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一分田里奔小康

  • 发布时间:2015-04-17 09:33:29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走进农业标准化

  □ 本报记者 沈 洪

  广东汕头市,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形成了许多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人均耕地仅0.13亩(约0.009公顷)。然而,5.4万多农户在75个国家、省、市级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6000多公顷耕地和2.3万公顷的水面上,通过实施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带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60多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

  汕头市的户籍人口54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80万人。人口密度相当于全省的4.5倍,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省的1/3。一分田里怎么奔小康?这是汕头农村受土地资源限制的现状。然而在人均一分多的土地上,通过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不仅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了最大的潜力,而且也“刨”出了一个高效农业大市。

  长期以来,随着农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转变,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农业产出低效的矛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从“十一五”开始,汕头市认识到,农业生产目标必须从追求产量最大化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入“十二五”以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战略再次升华: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产品数量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产品型向商品型、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成为建设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指导思想。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汕头市质监部门会同农、林、水产、财政、科技等部门形成了合力,在田园和山顶种植、海滩养殖,已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208项,逐步完善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从市有示范镇到从村有示范户,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有典型的示范网络。这些典型和示范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使整个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到面开展起来。各示范区以“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通过市场拉动、标准带动、帮助扶持,串成一条产业“巨龙”,实现了示范区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双赢”局面。

  从传统产业中选准有市场前景的特色农产品,通过标准化提高其产出率和产业化水平。在南澳岛太平洋牡蛎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按照发展海水生态养殖的要求,通过推广生态套养新技术,实现了全岛生态环境的优化和海区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在牡蛎养殖过程中,牡蛎排出的氨氮化合物,容易形成赤潮,使海水造成污染。通过建立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起草制定了相关系列农业地方标准,通过“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模式,全面推进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立体生态化养殖模式,带动周边1000多养殖户渔民掌握先进的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其实施规范化养殖前后产值产量增加各超过16%和12%,年总产值达到5600多万元,解决劳动力出路3000多人,形成了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养殖格局。

  通过引进和把科研成果转化成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发展新产品和高效农业产业。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淡水珍珠养殖生产的淡水有核珍珠、定型无核珍珠、造型附壳珍珠三大技术,打破了日本对该项技术的垄断,拥有5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为使该公司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汕头市质监局帮助制定了6项市级地方农业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大大促进了珍珠养殖。该公司5个珍珠养殖基地,养殖面积346.7公顷,年产值超亿元,带动了全市以至全国淡水珍珠养殖。在167公顷的青蟹和对虾养殖示范区,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功以高位池养殖引进的南美白对虾,带动全市2.34万公顷水产养殖全部实行了标准化养殖,使最高单产达3000公斤,年创产值6亿多元,带动2500多农户,整个产业链就业人员超2万人。

  通过建设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不仅促进了高效农业示范建设,形成了镇带村、村带户、户带户的连带效应,而且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以“公司+基地+标准+农户”模式,把千家万户农民联系起来,并与龙头企业捆绑在一起扩大了优质农产品的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从基地到农户,工、农、贸一体化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区域性经济发展。目前,全市75个国家、省、市级示范区的年总产值达25亿元,全市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80%以上,农户增加收入1.2万元。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农业企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近25万人。

  汕头,在国家、省、市级三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以高效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以农业标准化作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技术支撑,有效地解决了汕头地区人多地少的问题。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