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百亿减持引争议 乐视发展资金一直紧张
- 发布时间:2015-05-27 07:23:3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起龙
A股尤其是“神创板”那些疯狂的牛股,正雄心勃勃企图改变着市场投资的判断逻辑。比如,它们或许正想重新创造一种“大股东高位减持以反哺上市公司”的新市场利好。
现在,乐视网便开启了这个先河。但从乐视网走势和资金流向来看,这一模式似乎还没有获得一致的认可。同时,关于贾跃亭减持百亿无偿供乐视网使用的举动,也引来资本市场的激烈争辩。
百亿减持撼动市场信心
“一上午客户都在问乐视网的事,忙坏了。”5月26日盘前,一位券商传媒分析师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前一天晚上,乐视网发布了两条公告。公司撤回2014年非公开发行申请文件,并发布了新的2015年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5.09亿元,在被取消的前次定增预案中,乐视网拟发行1.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45亿元。
然而,引发市场强烈关注的是同期发布的大股东减持方案。乐视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贾跃亭将在5月29日起的半年内,减持不超过1.48亿股公司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8%,减持获得的资金将为上市公司提供不少于5年的无息贷款。
银河证券传媒互联网分析师盘前即对此表示,75亿元融资、贾跃亭减持短期补充运营资金,将弥补公司资金周转困局,加速助推业务拓展,乐视网将进入业绩爆发期。
“实话说,真的看不懂(这次减持)。我没有出点评和报告,想等等看后期公司会怎么做。”另一传媒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自己的困惑。其表示,自己看好乐视网生态链的逻辑和发展前景,但大股东如此减持带来的市场反应和最终影响尚难判断。
自2013年中报时首次现身乐视网前十大股东至今,自然人股东吴鸣霄仍以61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73%的持仓在榜。吴鸣霄创立的国鸣投资公司董事阮晓枫此前曾向表示,看好乐视网较强的创新能力,但对于此次减持,阮晓枫表示目前尚不方便对此发表意见。
二级市场的反应更为激烈。乐视网26日高开低走,开盘不足半小时,换手率已超过3%,成交量超过40万手,随后进入持续震荡调整。截至收盘,乐视网报74.89元/股,跌幅1.9%,全天换手率达891%,成交量96.97万手,成交额71.87亿元。资金博弈剧烈。从成交统计来看,全天超大单净流入8.1亿元;其中流入19.28亿元、流出27.39亿元,而大单、中单则分别净流入1.04亿元、3.93亿元。
套现惹投资者争辩
贾跃亭的此次大笔减持,引发的不仅仅是资金博弈。在股价震荡的背后,更激化了A股投资策略、互联网企业逻辑之间的碰撞。
对于贾跃亭此次减持,市场多认同其与乐视网均做了一笔不亏钱的买卖。有市场观点举例称,假设借给上市公司100亿的年息为6%,那么此次无息借款就为乐视网节省了6亿,按200倍PE计算,市值多出1200亿,以贾跃亭44.85%股权来算可多出538亿市值,另一方面,若增发成功,高位套现的100亿债权风险较小,贾跃亭此次减持,可谓一举三得。
另一种测算,则以贾跃亭的个人获益,一窥乐视网借助资本市场的创富能力。
2010年乐视网上市时,贾跃亭持股4680.75万股,按照29.2元/股的发行价,上市时贾跃亭持股对应的总市值为13.67亿元。截至2015年5月26日,贾跃亭直接持股8.18亿股,间接持股1194万股,累计持股8.3亿股,对应最新市值621亿元,身家猛增,在此期间,贾跃亭还通过控股“乐视控股”,在乐视网收购后者旗下的乐视新媒体、认购乐视网定增中,屡屡获得账面浮盈。
而看好乐视生态的观点,则直言此次减持实为乐视网重大利好。“把钱的问题解决了,乐视下一步就好看了。”一位行业分析师在其微信朋友圈点评道。
某券商研究所高管也同样表示,缺钱的问题是乐视网曾经最大的短板。贾跃亭此次减持,对行业尤其是竞争对手来说颇具威胁性,但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大股东减持一直被视为利空因素,减持为公司输血的事情也从来没有经历过,难免会以此前的逻辑来做判断。
该研究所高管还强调称,当下互联网公司已进入商业竞争的常态化阶段,要发展就难免会革别人的命,简单以大股东减持来判断股票走势,仍是停留在资本勾兑的投资阶段,并没有看懂互联网行业的整个商业格局,“贾跃亭此次减持的资金都投向了公司,即便短期市场有一定波动,我们依然看好乐视网的长期发展前景”。
市场上,多空双方的分歧也多聚焦于为何以减持套现来缓解资金压力、大股东是否对公司信心不足、资金投向及实际效果等方面。对此,处于风暴眼的乐视网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贾跃亭减持是按照公司资金需求节奏进行,无息借款就显示了其对公司的绝对信心,选择此种方式,是考虑比股权质押速度更快、成本最低,“乐视的发展过程中,资金紧张一直不是秘密。本次减持资金无息借于乐视网,无论中短长期都将促进乐视生态的发展”。
该人士同时透露,贾跃亭减持将以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三种形式为主,具体形式将以后期信息披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