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证券 > 券商动态 > 正文

字号:  

起底中信证券新掌门张佑君 为人相当低调谨慎

  • 发布时间:2015-11-24 08:0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杨菲

  在“超期服役”之后,11月17日,被称为中信证券灵魂人物的王东明,以退休的方式告别。中信集团总经理助理张佑君将执掌帅印。

  王东明的退休,恰逢金融反腐风疾雨骤的多事之秋。此前,中信证券已有多名高管被带走调查。

  11月22日,中信证券一位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14年春天,当时已经63岁的王东明便有辞职的打算,由于总部没有合适的接班人选,他便选择继续执掌中信证券,并称最晚坚持到2016年退休。

  另一位中信证券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备受关注的中信证券创新业务,自8月以来已经暂停,金融产品也在8月底至10月中旬暂停发行,而10月下旬已恢复正常。而被调查领导的岗位,基本由原部门副手全权负责,目前还没有接任者的消息,可能会在新董事长上任后宣布,最早可能要到明年春天有定论。

  继任者低调谨慎

  “自从1995年6月加入筹备中的中信证券以来,风风雨雨二十年,见证了中信证券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回望过去,感慨万千,始终以中信证券的一员而自豪。”11月17日上午,北京中信证券总部召开的一次中高层内部会议上,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如此感慨。

  当天上午,王东明宣布即将告别中信证券。中信证券也在午间公告称,董事长王东明因年龄原因,提出将不再参加董事候选人提名。不过,在新一届董事会成员诞生前,他还将继续履行董事长职责。中信集团对王东明的工作表示肯定,希望他做好人事交接,并祝福他“退休生活愉快、健康幸福”。

  “很突然,大部分员工之前都不知道这个事情,甚至很多人都是通过公告才知道。”中信证券某营业部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对于中信证券未来的董事长人选,中信集团给出的备选答案是“中信老人”张佑君。据上述券商人士介绍,“张佑君为人比较低调,与王东明的性格区别挺大的。”

  资料显示,张佑君系中信集团和中信证券的老员工,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在1995年中信证券成立时加入并先后担任交易部总经理、公司襄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并于1999年至2012年期间获委任中信证券董事。

  2005年离开中信证券去组建中信建投,之后一直任中信建投董事长。2011年,中信证券将中信建投45%的股权转让给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中信建投的第一大股东也由中信证券变更为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张佑君由此卸任中信建投董事长一职。

  几年前,张佑君接受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校报采访时表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游戏规则,证券业尤其如此。国外证券投资业的发展进程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不能违反规律做事。”

  “有中信证券一万多名海内外员工一直以来的兢兢业业、攻坚克难。20年来,中信证券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投资银行,争取再用10 年的时间,把中信证券打造成更具竞争力的国际性投资银行。”张佑君在会议上如此说道。

  “张佑君的风格和王东明有些不一样,这就可能造成在中信证券发展思路上的一些不同,比如没有前些年那么迅猛,转为稳健,一步一步向前。”上述接近中信集团的人士认为,由于王东明对中信的影响太大,那么多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神、发展思路,这些都不是换帅能够改变的,需要一些时日的沉淀。

  在王东明时代,其一直致力于管理层的激励,换帅后不少员工担心薪酬会受影响。“张佑军之前在中信建投任职,中信建投的市场化程度没有那么高,薪酬也较为僵化,中信证券也有可能受此影响。”上述人士说,新的管理层或许会反思之前的激励方式是否出了问题,这么多人被带走调查。

  另外,上述人士认为,在多个部门负责人被带走的情况下,很多重要岗位空缺,人事调整也会与新领导人密切相关,选人用人肯定会有所差异。

  据上述中信证券内部人士介绍,目前被调查领导的岗位,基本由原部门副手全权负责,还没有接任者的消息,可能会在新董事长上任后宣布,最早可能要到明年春天有定论。

  创新业务暂停

  作为中信证券被查的重点之一,创新业务备受关注。中信证券一位不便具名的内部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之前创新业务其实比较挑剔,要看合作公司的治理、盈利情况等,如果情况不理想就不做。今年8月,公司部分领导被调查以后,总部给出的回应是,尽量不接创新业务,以规避风险。而金融产品也在8月底至10月中旬暂停发行,只对客户开放老产品,不过在10月下旬已恢复正常,目前其他产品线都在正常开展。

  今年7月初,A股急跌,王东明宣称“救市场就是救自己”,中信证券当时拿出百亿资金护盘。今年9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确认3名工作人员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被调查,分别是总经理程博明、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运营管理部负责人于新利、信息技术中心汪锦岭。8月,中信证券已有多人被带走协助调查,8人名单中,3位高管徐刚、葛小波、刘威,此前分别主要负责经纪业务、资金运营另类投资及风险管理、资本中介业务。后两者负责的业务均与“创新业务”息息相关。

  中金公司财富管理部前任执行总经理吴小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创新业务是和衍生品发生在一起,有可能使交易变得复杂,金融市场不透明,专业人士利用信息内外勾结”。

  其间,王东明两度发出“内部信”。他表示:“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查找各项业务尤其是创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严肃整改。”

  “不论从何种角度,王东明离开对于中信证券必然是一大损失。”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但中信证券各项业务都已成熟,所以领导层的变更并不会改变其大方向,当然也取决于此次中信证券被调查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券商行业老大的位置短期恐难撼动,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中信证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4.08亿元,同比增长144.03%;实现净利润159.86亿元,同比增长151.16%,均稳居行业首位。

   中信证券单飞受阻

  人事变动的影响仍在发酵。中信集团从集团层面调任张佑君接棒王东明,在外界看来或许意在加强对中信证券的控制,则其单飞计划可能因此受阻。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信集团已两次减持中信证券的股份,控制力减弱。

  “但是管理层被带走之后,出了这么大的事,单飞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MBO(管理层持股)也是不可能的。”11月20日,接近中信集团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单飞一事,今年早期内部确实有传言,尽管集团减持股份,但而后也有声音称,中信证券脱离集团不可能。”一位不愿具名的中信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这些年,中信集团一直有意让中信证券单飞。2015年,中信集团两次稀释中信证券股份—今年1月16日,中信集团减持34813.17万股中信证券,其持股比例也从20.3%降至17.14%; 6月份H股增发后,中信集团的持股比进一步被稀释至15.59%,已退居为第二大股东,第一股东变更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即H股非登记股东所持股份。

  在年初减持完成之后,中信集团就已不再将中信证券的权益并表,未来也不排除中信集团在中信证券的持股继续降低。也就意味着,中信集团对于中信证券的影响,将逐渐弱化。

  从目前情况看,前投行人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建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信被重组的可能性大,监管层还没有对中信处罚,按照以往惯例,都是被重组的,比如万国、君安证券。而且,按照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有关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出事,3年之内是不能再配股增发,而这对资金需求度较高的券商来说是致命伤。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信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信证券各个业务条线都比较突出稳健,希望此次只是高层的换血,而不是重组。中信证券已经成为我国券商业的一张名片,如何重组、重组后能否有突破也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600030) 详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