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消费 > 市场观察 > 正文

字号:  

中国部分景区限流希望为游客提供更好出行体验

  • 发布时间:2014-10-09 11:53:2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业文

  在刚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长假常堵”仍是绕不开的话题,民众要么堵在高速车流里,要么堵在景区人海中。但今年也有一些热门景区尝试通过“限客”“分流”等措施,希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国庆长假第一天,山东济南的四大公园景区当日免费参观,客流井喷效应超乎想象。四大景区全天纳客45万余人次,比去年国庆长假首日增加3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千佛山景区和动物园景区一度预警限客,这也是两景区首次实行预警限客。

  随后几天,旅游市场保持继续升温态势。由于游客过多,湖北省的恩施大峡谷、宜昌三峡大坝、神农架等多个景区达到最大承载量,不得不限制游客进入。

  “限客”过去在中国景区并不多见,对于经营者而言,由于受“门票经济”驱使,明知景区拥堵严重,依然来者不拒。

  而转变主要得益于新修改的《旅游法》。法律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数量进行控制。

  安徽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经龙分析认为,景区应该权衡的不仅仅是人数多少,而是通过提高旅游体验,挖掘潜在人均消费能力,否则拥堵的环境让游客满意度下降,景区美誉度的损失更大。

  今年国庆假期,一些热门景区也确实在人们“挤怕了”的声音中悄然降温:1日,四川77个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同比下降14%;2日,九寨沟接待游客同比减少2.62万人次,降幅54.7%;4日,桂林漓江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同比下降4.2%……

  李经龙表示,“限客”的出现表明中国正在从大众旅游阶段向新旅游者阶段转变,传统的“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观光旅游方式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心的自由感和旅游畅爽感,这是旅游者成熟的表现,也是旅游产业升级的群众基础。

  “我们必须从长计议,不能把需求压制集中释放,而是要全方位发展休闲产业,全区域营造休闲环境,全时段释放休闲需求。这样的思路不仅适用于旅游,也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家王开玉表示。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