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消费 > 市场观察 > 正文

字号:  

卡夫亨氏产能再度扩张 加码中国调味品市场

  • 发布时间:2016-03-19 08:2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赵梦华 黄荣  责任编辑:吴起龙

  卡夫亨氏加码中国调味品市场 区域品牌何去何从

  产能再度扩张

  3月9日,全球第五大食品企业卡夫亨氏在上海宣布,旗下味事达上海酱油工厂二期工程正式竣工并投入试运营。据悉,味事达上海酱油厂二期工程投资约1.72亿元,占地面积8593.93平方米,该工程竣工后,预计产量将提升一倍。

  近年来,外资品牌正在不断加码中国调味品市场,而国内粮油巨头也已提早布局。而相比国内外行业巨头在市场上的纵横捭阖,区域中小调味品企业的生存压力正与日俱增。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四川营销协会品牌专委会会长刘晓彬认为,随着目前国内调味品行业在资本和品牌两方面的加速集中,中小调味企业的日子确实艰难,但区域品牌仍有生存空间。

  “中国市场投入预算不设上限”

  2015年3月,卡夫亨氏由美国卡夫食品公司和美国亨氏公司合并,成为全球第五大食品和饮料公司。据悉,巴菲特和3G资本(3G Capital)持有卡夫亨氏51%的股份。去年7月,新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在中国,合并之前的亨氏早在2002年就通过收购广州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进入中国调味品市场。2010年,将本土品牌味事达收入麾下。

  目前,以味事达酱油为核心的亚式调味品是卡夫亨氏在中国除婴儿食品之外的两大主营业务之一。据AC尼尔森数据显示,味事达品牌酱油近5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并已经成为广东、福建两地的酱油销量第一品牌。2014年,卡夫亨氏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亿元。

  对此,今年1月出任卡夫亨氏中国区总经理的ZeDias在当日的媒体发布会上表示,卡夫亨氏公司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预期,目标是使中国成为卡夫亨氏最大的海外市场,并且大股东巴菲特方面表示,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上不设定预算限制。

  事实上,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企业就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开始进入中国调味品市场,包括雀巢(太太乐、豪吉)、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淘大食品)、日本味滋康(和田宽酱油)、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统万珍极食品公司)、联合利华(家乐、老蔡酱油)……

  根据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2014年报告,瑞士雀巢、美国卡夫亨氏、日本味之素,都已跻身中国调味品十强之列,而在更加细分的酱油市场,外资品牌也已占据品牌十强的半壁江山。

  调味品市场整合加速

  外资企业大手笔收购,看中的是中国调味品市场的发展潜力。

  据 国海证券 2015年研报显示,国内调味品市场总量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从2004年到2014 年,调味品、发酵制品营业额翻了 5.9 倍,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20%,2014年调味品行业整体主营业务收入2649.1亿元,利润总额达225.5亿元。

  尽管行业维持着高速增长并拥有较高利润率,但目前我国人均调味品支出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国海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员余春生对记者透露,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调味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为 0.46%,日本为0.96%,相差近一倍。而在酱油消费情况,我国大陆地区人均酱油消费量约为3L/年,为港澳台地区的1/2,日本的1/3,提升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我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据国海证券研报显示,目前我国调味品市场前5名的平均企业市场占有率(CR5)不足10%,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0%。据余春生分析员透露,以目前完成全国性布局的国内调味品第一品牌海天为例,目前市场份额也只有15%~20%左右,而一个成熟市场的领导品牌其份额一般都会达到30%~40%。

  因此,除了外资企业的抢滩登陆,国内一些大型粮油企业也大手笔布局调味品市场。2013年,全国知名的粮油企业巨头山东鲁花集团为打造第二支柱也曾发力酿造产业,推出了一系列酱油、醋等产品;而央企巨头中粮集团近年来也一直动作不断,先于2010年与内蒙古万佳集团战略合作,其后又于2014年试图洽购四川保宁醋,其布局调味品市场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调味品、发酵制品的企业总数已达1088家,其中以区域性中小品牌居多。在市场整合加速的大背景下,这些中小企业也在面临着一个阵痛期。

  中小品牌仍有生存空间

  面对外资和行业巨头的加速扩张,目前地方调味品企业正试图借助上市募集资金实现产能扩张,避免被吞并。

  2015年11月在证监会重启IPO之后,等待上市的公司名单里出现了天味食品、 安记食品 两家调味品企业,目前安记食品已完成新股发行。而川渝地区调味品龙头企业 千禾味业 也于3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A股上市的以调味品为主业的公司已超过10家。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型企业开始主导市场,产品、渠道、价格和市场方面竞争加剧,这促使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市场。对此,曾为千禾味业制定品牌战略的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四川营销协会品牌专委会会长刘晓彬对记者表示,近几年确实存在着“排名靠前的调味品企业市场份额在上升而排名靠后尤其是中小品牌企业份额在下降”的市场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品牌会完全退出。

  刘晓彬博士认为,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餐饮市场,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习惯差异明显,而酱油产品的酿造更是依赖独特的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这一行业特性决定了地方品牌仍有较强的生存空间。

  而另一方面,目前整个行业的集中主要表现在通过资本力量实现的行业产权整合,而在品牌集中方面,全国性品牌将会与区域代表品牌长期并存。

  国海证券余春生分析员亦对记者表示,调味品市场不可能出现巨头垄断的局面,未来将会出现“一超多强与区域性品牌共存的市场格局”。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