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质量正深刻改变着深圳

  • 发布时间:2014-09-11 09:38:25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观察

  □ 杨贞晶本报记者傅江平

  如果全国人民都被问及是什么在改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城市发展,那么深圳市民的回答应该是最为深沉而动情的了。历经了“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蜕变,深圳人无不从这座城市的每个日常生活细节中深刻地体会到,速度改变了中国,而质量改变了深圳,速度改变的是面貌,而质量改变的是内涵。

  “不见天蓝蓝,只见灰蒙蒙”,曾几何时,鹏城大地“霾”伏重重,眼看着如此一种“会呼吸的痛”,在深圳渐渐演变成“带血的发展”,深圳政府激发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启动了多项特别措施,包括机动车限行、减少出行、工业减排等。就在去年,深圳斥资1.3亿元,使大气环境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上半年以来,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合计占总有效天数的94%,比上年同期上升两个百分点,PM2.5浓度更是处于全国主要城市中的较低水平。“蓝天白云”已成为深圳鲜活的城市形象名片,互联网、微信、微博上,时不时都能看到深圳网友争着“晒”自己用手机拍下的蓝天白云,而“大运蓝”更是成为深圳家喻户晓的流行词。在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中,绿色、民生、质量成为“热词”。在罗湖,每条河都有一个“河长”,对河道污染防控、水质改善、养护保洁等负全责,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是深圳河的“河长”;在大鹏,保护绿色比提高GDP更重要,核心是“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提升水平”,向绿色要生产力、要竞争力……

  空气质量改变了人们对深圳生活幸福指数的观感,也折射出“质量”之于一座城市的价值非同寻常。众所周知,深圳是一座生活节奏很快的城市,而各种交通设施就相当于这个大都市的大动脉,与全国各大城市一样,“行车难,乘车难”一度成为所有深圳人如鲠在喉之痛。然而,近年来,在深圳的各大市政道路上,悄然立起一个醒目的标语牌——深圳质量,品质交通。如今,这句简单的标语就如同一座里程碑,每天都见证着深圳繁忙而有序的交通状况。为了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深圳政府所做的并不仅是增加公交线路,还打开了一扇畅通民意的窗口。据了解,2012年9月,深圳市交委首次从市民角度,在全国率先发布公共交通服务指数指标体系,以向社会发布公交服务指数为契机,构建了“行业主管部门通报、公交企业整改落实、日常监管部门检查、媒体跟进宣传”的工作机制。就在去年,深圳市交委累计调查了覆盖85%以上的公交线路、近50%的公交站点,重点改善了42条市民反映强烈的公交线路。

  “过去那种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本身已经难以为继,深圳需要一种更有效益、更高质量的发展。”如果要为这句话举一个贴切的例子,那就是目睹着深圳发展历程的座座高楼。由“三天盖一层楼”到“保质保量完成保障房建设”,已然步入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深圳,在去年的保障房建设成果中,共计新开工1.7万套,竣工达2.21万套,其中,政府直管、业主代管、企业托管的“三位一体”保障房社会化管理模式,不仅推动了深圳保障房建设又快又好地进行,更是对全国具有启示意义。然而,在保障楼房质量安全方面,深圳更是以“铁腕”的手段加以监督,在去年7月至今年6月期间,就针对保障房项目开展了4次质量专项检查等整治行动,共下发监督检查通知书7908份、责令整改通知书366份、不良行为记录134宗、停工整改通知书48份等。这种“外柔内刚”的治理方式,受益的终究是深圳市民,“来深圳10多年了,现在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真是太开心了!”一位深受其惠的深圳人发出如此感慨。随着保障房的相应政策出台,这座以速度著称的城市再也不以冰冷的城墙将人拒之门外,反而成为用高楼的铜墙铁壁,给人提供遮风挡雨的温暖之乡。

  (下转2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