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名牌产品现状、问题和对策

  • 发布时间:2016-04-18 08:32:30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吴义华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质监局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为推动淮北市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高科技企业占比不高,名牌企业规模不大,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为突破淮北市名牌战略发展瓶颈,现将淮北市名牌发展状况调研分析如下。

  现状及成效

  名牌效应逐渐显现。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质监局紧紧围绕淮北市转型发展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质量强市、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5底,淮北市共有省级名牌产品48个,另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3个,淮北知名产品28个。获得名牌产品的企业,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均排在该市同行前列,形成了口子酒、安徽矿机、中意胶带、雷鸣科化、金蟾生化等一批管理上水平、产品上档次、服务上台阶的大型企业,成为拉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的拳头产品,同时也提升了淮北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企业质量水平明显改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企业质量状况良好。截至目前,淮北市传统产业名牌产品煤炭类3个,占6.25%;战略性新兴产业机械类9个,占18.75%;绿色食品类6个,占12.5%;煤化工类9个,占18.75%;其他电线电缆类5个,占10.42%;纺织类2个,占4.16%;新材料类5个,占10.42%;生物类8个,占16.66%;服务类1个,占2.09%。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形成了安徽矿机、山河智能等大型企业,技术进步效果明显,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大幅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随着名牌战略的推进,民营企业成为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所有制上看,国有企业拥有名牌产品14个,占29%;民营企业拥有34个,占71%。

  创牌意识不断提高。为激励企业争创名牌,淮北市质监局始终把质量强市和品牌发展作为局党组的第一要务。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开展卓越绩效奖评选,创建煤机装备优质产品示范区,认证认可等。2015年,淮北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质量品牌升级工程领导机构,将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列为“调转促”的重点工程,明确了质量品牌升级计划,提出了质量品牌升级具体目标与措施,为淮北市名牌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淮北市虽然培育了一些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但在名牌产品数量、新兴产业占比、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上,淮北市企业与省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在于以下5个方面。

  名牌总量较少。淮北市缘煤而建,因煤而兴,尽管建市较早,但工业结构单一,名牌数量较少。截至2015年底,安徽省名牌产品共1329个,淮北市有安徽名牌产品总数有48个,位居该省第12位,低于该省地市级的平均数。

  创牌意识不强。淮北市部分中小企业在对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通过名牌效益开拓市场的意识。有的企业只重生产,而不重品牌;只注重短期行为,而忽视名牌战略;只注重利润,而忽视科技创新。质量、计量、标准化等基础性工作还不完善。

  创新发展不够。企业自我创新能力不强。从今年申报淮北知名产品的企业来看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该省行业中处较低水平。申报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开发投入较低,使得淮北市自主品牌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

  区域发展不均。县区发展不平衡。淮北市省名牌产品共48个,其中,濉溪县13个,占27.09%;相山区10个,占20.83%;开发区10个,占20.83%;杜集区9个,占18.75%,烈山区6个,占12.5%。

  激励引导不足。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而淮北市激励机制不健全,舆论引导不充分,企业和个人争创名牌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政府、部门、企业、社会也未形成“育名牌、创名牌、用名牌”的合力。

  对策及建议

  树立名牌发展战略,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动淮北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使淮北本土的名牌走向全省、全国乃至国外。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推进质量共治。要进一步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市、县区要成立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领导、质监牵头、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领导机制。完善监管体系、质量风险预警体系、质量信用体系,形成完善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推动质量发展任务落地生根。

  二是,强力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以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为抓手,提高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覆盖面,并加快向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延伸。力争至2020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个,安徽名牌产品70个以上,培育认定淮北市知名产品80个以上。

  三是,细化名牌发展措施。结合实际制定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将电子产品、高端机械装备、绿色产品、铝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分类指导和引导企业树立不同的品牌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对淮北市经济发展影响大、对相关行业带动性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名牌产品数量,提高名牌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带动该市企业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总量。

  四是,加大政府奖励促进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发挥市长质量奖的引导作用,通过争创政府质量奖,树立质量标杆,开展不同层次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健全完善宏观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做实做细《质量状况白皮书》,向社会定期发布产品质量状况,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引导企业重视质量诚信,要借助“三证合一”契机,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市政府给予名牌产品奖励,优先把名牌产品纳入财政集中采购目录,扶持名牌产品发展壮大。

  五是,充分发挥企业创牌主体责任。积极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导企业强化内部质量管理,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深入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引进、开发和利用高科技成果,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话语权”的优势企业,推动更多的淮北品牌向安徽名牌、中国名牌跃升。

  六是,做好宣传与培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广泛宣传名牌工作,并深入企业、社区、学校等举办质量大讲堂,使政府、企业、社会认识到争创名牌的重要意义,加快形成“政府重视品牌、企业创造品牌、人人享受品牌”的品牌发展氛围,推进质量品牌共治。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质监局)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