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市引发机构海外打新潮
- 发布时间:2014-09-24 02:30:55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恒
9月19日上午,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开盘首日上涨38.1%,这一涨幅超过今年美股科技股IPO 26%的平均涨幅。
“买到即是赚到”的资本狂欢背后,全球近2000家机构投资者“火拼”阿里巴巴配售,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海外投资渠道匮乏的国内投资者来说,要分享海外的资本盛宴并不那么容易。“还是要买的,万一获配了呢?”这是国内投资者心情的真实写照。
但是跨洋投资并不那么容易。专家提醒,海外打新并不像国内A股市场一般基本无风险,上市首日破发也是常事,海外投资且行且谨慎。
打新阿里 嘉实意外出局
在“买到即是赚到”的资本狂欢背后,对于阿里巴巴IPO配售份额的争夺战硝烟弥漫,中外各路机构纷纷大单认购。
类似富达、贝莱德这样的几十家超大型公募基金都下了十亿美元以上的订单,参与认购的机构投资者近2000家。最终配售情况是,前25家大机构客户被分配到的股份占配售股份的50%,与此同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50%的账户零获配。
在阿里狂欢的背后,是国内散户的失意。此次阿里巴巴打新并没有采取抽签的原则,而是向大的机构倾斜。阿里将90%的配额给了黑石、富达、贝莱德等全球最大的基金长期持有。国内机构中,中国人寿、华夏基金、博时基金等机构成为了幸运儿,但获配额度都很小,其中较多的中国人寿也仅获配1.5亿美元。还有几家基金公司是通过QDII专户发行,以华夏基金的阿里巴巴海外定向QDII专户产品为例,认购起点为100万元人民币,募集对象针对高端理财客户、机构理财客户、大型专业投资机构。
令人颇为意外的是,嘉实铩羽而归,募集规模数十亿元人民币,最终却颗粒无收。目前通过嘉实渠道参与阿里打新的诺亚财富、利得财富等机构已经在协调退款事宜。
在此之前,嘉实在阿里打新上可谓是最为积极的基金公司。7月份嘉实就设计出了1000元起卖的“屌丝”打新产品,但产品未获审批,最后嘉实通过专户产品推出阿里打新专项计划,门槛100万元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嘉实基金其股东方德意志银行有一定实力,并且还是此次阿里IPO的六大承销商之一,原本以为他们获得部分阿里股份应该是“十拿九稳”。
嘉实方面对为何“落选”不做解释。目前市场普遍分析的原因是,嘉实此次未能获配与阿里巴巴的态度有关。一家获配的基金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阿里巴巴希望股价稳固,希望投资者锁定期比较长,而券商和基金都喜欢套利,经常一上市就把股票卖了,因此,这次内地获配较多的都是长期配置的保险公司,而券商和基金获配额度都很少。而嘉实资本的阿里专项基金封闭期(即禁售期)仅3个月。
海外打新运动兴起
从早期的门户网站,到近年崛起的电商公司,国内互联网“大佬”几乎无一例外选择了海外上市,其中有不少公司业务持续增长,让海外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陆续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迅雷、新浪微博、京东,首日涨幅分别达到24%、19%、10%。随着中国优质企业的赴美上市,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如何分享这些国内优质企业所带来的资本利好,海外打新运动正在兴起,国内机构也纷纷加大海外投资产品的推出。
一家基金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资金越来越多地投向海外是一个必然趋势。深圳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该基金公司将国际业务作为一个发力的方向。
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QDII资产规模为535.56亿元,而公募基金当期总规模为38161.89亿元,QDII基金的占比仅为1.4%。上述基金人士表示,在美国市场这一比例约为27%,而韩国等市场都在30%以上,相信中国内地QDII的发展极具空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将专户类产品视野转向海外市场。如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就发行了专门投资海外债汇的产品,还有公司发行FOF等产品。
“国内股票市场震荡调整,相较海外投资工具也比较少,产品创新比较难。我们公司的专户已经很少发行专门投资A股的灵活配置产品,主要是打造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海外业务。海外业务这块空间很大,未来将会推出更多的投资海外的创新型产品。”基金人士表示。
全球性的指数公司MSCI亚太区总裁Christopher此前表示,非常看好其中的市场价值,他预计,中国公司赴海外上市的趋势在未来10至15年将会进一步延续甚至出现井喷现象。
投资者需警惕“美国特色”
虽然投资者热衷于海外打新,但是对海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并不甚了解。
“一般承销商会把股份优先卖给机构,机构大笔买入拉高股价,个人投资者很难买到新股,就算买到也不是最低价,至少已经是涨了百分之二三十的。而且新股发行是注册制的,发行后是涨是跌不一定。所以打新到底有多大的收益不好说。”这是美股投资者张乐的经验。
数据显示,历史上看在美国上市的200只中概股,仅6家在上市首日出现下跌,但在2011年至2012年中概股遭遇重挫,不少公司退市,原因主要是中概股中的财务作假问题被牵出,但未受财务问题困扰的公司表现依旧良好。
与国内核准制不同,国内公司上市标准较高,新股上市不败神话有一定现实基础,目前美国股票上市实行注册制,公司质量参差不齐。
Facebook就是张乐曾经的一个痛,互联网新秀Facebook在上市前可谓光环耀眼,各大投行为争夺IPO承销商争破头,IPO规模也一再扩大,但上市后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上市三日跌去两成。
这家广被称颂的社交平台开盘价42.05美元,上市首日最高冲到45美元,但第三天就跌到了31.12美元,创下了美国股市5年来10亿美元以上大型IPO前三日跌幅之最。
而上市后并不意味着从此高枕无忧。如一家“股票侦探”的网站会专门寻找财务欺诈和有过失的上市公司,进行相应调查。甚至有中介和投资机构故意引导有问题的公司上市,再合谋向市场爆出公司的问题,致股价大跌,最后进行反向收购的情况。
好买基金认为,海外打新与国内相比,风险偏大。钱景财富研究中心研究员于光儒认为,对于高端投资者而言,海外投资可以起到资产配置作用,在避免A股市场风险的同时也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但也需警惕其中风险,国内打新相当于无风险套利,但美股市场不设涨跌幅限制,新股破发也是一个常态事件。
■ 相关新闻
中国投资者海外打新之旅
2003年,著名私募人士赵丹阳在香港成立赤子之心基金,专注投资海外中国概念股,这可能是最早投资海外的私募基金,但这一产品需要投资者事先将资金转到香港才能认购。
2006年,中国放开了海外投资渠道,推出QDII。QDII基金参与股票市场投资,一般以二级市场投资为主,也会部分参与定向增发等投资,但直接参与新股申购的情况比较少见。
一名QDII投资经理说,早期海外要么采用FOF形式(直接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或者采取海外投资顾问的模式,由海外资产管理机构代为操作。
金融危机之后沉寂几年,海外投资借专户再度兴起。
基金公司人士描述,QDII投资正面临“两极分化”,散户为主的QDII增长有限,而大客户的专户QDII则迅速发展。
目前基金专户100万起投,一些大额个人投资者会取道QDII进行投资,其中包括打新股,这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场。一些机构投资者也成为QDII专户的客户,其投资范围目的性更强,没有普遍规律。
目前公开资料可见的案例,如2011年A股公司紫金矿业认购海外大宗商品巨头嘉能可1亿美元新股,这笔投资就是通过基金QDII专户进行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