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40载奔波记录城乡巨变

  • 发布时间:2015-03-06 09:32:29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石 闯

  40年,1万张照片,千余幅见报作品,一部独特的城乡变迁史。72岁摄影家马俨鹏从1970年迷上新闻摄影,用多变的镜头佐证了历史。近日,他期盼已久的首个摄影艺术展开展,众多压箱底的老照片成为展示城乡记忆的窗口。

  40年从海鸥120到高档数码相机。

  马俨鹏说,40多年前,相机可是奢侈品。能在春节和家人拍张全家福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他从1970年冬开始接触摄影,最早使用的是一部海鸥120相机,这部相机是单位的。

  1976年秋,他在乡下村庄看到俩老汉在掰手腕,周围聚了一群人,就随手拍了一张,取名《老当益壮》。“当时,一些人从来没见过相机,拍照后老汉拉住我说抽了他的血,让我赔不是。”马俨鹏哭笑不得,一番解释之后,对方竟让他给拍一张全家福。

  马俨鹏说,当时冲洗也是麻烦事,因为没有洗黑白照片的暗箱,就用木板钉成一个箱子。没有显影、定影剂,也没有钟表,洗照片的时间完全靠感觉。为了不曝光,就在旁边用被子捂住,一条不够就两条。现在,他的老宅里还放着两三木柜的底片及1万多张相片。

  “身为一名从事摄影40年的新闻工作者,我见证了从黑白胶片到数码照片,从方寸黑白到大幅彩色的演变,也正是时代巨变的真实写照。”马俨鹏说,相机从奢侈品变成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用品,前年小儿子还花了3万元给他买了一部高档数码相机。

  从事新闻摄影工作40余载,他的千余幅作品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政协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刊发或被采用,多幅作品荣获国家、省市摄影奖项。

  二月河为他的首个摄影艺术展作序。

  “搬了很多次家,从农村到县城,从县城到郑州,什么都可以丢弃,就是照片不能丢。”马俨鹏的女儿说,父亲痴迷新闻摄影,即使退休后也没停下来,每年都要去方城走一走、看一看,拍摄一些新变化,“咦,山路宽敞了,也顺畅了”。

  他的女儿说,经历了40多年的新闻摄影生涯,父亲的案头积攒了1万多张新闻照片,这也是全家的宝贝。“影像方城——马俨鹏摄影展”共展出马俨鹏摄影作品160幅,9个板块记述40年间方城的巨大变迁。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闻讯欣然莅临影展,并为摄影集作序。他高度评价道:“马先生摄影作品集的意义,就在于它供人们认识了佛沟摩崖石刻,认识了南阳汉画,了解了丝绸的历史。这一幅幅图片,承载的是浓浓的乡情与乡愁,更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崇高的中国人的道德情怀。”

  二月河表示:“纵观马先生的摄影作品,正是由于它深深扎根在方城这片土地,特别接地气,所以,它是真的,善的,也就是美的。”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