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崎火线安抚投资者 透露民生银行业绩稳健发展
- 发布时间:2015-02-02 07:1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孙业文
1月30日,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爆出被纪检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公司因此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2月1日的紧急对话会上,民生银行董事长、代行长洪崎向参会机构透露,大股东短期不会减持,并表示将只作为财务投资者。
这一突发性“黑天鹅”事件,对民生银行股价及整个大盘的走势会有怎么样的影响?相信这是投资者关注这一事件的重点所在。业内主流观点认为,民生银行行长辞职系个人原因,参考此前类似的高管接受调查案例,其股价短期或面临一定冲击。但考虑到老股东纷纷撤退以及新股东不断举牌的背景,其未来股价走势又面临更多变数。
2015年1月31日、2月1日,位于北京市西单路口西南角的民生银行总行十一楼会议室未能度过一个平静的周末,从1月30日晚该行行长毛晓峰传出被“带走”的消息后,这家以锐意改革而为业界称道的民营银行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民生银行核心管理层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应对工作。在2月1日的紧急对话会上,民生银行董事长、代行长洪崎出面,给参会机构抛出了定心丸。根据机构披露的完整版对话内容,民生银行管理层给出的重要信息包括:安邦不会卖股票;隔几天会有业绩快报披露,总体而言是稳健发展;和安邦原来合作很多,是很好的朋友;今年4~5月份将进行换届,在这之前行长、党委书记将有定论。
“定心丸”能否奏效,答案今日就将揭晓。
高管集体亮相
据参会机构披露的会议记录,民生银行方面参会的人员还包括监事长段青山、董事会秘书万青云等人。此次高管层集体亮相,即凸显民生银行维护其股价市值的决心,也使得此前关于其数名高管被带走协助调查的流言不攻自破。
在之前发布的公告中,民生银行称毛晓峰因其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民生银行董事、行长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董事会临时会议决议,由洪崎董事长代行行长职责。
对于分析师提出的未来行长人选问题,洪崎表示,董事会将“今年4、5月份换届,换届前会解决。”
目前,民生银行仅有一名党委副书记、副行长邢本秀。他于1963年出生,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管理司主任科员,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管理司储蓄处副处长,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一司监管一处副处长等职务。
此外,民生银行网站信息显示,其管理层团队还包括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进忠,党委委员,香港分行行长林治洪,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陈世强,三位行长助理分别是石杰、李彬、林云山,稽核总监张月波。
据悉,洪崎在会议中表示,安邦称自己是财务投资。但一位商业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以民生银行目前面临的复杂情况来看,其未来行长人选的选择或将非常“困难”。
业绩快报不日公告
在这场对话中,洪崎还透露,民生银行隔几天会有业绩快报披露,总体而言是稳健发展。并且“暂时不会考虑停牌,除非出现重大异动。”
据此前公开的信息,目前民生银行小微企业客户已突破300万户,6年来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近1.7万亿元,其中2014年新发放小微贷款逾4500亿元。
除了继续将小微业务做强优化,民生银行管理层在发言中还介绍,民生银行的公司业务条线把握两个重要战略方向,一是做多元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二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者。“公司业务提出三大类战略客户,包括民营企业(选择细分市场的未来领袖)、国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全面覆盖其资产负债表,提供直接和简介融资配套)。” 一位机构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仍然看好民生银行的小微特色经营路线,但未来管理层的变动以及安邦等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在未来影响其股价表现。
2014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集团(包括民生银行及其附属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加35亿元,增幅10.40%。
透露凤凰计划细节
对于安邦保险收购一事,洪崎称,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比例持股股东,作为大股东而言,会比其他股东更加关注民生银行的经营,对公司而言不是坏事,会给公司在经营等各个层面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安邦自身的管理层和经营管理理念是比较先进的。
洪崎表示,民生银行一直以来与安邦合作很多,成为股东后对管理层工作非常支持,公司自身也在探讨保险与银行的合作方式,已经开始进一步战略合作的规划,未来在多个业务条线上存在深度合作的可能。
在此次会议上,洪崎还详细阐述了民生银行的“凤凰计划”。他表示这项计划是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为“总行顶层规划”,全称是应对利率市场化能力提升计划,于2014年5月启动规划工作。
洪崎表示,将于2015年开始实施凤凰计划,3~5年实现能力提升,目前正在各个业务条线准备评估。“根据咨询公司提供的组织健康度调研结果,公司在国内可比公司中处于领先,达到了国际同行在转型初期的水平。”
在整个经济大环境处于低潮周期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在承受考验,而民生银行的业务特点也使风险控制显得更为重要。民生银行管理层表示,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部分“利率不敏感但风险敏感”的客户群体经营状况出现恶化,对公司资产质量形成持续压力。但考虑公司的客户结构,当前不良率仍处可控状态 (是可比公司的中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