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后重组方案通过 “造假王”银广夏获重生
- 发布时间:2015-10-22 09:22:2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杨海波
从15年前跨越世纪的大牛股,到后来的“造假王”,银广夏(*ST广夏)这期间历经几番重组失败,在资本市场上走出了一条曲折无比的重组之路。10月21日,证监会召开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8家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计划同时上会,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银广夏申请赫然在列。根据证监会昨晚公布的审核结果,历时4年的重组终于修成正果,银广夏重组获得有条件通过。公司股票22日复牌。伴随着此番重组顺利过会,银广夏历经13年艰难历程,终获重生。
□今生
重组过会
15年前,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那就是牛股银广夏。后因业绩造假使得投资者陷入“银广夏陷阱”不能自拔,其间经历十分曲折,此次因一次至关重要的重组再次回到投资者的视线中。
因破产重整从2010年11月4日起停牌的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经历长达4年的酝酿后,终于在2014年底拿出重组预案并复牌。根据今年4月份最终敲定的重组方案,银广夏拟通过定向回购股份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宁东铁路100%股权,注入资产的交易价格为44.87亿元,新增股份的发行价格为每股4.96元。
公开信息显示,宁东铁路主要从事煤炭铁路运输服务,2012年至2014年,实现净利润3.43亿、3.12亿和1.57亿元。
财富证券分析师赵欢等市场人士认为,为了确保此次银广夏彻底翻身,本次重组方案可谓不惜血本,宁夏回族自治区拿出了宁夏国资最好的企业——宁东铁路,目的就是确保重组成功。最终的结果无疑是令人满意的。
根据证监会昨晚公布的信息,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回购和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有条件通过。审核意见为:请申请人结合铁路运力、运价及未来区域发展补充披露重整计划预测利润的可实现性,并作风险提示。
摆在银广夏面前的就是,在今年内完成重组,营收水平达标,摆脱暂停上市之忧。
脱胎换骨
对于这只因业绩造假让投资者遍体鳞伤的昔日大牛股,在重组完成之后,能否彻底摆脱“银广夏陷阱”的困扰,市场分析人士多数持乐观态度。
赵欢分析认为,重组之后公司将脱胎换骨。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宁夏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一个战略支点。宁东铁路作为当前全区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唯一的运输服务企业,当前和未来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无疑是相互依存、共进共赢的战略伙伴,这一命运共同体已成长为宁夏经济新的增长点。
此外,从公开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宁东铁路壳干净,资产质量高、现金流量好,经营业绩连年快速增长,且随着物流运量、运营里程的增加和运价提高,形成的区域行业的优势,这些因素都将为上市公司提供持续、稳定、良好的利润来源。
股票复牌
二级市场方面,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15年10月22日开市起恢复交易。对于上市公司的表现,投资者昨天在股吧里议论纷纷,有投资者留言表示:“终于等到了,广夏妖股从此诞生”,“重组通过,热泪盈眶,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赵欢认为,银广夏复牌以后应该会有不错的走势,加上每年年底市场资金都会炒作ST股重组以及摘帽子行情,所以ST股往往能够跑赢大盘。不过ST股毕竟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大盘一旦疲软,部分ST股由于只有题材预期支撑而无实质产业支撑,调整幅度往往会大于大盘。
□前世
第一蓝筹
这只昔日的大牛股曾经带给投资者的喜悦和伤痛要追溯到15年前。银广夏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家上市公司,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支持的21家优势骨干企业之一。
在万众瞩目之下,银广夏于1994年6月17日上市,上市之初的几年,曾因其骄人的业绩和诱人的前景而被称为“第一蓝筹股”。
头顶这一星光熠熠的称号,银广夏在1999年末到2002年之间,上演着一段段传奇。真正让银广夏一战成名的纪录发生在2000年。
在2000年几乎贯穿全年的沪深股市大牛市中,银广夏以全年440%以上的涨幅高居所有上市A股涨幅第二,公司股价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12月29日,创出了37.99元的历史高位。因公司于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时,次日实施了10转增10股的分红方案后,即进入填权行情,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全年上涨440%。
公司也因此戴实了“跨世纪大牛股”的桂冠。因当年优异的表现,多家机构均大力推荐。谈起银广夏15年前创造出的牛股神话,多数人士至今还津津乐道。
业绩神话
资本市场,从来不乏神话,但神话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陷阱的魔咒也屡屡应验。就在风光的背后,一张包装的假面也被一层层揭开。同样顶着“老牌绩优”头衔的蓝田股份如此,银广夏也未能摆脱这一命运。两家公司都上演了编造业绩神话的一幕,并因此在资本市场“一战成名”。
除了公司股价之外,银广夏公司在上市之初的几年,创造的业绩同样令人瞠目结舌。利润从上市之初仅几百余万元开始,一路拔高,直到2000年,公司定下的3个亿提前完成,最终实现5亿多元的盈利。就在投资者为此纷纷倾囊出动、进场抢筹之际,事实证明,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也随之被曝光。至此,萦绕在银广夏头上的光环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造假第一股”。
此事件在当时轰动了整个资本市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证监会随后介入调查,揭开了银广夏的假面。
2002年5月,证监会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
证监会在检查中发现,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0万元,少计费用48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0万元,由于银广夏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以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银广夏1998年度利润的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2000年、2001年1-6月分别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56704.74万元、894万元,当期实际亏损分别为5003.20万元、14940.10万元、2557.10万元。
股民索赔
神话破灭后,市场的第一反应就是仓皇出逃,银广夏股价自2001年的9月10日开始走上了连续15天的跌停之旅,股价从30多元高位一路狂泻到6元附近,投资者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折磨。
在此期间,持有银广夏股票的投资人损失惨重,甚至遭遇了血本无归的悲惨经历。一度被多数基金经理重仓的银广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黑天鹅”。
至此,损失惨重的投资者走上了漫漫维权路。根据维权律师提供的信息,当时有逾千名中小股民诉讼标的近2亿。
银川中院依法受理了股民诉银广夏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从2001年到2006年4月12日民事诉讼调解正式结束,但耗时5年的民事诉讼依然没有因此终结,最终获得了九成原告和解,涉及金额9213万。其中,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陶雨生和上海律师严义明代理了最大的两宗诉讼。
重组沉浮
一夜之间,银广夏从王座跌下,之后的漫漫长路经历了多次重组失败,“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银广夏分别于2002年和2008年进行过两次大张旗鼓的重组过程。
第一次发生在2002年,一家叫中联实业的公司进入了银广夏的视野。但随后的几年里,如同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来的重组方,并没有解决银广夏的难题,银广夏始终靠变卖资产抵债来度日。直到2007年,伴随着大股东中联实业几次三番地减持,在银广夏身上套现了数亿元之后,最后几乎全身而退。
于是,在2008年,银广夏马不停蹄再次走上了重组之路,此次的重组对象为浙江长金。当年4月,头顶着准重组方光环,浙江长金董事长朱关湖进入ST银广夏董事会换届选举名单,并很快升任董事长。然而,双方的蜜月期仅仅维持两年,最终的结果是,2010年1月,重组方朱关湖被举报诈骗。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