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布局京津冀 打造金融服务协同样本
- 发布时间:2015-05-27 07:24:59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张少雷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在各个产业中深度发酵。作为实体经济重要助力的金融服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先行一步”显得至关重要。
日前,华夏银行在京就“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协同发展”与多家媒体座谈。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透露,华夏银行正在多措并举推进该行的京津冀金融服务战略。
从“行长当组长”、“八措并举”的顶层设计,到通过信贷支持等多种金融服务为京津冀重点产业提供发展助力,再到通过京津冀协同卡和ETC卡等特色产品构建京津冀“同城”金融生活圈,华夏银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正在快速推进。
多措并举 华夏银行抢滩“京津冀”
进入今年以来,“京津冀”成为多家银行发展布局的关键词。华夏银行作为在此战略上“动手早”的行业代表,从机制到业务进行了一次全面服务支撑“京津冀”战略的顶层设计。用副行长黄金老的话来讲:在布局京津冀战略上,华夏银行可谓“动手早、力度大、措施实、见效快”。
早在去年8月,华夏银行就成立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小组,由樊大志行长担任组长,总行有关分管行领导、总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北京、天津、石家庄分行行长作为工作组成员。如此“行长当组长”的最高规格机构设置,在股份制银行中并不多见,也体现了“京津冀”战略之于该行的别样意义。
在副行长黄金老看来,以最大力度参与和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华夏银行具备“先天优势”。
据黄金老介绍,华夏银行目前三地拥有总计六万户的企业客户,300万户的个人客户,均占到全行对应业务的五分之一;在资产规模上,三地总资产超过三千亿,占到全行资产的六分之一。此外,目前华夏银行在京津冀三地的各级分支机构达到124家,占到全辖机构的六分之一。而扎根北京发展23年的独特历史发展轨迹也让其在京津冀范围内积累了良好的业务关系,成为其资源整合、项目议价的潜在优势。
黄金老介绍,该行在今年已经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的工作方案,主要通过“八项措施”来确保落实:包括重点项目支持每年200亿元;做好产业迁移的金融服务衔接;设立专项研发基金;积极引入世行、法开署、亚行贷款,制定配套政策;个人银行业务同城化,打造京津冀同城通品牌;机构设立优先安排,未来5年增加100家,2015年预计新增22家;发起设立“碧水蓝天”产业发展基金;完善信息共通共享机制等。
这八条措施,涵盖华夏银行多个业务部门,内容涉及机构设立、融资信贷服务、产业迁移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多股资金支持的环境治理项目、便民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等,堪称华夏银行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的“顶层设计”。
百亿信贷 为三地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带来一波新型业态的涌现,其创造的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布局显然需要一个更加强大、协同的资本市场。对银行而言,提供适应新需求与新业态的信贷融资服务成为重中之重。
黄金老认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大资金支持,单靠政策性银行、单靠银行表内资金难以满足其全面需求。他表示,2014年京津冀三地固定资产投资合计4.6万亿元,当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5.7%。京津冀属于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固定投资增速应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假设达到17%,2015¬—202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约为50万亿元。
最新信息显示,华夏银行已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项目配置了单独的信贷额度,仅2015年计划投入的表内外资金就有350亿左右,主要将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迁移、生态环境治理和科技创新四个领域进行投放。
据黄金老介绍,在对前期14个、总计141亿元额度需求的审核基础上,华夏银行已经确定再投入50—100亿元支持这些重点项目。仅在5月,就将提供15亿元专项信贷规模,用于支持北京、唐山、天津和衡水的四个项目,领域涉及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回迁安置、环保等。
在此基础上,华夏银行将小微企业的业务优势向京津冀协同金融服务靠拢,运用“年审制”贷款、小企业“网络贷”、华夏“乐业贷”等“明星业务”支持京津冀区域内企业发展,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据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卢小群介绍,截止2015年4月末,该行针对“三农”、文化创意绿色信贷产业,已经向京津冀区域的近300户小企业发放“年审制”贷款超过20亿;而针对京津冀区域的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已向246户小企业发放小企业“网络贷”超过2个亿。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步,如何根据三地企业客户的转移搬迁情况,保证金融服务的无缝衔接,是检验银行金融服务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在对北汽集团黄骅汽车生产基地搬迁技改项目中,华夏银行为该基地提供无缝连接的外迁金融服务,目前已提供融资5亿元,核定上下游企业交易额度4.5亿元。此外,石家庄分行还向高碑店市丰合元商贸有限公司这一京津冀转移项目中的148户商户,发放了共计14170万元“租金贷”,用于高碑店市丰合元商贸有限公司管理商城的装修升级。
针对京津冀地区急需破解的环境治理领域,华夏银行已经计划设立总规模人民币50亿元的“碧水蓝天”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向将面向节能减排,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水、土、气污染治理,并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
对于这样额度巨大的信贷规模,风控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在华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部授信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张敏看来,京津冀区域是中国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对于区域内的交通、环保、产业转移、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信贷需求,只要符合国家关于京津冀战略发展规划,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监管要求、达到银行的信贷准入标准和风控要求,银行都将予以积极支持。而对于两高一剩行业、传统落后产能等领域,华夏银行将继续加强风险管控措施。
立足民生 构建“大同城”金融生活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为京津冀三地居民生活形态与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已成为不争事实,“协同发展”的核心在人,服务和便利三地居民生活,是银行布局京津冀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关注长远效益和市场份额是我们发展同城业务的原则。”华夏银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王耀增表示。
据王耀增介绍,去年9月,华夏银行在三地同步推出“京津冀协同卡”,该卡也是国内第一张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专门发行的银行卡。截至4月末,京津冀协同卡发卡量达到25.86万张,吸纳存款超过15亿。以此为载体,华夏银行提出“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互通如同城”,打造服务三地居民的“大同城”金融服务圈的构架也逐渐清晰——即三地的异地客户可以享受到与同城客户完全相同的金融服务,包括免收系统内异地柜台及ATM存款、取款、转账等多项手续费,以及异地解挂、异地强行改密等,预计将进一步方便三地流动客户异地办理业务。
据了解,在便利三地居民出行的ETC卡发行上,华夏银行目前的发卡量在同业中处于领先。数据显示,4月末京津冀地区ETC客户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8.96%。显示出三地出行用户迫切的“快速通行”需求。面对这些需求,华夏银行目前也正在通过各种措施持续优化ETC功能和服务,例如ETC客户增值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有车一族”生态圈,上线“ETC普惠基金宝”,推广信用卡积分兑换高速通行费功能,增设ETC一站式服务网点,利用微信平台查询通行及扣费情况等业务正在陆续开展,用以打通构建“同城”金融服务圈的各种障碍。
但华夏银行对于“同城”金融服务圈的构建显然不止于此。据王耀增透露,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顺应“互联网+”和移动业务趋势,打造基于网络的金融生态圈将成为该行发展个人业务的重要方向。预计2015年,该行就将针对华夏银行京津冀地区的ETC客户,陆续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例如将汽车的制造、销售、保养一体化垂直整合,为三地有车一族构建起一个全新便捷的“有车一族生态圈”。由此为切口观察,三地“大同城”金融圈的构建,还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