2O市场的壮大,平台出现的劳资纠纷越发频繁。在北商研究院方面看来,正如外卖、专车纳税资质模糊一样,O2O行业各个业态的身份界定,以及官方行业准则亟待出台。

  经营半年悄然退场

  了解到上述信息之后,北京商报记者日前与陪练冯先生取得联系。冯先生表示,58汽车陪练1月进入天津,并在当地招募陪练教练,承诺“五险一金”和底薪,这吸引了很多陪练教练加盟。58汽车陪练方面要求所有车辆车龄在六年内,行驶里程在10万公里以内。部分陪练的车不能满足条件,还为此特意换了新车。

  让陪练大动干戈的原因是平台提供的优厚待遇。据冯先生介绍,58汽车陪练承诺了6000元底薪,接单不满6000元按底薪计算;超过6000元部分按单量提成。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天津驾校教练工资在3000元左右,58汽车陪练的薪酬翻了一倍。

  好景不长,8月31日,58汽车陪练忽然宣布从9月1日起“不干了”,并遣散所有员工和陪练。

  “8月31日还在工作,忽然接到同事电话说让我回公司一趟,公司要解散了。到公司一看,所有陪练都在,总部人说9月1日取消天津业务,不给任何赔偿。赔偿先不谈,即使解约也不能提前一天通知,这本身不合法。”一名陪练表示。

  合作存霸王条款

  据了解,58汽车陪练平台曾与教练签署一份服务合同。冯先生称,签合同时,就有陪练对合同的性质提出了质疑,认为应签订劳动合同。“平台方面要求教练全职工作,因此多数教练辞掉原有工作。合同上条款只对教练进行限制,却没明确教练应有的权利。但我们害怕提出异议会辞退我们,就没提出异议。”

  正是因为合同性质,平台方面撤出后,陪练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另一位陪练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平台与教练签署了一年合同,承诺底薪和提成,刚满半年就单方解约。一些陪练失业后还要还买车的贷款。但据该人士透露,58汽车陪练方面认为两者之间属于合作关系,不该赔偿。

  北京商报记者致电58汽车陪练,公司称因工作业务向“学车”转型,关闭了天津、成都、重庆3个城市,并解释称,虽然上述三地汽车保有量大,但对于陪练认知度不高、市场开拓缓慢,导致经营不善,但合同问题不便透露。

  双方关系认定存疑

  昨日,十余名天津陪练前往58汽车陪练总部。58汽车陪练运营总监陆鑫表示,公司要求天津分公司负责人与教练签订合同,但合同却没有寄到北京,不承认合同疏漏。在教练提供招聘公告、工资流水、工作情况等证据后,58汽车陪练依然坚持两者为合作关系,不予赔偿。与此同时,据一位陪练介绍,当时自己签订的合同上也没有58汽车陪练公司的公章。

  知名IT律师赵占领指出,无论签署纸质合同与否,只要双方存在相应关系,就会自然生成一个隐形合同。合同性质则需根据实际行为判定。

  北京商报记者又拨打了北京劳动仲裁热线,工作人员称,劳动关系认定的主要标准有3个,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教练在招聘时给出的条件是“五险一金”和底薪,58汽车陪练就近派单,教练不能自由选择,拒接要扣除1000元工资,三次拒接就不再有底薪。在月底,工资由平台方支付。从认定标准来看,合同性质的确存在争议。

  在赵占领看来,若陪练证据充足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判决为劳动合同,则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向未签订合同的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补缴齐“五险一金”。

  尽管有着“58”作为招牌,但58汽车陪练却并非58同城旗下品牌。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58汽车陪练成立于2014年8月,是58同城内部孵化项目,完成千万级融资后独立。除赶集网外,58同城投资并购了6家汽车行业公司、1家房产相关公司、2家招聘相关公司和5家生活服务相关公司,58汽车陪练也包含其中。这些公司不包含在58同城事业群和事业部中。

  O2O平台问题频发

  合同问题是多数服务O2O平台的通病,58汽车陪练只是冰山一角。据了解,多数O2O企业在扩张之初都会通过补贴方式吸纳专业人才,并签署服务合同。此前曾曝出某美甲O2O平台、上门按摩O2O平台也存在类似合同纠纷。赵占领指出,诸如专车、陪练、家政等O2O企业,都会与服务人员签订服务合同。服务人员从平台接单赚取薪酬,平台方从中抽成,在初期会给予一定补贴。比起劳动合同,服务合同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无需缴纳“五险一金”,且不涉及《劳动法》。

  某上门按摩O2O负责人透露,平台与服务人员的关系要看平台属性,多数平台是互联网公司,只提供信息服务。虽然也会进行招聘和培训,但平台方向从业者安排工作,接单时间是由服务人员自由设置,属于合作关系。打车、专车类O2O通过劳务公司进行劳务外派,并未与司机形成合同关系。

  O2O企业为保证用户体验,平台方面会与服务人员签订排他性合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就会存在合同纠纷的隐患。

  目前,O2O行业标准化的呼声越发强烈,曾有独立非盈利机构为O2O行业制定规范,北京市商务委也对生活服务业O2O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这让O2O行业得以向合法、规范方向发展。然而,目前尚未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旧有行业标准对O2O行业也不太适用,这造成行业问题频发。业内人士认为,从业者选择工作时,可提前进行法律咨询,保障自身利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